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改革中推进经济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中推进经济理论的研究樊纲(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改革20年,自然也是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研究大发展的20年。毫无疑问,这20年是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20年。思想解放首先导致经济学的开放和现代经济学的“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几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都在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上出现一次新的飞跃,接踵而来的便是改革实践上的新的突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的风雨历程,就是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不断突破的伟大历程。1978年~1984年,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20余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现在搞经济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和坚持社会主义,但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为什么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中国确立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的历程。20年来,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在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总结20年的改革经验,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一、2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等若干历史时期。到70年代末,由于矛盾不断积累,致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最终引发了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改革历程中的种种理论的突破时时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结在一起。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董辅礻乃教授。初涉求真路董辅礻乃祖籍浙江镇海,1927年7月26日出生于宁波。他成长于一个新派而又不失中国传统品质的家庭,自小受着良好的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董辅礻乃一家也和祖国一道开始了大动荡的生涯。由于前方战场的连连失利,董辅礻乃一家向四川一带转移。抗日战争胜利后,董辅礻乃一家离开重庆沿江而下,在武汉安了家。19…  相似文献   

6.
2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改革,20年奋斗。我党在认真汲取过去民主法制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与法制、改革与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7.
中国渐进式的市场取向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2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人民整体生活水平都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前景倍受国际舆论关注并被普遍看好。尽管如此,中国改革和前进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收入分配差距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中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清华大学的教师,一个九三学社的基层干部,一个解放后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我深深感到发生在我身边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我深深怀念改革开...  相似文献   

9.
周文 《创造》1999,(11)
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实践来看,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后,调整期为两年,经济就会迅速反弹。而这次下滑超过了三年。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告别了两位数的高增长时期。任何一个国家,当经济猛开快车后都有一个大调整。这几乎是一个铁的规律。欧美在80年代冷战后进入大调整,现在正是“精神抖擞”之时。日本经济高增长30年后,从1990年开始进入调整期,而且,这个过程迟迟未能“功德圆满”。东南亚诸国用了20年创造经济奇迹,现在一场金融危机正逼着它们全面调整。中国改革开放20年,经济增长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把20年前刚刚启动的这一改革与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作为一个过程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了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张奎学术论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笔者很受教育,得益匪浅。张奎同志是一位具有丰富经济工作经验和宽广深厚经济知识的领导同志。他思想敏锐,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又用理论指导实践。改革开放20年来,他对山西和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张奎同志对经济理论问题,不搞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不是死搬硬套,而是结合实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文集》共分为五个专题:“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学习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掀起机构改革冲击波顾宝凤本世纪最后20年,世界大事记里出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涌起改革潮。新世纪即将来临时,正向纵深推进的中国改革又多了一个新亮点:政府机构改革。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近3000名代表,用掌...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牧业经济经过20年的改革,已经从经济制度生产要素及各个生产环节上打破了陈旧观念,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但这绝不是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党的十五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才是改革的目标。因此,在牧业经济的深化改革中,要走以下四个方面的路子。一、走产业化之路其一是实现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含地区专业化、生产单位专业化和生产工艺专业化。即在同一个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有关条件的制约下,扬长避短,专门生产一个种类或几个种类的畜产品,目…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20年在时间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却是持久而永恒的。正是从20年前起,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了世界经济。这一历史性转变是与邓小平同志近20年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决策紧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2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重大发展的20年。在这20年中,不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有了重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也取得了辉煌成果。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末,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始于1990年6月,两国改革的状态及其经验教训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对此进行准确的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这既是当今比较经济学和过渡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又是总结我国20多年改革及最终取得成功的需要。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程先生就中俄经济改革中的目标、路径和绩效等主要问题作一比较,并提出若干与国内外学术界不同的新见解。 记者:年前由您主持的“中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11次高…  相似文献   

17.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在一个半世纪中中国有一个世纪是在忍辱负重中度过的。而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53—1957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当时中国面临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强大封锁,困难重重,但中国经济仍然能够取得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以后,中国经济发生了持续时间长达20年…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改革的历史回顾吴■今年是中国农村改革20周年。怎样看待这20年?杜润生同志作了这样的评价:“家庭承包制是一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中国有8亿农民,每人分配一点资源。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里独立两个字特别重要,过去农民是依附的。现在以独立的...  相似文献   

19.
拉开我国改革序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20周年了,在改革中率先登场的农村家庭承包制,也已经历了20个年头。当我们回顾20年改革历程的时候,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么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对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业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