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被誉为"玛河明珠"的红山嘴电厂,坐落在距石河子市25公里远的玛纳斯河岸边。5个电站连成一串,不断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其中最耀眼的就是女子水电站。这个仅有42位员工的小电站,从管理到发电生产,清一色的都是"娘子军"。她们用辛勤的汗水走过了安全生产1000天,用柔弱的肩膀托付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46-46
1985年10月18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创办的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在福州仓山区烟台山上正式揭牌,它成为新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私立女子职业教育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3.
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这一举措体现了毛泽东“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是党培养干部的一个创举,对当今妇女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霞 《党史文苑》2005,(3):16-17
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这一举措体现了毛泽东"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是党培养干部的一个创举,对当今妇女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霞 《理论学刊》2006,1(7):106-108
民国时期是中国女子职业教育的起步阶段。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而女子职业教育作为两者的结合点,在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发展史上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一、女子职业教育兴起的背景民国以前,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几乎没有女子职业教育,直至1913年《实业学校令》的颁布,政府正式承认女子职业教育,女子职业教育才有了初步的发展。其兴起的背景,可分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国初期,民族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为缓解矛盾,教育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子冰壶队战胜瑞典夺冠,创造了历史。不过,中国男足的队员们此刻真该脸红,因为虽贵为世界冠军,但这些女孩子2007年时月工资只有1000元。而那时的中国男足队员,不少人年薪甚至高达几百  相似文献   

7.
女子担架队     
提起女子担架队,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刘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而如今,农六师奇台医院内三科女子担架队的姐妹们那急促而有序的步伐,依然是那样紧张而忙碌的身影,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1998年以来,农六师奇台医院内三科开展了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先进技术——“心脑血管介入手术”。当时,运送病人的工具是担架,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运送病人的竟然是这些英姿飒爽的女子。为了保证病人衔接有序,在护士长郭慧荣(现任护理部主任)的带领下,每次战斗都是精心安排,密切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1939年7月,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前建立的唯一一所女子高等学校。1941年9月,延安女大被并入新的延安大学。在两年零两个月的办校时间里,延安女大培养了上千名妇女干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必然要求女子教育与之相适应,改变女子教育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模式。数年的教育实践和改革,女子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有长足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女子教育的界定、发展和成就 我国女子教育指的是我国女性所接受的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国民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专门教育及女子特设班的总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农五师沙塔公路八十一团路段上,常年活跃着一支“三八”女子护路队。这支女子护路队成立于2004年1月。八十一团综合加工厂轧花工期结束,正是下大雪的天气,因为公路上的积雪无人及时清扫,路面上形成光溜溜的冰块,过路行人经常滑倒,也给过往车辆造成了事故隐患,该厂女工委主动请缨,把全厂74 名女职工组织起来,成立了这支女子护路队。  相似文献   

11.
2002年3月8日,纳溪区法院正式组建了江宁"女子法庭".法庭辐射四个乡镇、226平方公里、10余万人口,成为四川乃至西部的"第一个女子法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三年来"女子法庭"受理各类民事案件2000多件,审结率达到100%;创造了"32字调解法",实现了"三高"和"两低两好",即结案率、调解率、自动履行率均高达90%以上,审结的案件上诉率和申诉率低,法庭、法官形象好.  相似文献   

12.
王秀霞 《理论学刊》2005,1(9):106-107
清末,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女权、提倡女子教育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呼声;同时,伴随着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发展女子实业教育也被郑重提出。民国时期,女子实业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孙中山、张謇、蔡元培、黄炎培、邹韬奋等。他们从多个方面探究女子职业教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一早在清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就以生利分利理论为武器,深刻地揭示了实业和实业教育对中国救亡图存、求富求强的重要意义,突出强调了女子实…  相似文献   

13.
赵勇 《湘潮》2015,(1):6-7
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青年为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赴法开展勤工俭学运动。当时新民学会积极组织,不少女子积极响应,而蔡畅即是其中的先行者。蔡畅发起"湖南女子勤工俭学学会",在法四年参加三次重大斗争,并加入新民学会和旅欧支部共产党。本文从湖南女子勤工俭学兴起背景和蔡畅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及其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女革命家蔡畅,并力求从女子角度展示留法勤工俭学这场意义重大的海外留学运动。  相似文献   

14.
女子剪发运动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层面.长期以来中国女子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压迫,倡导妇女解放的改革者提倡女子剪发运动,并由此与反对派引发了一场思想上的交锋.同时,主张者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女子剪发的益处,并提出相应地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5.
女子剪发运动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层面。长期以来中国女子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压迫,倡导妇女解放的改革者提倡女子剪发运动,并由此与反对派引发了一场思想上的交锋。同时,主张者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女子剪发的益处,并提出相应地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其受人关注的乡村建设思想相反,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晏阳初先生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唤起了当时中国广大女子的平等、民主意识,对扫除女子文盲,推动女子教育,促进女子解放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顾清末到民初山西女子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山西女学萌芽于清末,发展于维新运动时期,成熟于辛亥革命之后,在日伪统治时期受到制约,抗战胜利后女子学校得到恢复。近代山西女学的兴办主要有教会兴办、地方绅士联合出资兴办、地方政府出面兴办和晋商家庭出资兴办。在山西近代女子中等学校中,主要有女子职业学校、女子普通中专专业学校、女子师范学校等。所以,清末到民初这一阶段女子教育的发展,可以说为以后山西教育走向男女同校、走向男女学生全面发展的近代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卫 《世纪桥》2008,(5):96-97
晏阳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其受人关注的乡村建设思想相反,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晏阳初先生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唤起了当时中国广大女子的平等、民主意识,对扫除女子文盲,推动女子教育,促进女子解放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在向警予参加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女子教育要以"改造社会"为根本目标,以"革新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女子自动"为主要方法。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把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相结合,呈现了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吸收西方教育思想和适应中国国情的产物。它肇始于教会女学。戊戌变法促成了中国人自办女学思想的产生。民国政府时期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一波三折,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区域对女子学校教育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发展女子学校教育,女子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且在社会事务中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