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由于黄河流域也是贫困问题集中区域,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大核心:水量、水质及水效。围绕这三大核心问题,剖析了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路径抉择,并从顶层谋划、提升供应能力、完善水权交易、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面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情况,加强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为黄河流域提供金融支持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创新黄河流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与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丰富黄河流域金融产品供给,同时强化金融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目前我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开发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下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不同类别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讲述不同的“黄河故事”,数字赋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黄河故事”进行虚拟化创设,从而有效实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齐志宏 《前进》2022,(1):36-38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做好新时代黄河流域保护治理指明了根本方向.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运用集成理念,增强一盘棋意识,坚持黄河流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近年来,九三学社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为长期重点调研课题,先后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多份调研报告,为更好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参政议政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黄河流域湿地存在诸多问题。对黄河流域重要湿地进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执法力度,加强黄河全流域湿地保护顶层制度设计,等等,是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一、黄河流域湿地概况黄河流域总湿地面积不大,湿地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湿地质量很好,以自然湿地为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价值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保育了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王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其悠久灿烂的农业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保育了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中处理好现象与本质、长远与眼前、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高勇  赵遵国 《中国人大》2009,(24):34-35
7年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法学博士徐辉针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污染日趋加剧的现状,向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供了《甘肃省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防治办法》完整文本。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认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是黄河流域,但实际上,长江流域的文化要早于黄河流域,并且可能比黄河流域更早出现国家这一组织形式。南方地区的汉人传统上被认为是北方移民的后裔,但当地居民的主流很可能是世代居住此地的古代民族后裔。由于北方遭受多次异族入侵,长江流域成为了保存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地,并在宋代全面超越黄河流域,迄今仍支撑着中华文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与長江流域同是中華民族發祥地黄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這是習慣說法。最近我國史學界、考古學界對此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黄河流域与長江流域同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河北省歷史學會在《年會論文選》上發表文章,認為長江流域,其自然條件並不亞於黄河流域。氣候温和、濕潤,比起乾燥多風的黄土高原,更有利於人類的生存。作者在分析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遗址,主要分佈在黄河中上游、長江中游和東部  相似文献   

12.
张文合博士的专著《流域开发论——兼论黄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战略》已于1994年2月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理论和实践、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上探讨了流域开发理论和黄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和黄河流域开发研究起到了深化作用。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24万余字。上篇(包括5章)主要探讨流域开发理论和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实践。从流域和流域开发特点入手。进而对流域系统综合开发与模式选择、流域空间结构塑造与生产力布局谋划、流域产业结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下篇(包括6章)对黄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流域开发条件评价入手,分析了黄河流域的区位特点、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流域开发的外部环境,进而分析了流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总体战略、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总体布局及分区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指出了黄河流域开发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从前,由于在黄河流域大量发现了古代人的遗物和遗迹,人们便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期以来,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论及此事,都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21,(3):12-1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了调子,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决溢、旱涝灾害频繁,甚至影响古代王朝的国运,已成为全球人地关系中独特的经典案例。从河道变迁与治理、农业发展与人口变迁、城镇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分析黄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提供珍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22,(3):14-15
"黄河宁,天下平." 自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怎么讲好黄河故事?全国两会期间,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们从厚重文化和生态底色两方面建言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相似文献   

18.
运用法治才能保障黄河流域切实实现生态的修复和更好的保护,同时又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关系,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恶化及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与未能真正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紧密相关。黄河立法要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的核心价值目标,一切制度和规范要围绕此核心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行设计,要以法律的方式建构具有权威性的流域生态综合管理协调机构,探索克服区域限制的适应整体生态保护需要的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还要具有凝聚黄河流域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识,从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良法善治的心理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薛建春  曹力博 《前沿》2023,(1):70-79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的关键地带,沿黄河流域城市的工业发展主要依赖能源的生产与消耗,实现经济、能源、碳排放三者协同发展是尽早实现黄河流域“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2010-2019年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借助脱钩模型分析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状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到各省区,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的碳排放量逐渐上升,甘肃、四川、河南、山东的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不大;内蒙古的碳排放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余省区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脱钩状态方面,黄河流域整体脱钩状态相对不错,甘肃、四川、河南的脱钩状态均为强脱钩及弱脱钩,比较理想;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增长是黄河流域能源碳排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为负增长,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水沙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