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张友谊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362页)。通观《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是一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光辉巨著。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了这一伟大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这里,我仅就初步通读一百一十九篇著作,谈点粗浅心得体会。 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教育人民、统一思想的最好教材和最有力武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充分反映了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2年十二大以来,把握大局,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成果。对此,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作出了科学评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较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杰出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娴熟地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抗日根据地建设、对敌作战指挥等方面。他提出的“照辩证法办事”,多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称赞。现在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是一部“实际运用的辩证法”杰作。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设计和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的实践中,在国内外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所作的决策中,在理论思维和简明扼要的论述中,都蕴含和体现着深刻、鲜明、生动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辩证法思想,既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辩证法原理,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选集、文选  《毛泽东选集》  《周恩来选集》  《刘少奇选集》  《朱德选集》  《任弼时选集》  《邓小平文选》  《陈云文选》  《叶剑英选集》  《李先念文选》  《彭真文选》  《万里文选》  《薄一波文选》  《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文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 )  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专集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毛泽东书信选集》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  《毛泽东哲学…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虽无经济辩证法专门论著,但蕴藏在《邓小平文选》第二、第三卷中的经济辩证法思想却是相当丰富的。邓小平经济辩证法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要通晓这一理论,从总体上把握其精神实质,在工作中融会贯通地运用,首先应对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逻辑结构、显著特点,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时期选人用人问题的思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体会洪碧玲选人用人,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也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论述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读《邓选》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必须从新的高度来认识选人用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沈宝祥我们通读《邓小平文选》可以发现,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时,一再提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有时叫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2...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1957年2月24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黾然没有类似的长篇演讲或是较为系统的理论文章,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通读《邓小平文选》尤其是第2卷,仍然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在不同的场合侧重不同问题的讲话、报告中梳理出有关思想,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继承、超越毛泽东之处。以下主要从三个角度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1 95 7年 2月 2 4日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虽然没有类似的长篇演讲或是较为系统的理论文章 ,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通读《邓小平文选》尤其是第 2卷 ,仍然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在不同的场合、侧重不同问题的讲话、报告中梳理出有关思想 ,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继承、超越毛泽东之处。以下主要从三个角度比较探讨。第一、毛泽东、邓小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立论基础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存在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邓小平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内,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的又一位辩证法大师。邓小平提倡“照辩证法办事”的观点深受毛泽东的赞扬。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高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不朽文献,是一部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辉思想的经典著作。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也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2.
“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提出并得到毛泽东高度赞赏的一句名言。邓小平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他的光辉思想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芒。 一、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辩证法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礼会主义”这一命题,其哲学基础是共性与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的增补再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连同原来出版的第三卷,对于全体党员干部、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思维发展的脉络,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人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一条贯通全书的红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也是邓小平全部著作的哲学基础和精髓,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1994。12。26一95。2。25《报纸、翔刊名称后面的效字是 日翻、期效)、r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浅谈新形势下的党内监督 一一学习邓小平监察思想的体会 类立英湘潭大学学报、904.4论邓小平发展观中的几个重要思想 一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吕洒湘湘潭大学学报均94.4邓小平的农业基础观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 盖志毅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叙.3教育是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产业 一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好体会 宋学文教育理论与实践1095.1邓小平小康思想研究 邵忍忠学习与思考均95.1邓小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继《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之后,从地方工作方面汇集的一部反映邓小平重要生平和思想的专题文集。新中  相似文献   

16.
山东大学马列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费利群教授的新著———《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研究》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费利群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形成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部成功之作。通读该书,感觉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融继承性、发展性研究与比较性研究于一体。该书一方面在较系统地阐述毛泽东经济思想、邓小平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的同时,又着重阐明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又比…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共产党人一定要有坚定信念。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认真学习这一思想,对于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60页 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指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当然也包括批评)的作风。总的来说,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2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99页 要树立好的风气。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好的党风也要体现在教育中,这才能培养出好的学风。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4页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乎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评价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给人的感受是:读来轻松有收获,再高深的道理,再深刻的理论,小平同志都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易读易懂。 概括而言。小平同志的文章、讲话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卓越贡献李海泉,张泰城,魏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大成。它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