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键 《党史文苑》2009,(12):35-37,45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建立在唯物吏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它在开辟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确定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肯定在实践维度上意识的主导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和实现唯物史观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定鑫 《求实》2005,2(2):7-10
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历史观上的贡献是通过经典唯物史观的制定为后人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一个科学的社会历史方法论基础。列宁毛泽东分别在俄国、中国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初步转型。邓小平把经典唯物史观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 ,赋予经典唯物史观以建设性 ,成功地实现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3.
石建水 《求实》2016,(1):21-27
《资本论》根源并从属于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文献群为代表的唯物史观建构的早期理论历程。《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这一具体应用,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而且强有力地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因而,《资本论》也是唯物史观建构历程的重要理论环节。在此意义上,《资本论》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唯物史观,因而不存在所谓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断裂、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的断裂。  相似文献   

4.
孙文营 《探索》2007,44(2):184-187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生产工具革新为基础,以唯物史观来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标志着人类正在迈向新的生产时代。社会生产时代与社会经济形态是紧密联系的,生产时代的深化必然推动新经济形态的产生。以唯物史观来预测循环经济发展未来,其前景必将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5.
试论唯物史观的理论困境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但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唯物史观却出现了理论上的困境,主要是前苏联文本体系上的缺陷导致人们思想上的困惑所造成的文本困境,以及没有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历史发展中的定位所造成的适用困境。困境将激发反思和创新,从而推动唯物史观的发展。当前,唯物史观的发展前景体现在时代条件的变化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基础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忽视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或者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研究,影响了对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它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使唯物史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赵永华 《世纪桥》2008,(11):67-68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忽视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或者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研究,影响了对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它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使唯物史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忽视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或者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研究,影响了对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它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使唯物史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具有相时独立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胡适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性批判精神,因此在发起之初,唯物史观派对此持一种颇为赞成的态度。而随着时局的变化,唯物史观派则转向反对在全社会范围内笼统提倡“整理国故”。但因为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所以双方实际上在学术上形成了一种对立中的互动关系,二者往往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转型。而研究目的和具体观点的不同,尤其是指导思想的歧异,最终促使唯物史观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对整理国故运动的缺陷做出了严厉的批评,从而极大超越了整理国故运动,为历史研究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潜规则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潜规则的内涵,分析了潜规则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解潜规则的应对之策。但是,已有的成果显示学者对潜规则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对潜规则泛滥原因的分析多是就现象论现象,鲜有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的。合理地定义潜规则并对其泛滥原因进行唯物史观剖析,可以澄清认识上的混乱,进一步推进对潜规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家芳 《求实》2007,3(6):28-31
科学和价值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同样,现实的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方法论模式的变革与转向,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深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必须放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之下。从方法论上说,中国哲学史研究水平提高的快慢,主要取决干研究者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的程度。这方面,我想谈几点看法:第一、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到唯物史观的"现实生活"的思维转变并不代表着马克思思想存在着一个"断裂"。从主客体思维模式与共产主义思维模式、目的论思维模式和现实阶段论思维模式、人本主义思维模式和物质生活本位的思维模式上看,后者对前者既有一以贯之的继承,又包括富有创新意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何干强 《探索》2012,(1):13-17
中国道路是我们党在自觉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实践是党实施正确领导的根本原因。我们党具有促进唯物史观中国化的高度自觉性,并在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继续走好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万光侠 《理论学刊》2001,2(3):36-40
"世界历史"范畴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探讨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范畴,不仅对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推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本文着力分析唯物史观层面上的"世界历史"范畴的含义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诸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世界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精神生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唯物史观就被不断地付诸社会实践,20世纪它被更加广泛的付诸世界范围的社会实践,形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推进带来的变革面前,理论界掀起了唯物史观的研究热潮,并使唯物史观的研究主题、发展路径、理论视阈等方面呈现出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褚凤英  张宜美 《探索》2006,1(3):99-101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同样,现实的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方法论模式的变革与转向,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深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阶级斗争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必须重视,同时又不能把唯物史观归结为阶级斗争史观。唯物史观在本质上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为基础的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观。文章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并不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的直接的动力;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并非始终是不可调和的对抗关系;一个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阶级矛盾解决后并非立即出现另一个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