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与新经济既相互蕴含,又相互影响。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传统经济向新经济发展的联系纽带。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和新经济概念及构成的说明,进一步就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在特征、增长方式及相互关系等特征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实质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经济全球化是新经济萌动和存在的现实环境;以信息技术为尖兵的高新技术群是新经济存在的基石;人才是新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美国的新经济是经济结构长期调整的结果,是在工业化技术成熟基础上实现和发展起来的。它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得益于整个社会极强的创新活力,也得益于美国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正跨入“新经济”时期。我们的各级政府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新经济,深入探讨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快速融入国际新经济大潮,在新经济的竞争中,加快发展,后来居上。深刻认识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全球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的形成是由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与注重宏观经济调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战略,新经济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①强调教育立国②坚持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③加快科技体制改革④重视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⑤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就是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新动力之一。2000年以来,中国积极地开创"新经济",战略性地把"数字革命"转化为"数字机遇",成功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我国城乡之间的两大"数字鸿沟",并不断收获"数字红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充分结合是中国能够缩小"数字鸿沟"、收获"数字红利"的原因所在。中国拥有发展新经济的巨大空间和前景,但需要克服三大挑战。中国继续开创新经济,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优势、规模优势,积极构筑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竞争优势,主动抢占"数字革命"制高点,积极引领全球"数字革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之手,创新和放大"数字红利",推进"新经济"规范、持续地快速发展,发挥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潜力;进一步缩小内部"数字鸿沟",为互联网弱势群体创造"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过程,伴随经济全球化大潮而来的“新经济”已不可逆转地将中 国产业卷入了全球竞争的漩涡。因此只有更好地把握“新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才能在“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制 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我国实现经济腾飞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国际创新型区域,是粤港澳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快建设国际创新型区域,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布局,培养创新人才,以此引领和支撑珠三角和粤港澳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粤港澳一体化发展、形成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创新、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世界 ,其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和深远的。面对这一刚刚显现出来的新的的经济形态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 ,面对它 ,这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不得不关注的。本文力图就“新经济”的界定、特征和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者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一)新经济以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为基础,使信息业成为二十一世纪增长最快的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就业比重,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显著提高。信息产业成为新经济的基础。(二)信息网络正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知识已成为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主导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相隔数十载,但其实质都是通过市场经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两者路径相似而结果殊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战略定位与领导战略定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周边环境对于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周边安全战略的制定就是对于维护国家周边安全的宏观筹划。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期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周边安全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即从维护和巩固政权,发展到服务国内的经济建设上来。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在未来周边安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增进与周边邻国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与邻国的争端,积极参与周边热点问题的解决,构建与周边主要战略力量的建设性关系架构。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受其战略文化的指引,它同中国的安全关系受其民族文化和外交哲学的影响。俄罗斯在其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选择上,常常受到大西洋主义、欧亚主义和斯拉夫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成为指导俄罗斯对外战略选择的重要哲学理念。冷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摇摆和波动之后,相对折中的欧亚主义在俄罗斯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中占据优势地位,俄政府开始把中国作为一个对俄罗斯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对待,强调同中国的安全合作,这对俄中双方带来了共同的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3.
首都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战略以系统论、情报本质理论、行政管理理论为支撑,以精确指导为灵魂,以精确打击和严密防范为内容.该战略是新时期指导公安工作的纲领,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公安工作中的充分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能够确保实现首都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由实力、联盟政策和混合霸权三大支柱支撑,这三大支柱都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其双重性又使美国的对华政策表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崛起的中国要洞悉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全面发展综合实力,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以“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展国际影响,全面融入国际社会,走与国际社会互相契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在积极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中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缘战略环境看,美国在东北亚面临大陆势力与海洋势力的潜在对立与隐性均势。在这种地缘战略环境之下,美国以超强的战略实力为基础,以海权联盟体系和前沿军事部署为依托,谋求维持东北亚地缘战略均势并遏制大陆势力,从而维护美国的霸权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简论日本的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彪  杨恕 《外交评论》2007,8(6):26-32
日本—中亚关系于2004年开始取得积极的进展,以"中亚 日本"对话机制的确立为标志,表明日本的中亚战略开始形成。日本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与中亚关系是有着不同的原因的。由于有着良好的基础等原因,日本—中亚关系将会较顺利地发展。日本介入中亚事务,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中国需积极应对,但不能简单地把日本的中亚战略看作是遏制中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顾客导向"理念的确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展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顾客导向"理念要求政府站在顾客立场思考,倡导直接与顾客互动,了解顾客需求,从而为其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以顾客的满意作为政府的基本目标.社区警务战略正是"顾客导向"理念在我国的有效实现形式之一.该战略以预防及合作为其基本内涵;以...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日本对外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关于日本能源方面的新数据,揭示了日本能源进口、利用效率、能源结构和战略储备等新情况。阐述了日本的新国家能源战略,及其基于这一战略的对外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分析日本实行对能源生产国家进行大规模能源合作与国际能源协调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包括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加强与传统油气重点地区及国家关系等在内的日本国际能源战略五大方向。并对日本的国际能源战略的动机、效果和战略的恰当与否进行了深入评析。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实践,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这条全新道路是我国国家战略的总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色,其最终目标是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逐渐确立起其大国的地位。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短缺的问题日趋严重,并大量依赖进口。印度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为了实现其多元化能源外交战略,印度将其目光投向非洲,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非洲的联系,促进石油贸易。分析印度在非洲的能源战略,可以为中国在非洲的能源战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