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惠之 《检察风云》2012,(24):22-25
近年来,浙江在查处贪官腐败案中,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案例表明,在一个个利令智昏、徇私枉法的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内当家。她们或对丈夫的腐败行为熟视无睹,或同流合污,有的甚至赤裸裸地跳到前台帮助丈夫受贿、索贿、转赃,或订立攻守同盟,为其开脱罪责等。一个个反面教材向我们发出了血淋淋的警示:这些"枕边人"何以成为贪官走上犯罪道路的助推器?俗话说得好:"清官有个贤内助,贪官有个贪内助。"  相似文献   

2.
沈峰 《政府法制》2011,(28):37-37
湖南株洲市公路局超限超载检测蛇湖站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对超载车辆只罚款不卸载,罚款有"包月套餐",分为500元档和1000元档两种。交了"套餐"就可任意超载。  相似文献   

3.
"集体肖像权"的概念因"信禾公司侵犯三军仪仗队整体肖像利益"一案被提了出来,但对集体肖像权的存在、内涵和外延存在争议,"集体肖像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集体肖像权作为"特定意义的集体所享有的肖像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肖像权,仅是一种狭义上的概念。此特定意义的集体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对此有学者已做出界定,这种意义的集体是对传统肖像权主体理论的一种突破。"集体"本身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也应承认不具有归属性的成员作为一个集体基于整体肖像利益共有一个肖像权,作为广义上的"集体肖像权"。承认集体肖像权并不绝对排斥个人肖像权,其有独特的冲突调和渠道,而且保护了各成员的个体肖像权。  相似文献   

4.
黄健 《政府法制》2010,(22):1-1
有一所中学对学生进行"公"与"私"的界限教育,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一个纸杯,但没有告诉学生用途。结果,在学生带来的540个纸杯中,写有单位名称字样的"公杯"就有207个,占38.3%,相当于10个家庭中,就有4个家庭的一次性纸杯是从公家拿的。  相似文献   

5.
马学玲 《政府法制》2011,(25):38-38
近期接连被网络曝光的官员"艳事"引起坊间热议。从"艳照"被热传,到"开房"被围观,系列事件不但引发公众对官员形象和素质的种种联想和质疑,亦有舆论指出,应警惕其背后的违法违纪及"权色交易"的隐秘腐败。官员"艳事"频遭曝光引围观7月31日,有网友发帖爆料,自称捡到一个装有疑似官员"艳照"的U盘。并称根据U盘上的其他文件推测,  相似文献   

6.
燕子 《中国律师》2014,(10):35-37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思想或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段话用在律师职业上,则是"必须读书,必须旅行,思想和身体都要在路上"。这就是律师,一个残酷的职业,一个容不下懒惰、愚笨、投机取巧的职业。律师,就是这样一个对智慧和体力都有着极大挑战的职业。  相似文献   

7.
洛阳"性奴案"轰动一时,案发地小区居民恐怕很难想到,"性奴"事件就在身边,有学者甚至指出,人人心中有"性奴"。放眼全球,性奴"们遭遇着怎样的炼狱生活?谁又可能成为"淫魔"犯案的下一个靶子?  相似文献   

8.
"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宪法章节名称是一个不可回避、不容轻视的问题。我国现行宪法的章节名称,主要是对1954年宪法章节名称的继承。1954年宪法的章节名称,在多方面借鉴了前苏联宪法,但也有创造,如"国家机构"的章名。现行宪法的章节名称,还有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价值观与西方确实有着诸多的不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将"权力"视为治国工具,而西方先人一开始就对权力充满戒心。本文分析了孟德斯鸠、魁奈等西方启蒙思想家和梁启超等对古代中国政体的认识,并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义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中西不同的权力理念源于对人性认识的差异。先秦儒家认为"人性善",对贤人始终寄予希望;先秦法家则认为"人性恶",主张利用"人性",加强君主的权力。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则坚持以法治限制人性,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权是一个畏惧、荣誉、品德兼而有之的"混合政体",中国的"传统法"是"礼与法"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当今网络上流行这样一个名词——"人肉搜索"。虽然"人肉搜索"有着发掘真相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但"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指出探讨"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背后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对"人肉搜索"我们应加以合理的规制,疏堵结合,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颇多,若要对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需要结合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这一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历史"的一隅之地,它所展示出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图景,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是一种"世界观"而并非是一种"历史观"。  相似文献   

12.
许锡良 《政府法制》2010,(18):41-41
中国古代的刑罚之残酷惨烈,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其中有"活剥人皮,填草示众"、"腰斩",另一个酷刑就是著名的"凌迟"。  相似文献   

13.
施永青 《法人》2010,(10):82-82
为什么自然灾害比比皆是?或许,我们可以用"天灾"来对此一一解释,但"天灾"与人类的活动有多少因果关系?我想,这是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企业家来说,更应把此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此举引起了世界各方评说,应该如何看待萨达姆之死?中国有句古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是对犯有罪行——包括重罪的人,是以暴治暴还是彻底坚持人权的信念,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伦理命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论文综合世界各方评说,从法伦理的视角来审视"萨达姆之死"。  相似文献   

15.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毛泽东问刘少奇和周恩来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回答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摆了摆手,说:"决不能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16.
黄丽云 《中国司法》2013,(12):22-24
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以法制为宣传内容的社会事业,普法活动有其特殊的背景、对象和路径。目前,"六五"普法已进入中期阶段,有必要对其系统化回溯,提炼普法活动的社会、法律意义,探寻其深入推进之可行路径。一、普法活动概览从"一五"至"六五"普法,每五年为一个周期的全民普法活动已经走过近30年历程,其形成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内容的系统化、对象的分层化、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法律虽然也存在漏洞,但对见义勇为行为总体上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鼓励和保护力。西方法律体系中有一个术语叫"撒玛利亚好人法",特指各种对见义勇为者予以保护的法律。"撒玛利亚好人"的典故源自《圣经》,比喻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人。  相似文献   

18.
刘纯 《法制与社会》2011,(22):297-297
由于美国的"吉诺维斯"事件的发生,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后发现: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扩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人们开始接触"责任扩散"这一个新词!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1,(27):7-7
昆明发改委"艳照门":愚蠢公关成笑话 在这几起涉官"性丑闻"事件中,以昆明发改委"艳照门"最富戏剧性,一波三折,比电影还要夸张。当网友贴出据称来自捡到的U盘中的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后,媒体迅速找昆明发改委求证。先是工作人员否认有这个人;继而,昆明发改委承认有这么一个"当事人",不过没有承认"艳照"是真的,却将主角成建军"调离原工作岗位"或曰其"在另外的办公室上班",目的是为了"保护他"。  相似文献   

20.
《政府法制》2011,(6):6-7
2010年5月11日,以"天上人间"的停业整顿为标志,一场席卷全国的"扫黄风暴"骤然展开。准确地说,这已不是一场"风暴",更有"会战"的意味,大半年过去了,还没有止歇的迹象,"以前严打时,都是躲一阵子就过去了,现在风声很紧,基本就没停过"。北京、东莞、南京、西安、武汉等大中城市,无一例外。以前也经常会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人们每每戏言"有本事把‘天上人间’办了",而今"天上人间"确实给"办了",还真成为一个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