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目前,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市,已将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确立为主要工作目标,开始了实践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现代化是一项主客观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整体跃升的综合结果。因此,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就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其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观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兼顾,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的发展目标,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要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固然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以理顺各个层次的生产关系,但绝不能轻视或忽视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身规律。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把改革作为目的,而应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下功夫,把发展现代化农业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阶段性飞跃。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到下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并要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1。 1 998年 1 0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视察苏、浙、沪农村时 ,发出了“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 ,并强调要实施好发展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两大战略 2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指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 ,…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结构转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涵;同时,农村城镇化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推进城镇化战略,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一体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徐鸣 《唯实》2014,(2):4-6
<正>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的社会性迁移,日益延伸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腾出了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而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为缩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是浙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统一认识,提高领导水平,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现小康,农业实现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进程中最艰难的任务。当前,农牧民群众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世纪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实现新跨跃的大会。全会通过的《决定》,既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又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是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只有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才能推动和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联系我们溧阳市实际,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两者同步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农村小康战略目标和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滞后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提出,"十五"期间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促进非农产业有更大的发展,使更多的农业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实现农村各种经济要素向城镇集聚。没有城镇的大发展,农业现代化就失去了有效的载体。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村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农村城镇化典型地区相比,我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相对落后了,城镇化水平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和首都郊区的地位不相适应。门头沟区是山区,全区98.5%的面…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深刻地阐明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基本保证。高等农业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服务农业、农村与农民,就是为农业和农村输送农业高等科技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研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因此,全面贯彻《决定》的精神,着眼于21世纪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办学思路,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是我们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刍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是在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的。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在发展首都经济的过程中,理应率先实现京郊农业的产业化,同时也应率先实现京郊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变动情况看,京郊…  相似文献   

14.
国事要闻     
《新视野》1998,(6)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完成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全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全会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山东省是经济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科技力量雄厚,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21世纪初,山东省发达地区要不失时机地制定与实施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16.
王博  吴学文 《发展论坛》2000,(10):38-39
响应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和要求,许多经济发达地区都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而经济欠发达、农业占比重大的地区,能否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上有所作为 ?对此,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发展现代农业   首先,发展现代农业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按照邓小平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目标之后,开始转入现代化建设,并在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20年来,浙江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项目,逐步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累了不少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杭州浮山正是浙江众多现代农业的典型,他们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讲究实效,循序渐进,成功地探索了以建设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徐勇石健 《探索》2022,(2):77-88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以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味着将传统自然状态的乡村纳入现代化体系之中。市场化、社会化、国家化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三者相互作用、紧密相连,深刻影响和改变我国的农业农村。我国是在传统农业历史悠久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约束条件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这就导致农业农村在市场化、社会化、国家化进程中会面临诸多瓶颈性难题,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山东烟台“苹果村”为调查对象,发现该村在市场化、社会化、国家化进程中分别面临“中低收入”困境、人口流动减缓、有限公共服务等乡村振兴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难以用经济理性、人口推拉、公共性等一般理论解释。解决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视角下,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足够的历史耐心和韧性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19.
徐勇  石健 《探索》2022,(2):77-88+2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以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味着将传统自然状态的乡村纳入现代化体系之中。市场化、社会化、国家化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三者相互作用、紧密相连,深刻影响和改变我国的农业农村。我国是在传统农业历史悠久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约束条件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这就导致农业农村在市场化、社会化、国家化进程中会面临诸多瓶颈性难题,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山东烟台“苹果村”为调查对象,发现该村在市场化、社会化、国家化进程中分别面临“中低收入”困境、人口流动减缓、有限公共服务等乡村振兴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难以用经济理性、人口推拉、公共性等一般理论解释。解决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视角下,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足够的历史耐心和韧性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20.
立足新时代和中国基本国情,习近平就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