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正芳 《党史文苑》2009,(12):74-75
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如何利用历史课独具的审美情感和教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是我们历史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相对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捕捉新观念、新思想、新潮流,在思想品德的养成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上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和可塑性。从目前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来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要由创新意识、伦理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梦想意识和爱国意识六个部分组成。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使他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征程中更好地增强复兴动力、提升理性文明、肩负时代使命、促进和谐发展、谱写人生乐章和实现报国价值。  相似文献   

4.
受过去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意识"淡薄的状况。中学历史课堂中存在要么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提问的权利大多在教师;要么教师的提问比较单一,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很少,能提出有一定深度或意义的问题,则更为罕见。这些状况都导致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严重束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显得日益迫切。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在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大胆尝试,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陈少武 《世纪桥》2011,(11):96-9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当代大学生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明确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是在讲解历史事件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让大学生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三是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历史生成与其主体性的生成是同时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表现为意识的主体性和能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生成经历了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感性形态向理性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以主体政治能力的成熟为基础的,而主体的政治能力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通过政治实践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是预先给定的、先验的存在,也不是自封的、永恒的存在,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在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锻造基础上形成并不断获得和确证自身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但要具有高深的科学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适应当代社会的各种心理素质。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为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培养自身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要求,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必须以党员主体意识的提高为前提。党员主体意识的增强,不仅要靠党员自身的努力,还必须创新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帮助党员树立民主意识、角色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历史生成与其主体性的生成是同时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表现为意识的主体性和能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生成经历了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感性形态向理性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以主体政治能力的成熟为基础的,而主体的政治能力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通过政治实践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是预先给定的、先验的存在,也不是自封的、永恒的存在,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在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锻造基础上形成并不断获得和确证自身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王保彦 《探索》2007,3(6):41-43
党员的地位与作用是判断一个党组织特点的重要维度.党员主体地位的保证与主体意识的养成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创造活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明确提出党员的主体地位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建设经验的创新,反映出党的建设的新定位、新视角和新导向.所谓新定位指由以把党员培养为党的决策的积极拥护者、执行者、落实者为主,拓展为主要辅助和保障党员自主决策、自我监督.新视角指党的建设的着力点由制度等硬件建设,拓展到党员自身素质的完善上.新导向指党的建设由外在的教育、约束拓展到启动和提升党员本身的主体意识.因此,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必然要求切实转变思维,在实践中挖掘和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党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学报编辑的意识必然要带上区域性的特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而言,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主体现代意识的差异上。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到来时,西部党校学报编辑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增强自身主体意识,迎接和把握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把人类道德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道德是做人的标准,它研究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也就是研究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利他还是利己,始终是道德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服务人民的无产阶级道德观,有效地排解了人们心中的困惑,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国度,要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理想,尤其要在青少年教育中加强慈善意识教育。首先对慈善意识进行了阐释,并发掘青少年慈善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培养青少年慈善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天杰 《求实》2002,(12):62-63
网络的发展为强化主体意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应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信息优势 ,积极开发人的创新意识 ,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愈显重要,本文从编辑主体市场意识薄弱的根源及危害、知识经济时代市场意识对出版业的积极作用出发,论述了如何培养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主体意识的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基层民主意识的确立,提高和发展过程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必须运用经济的手段和宣传的方法逐步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对群众的现代民主意识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引导群众。  相似文献   

17.
党员主体意识就是党员对自身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的认识.部分党员的主体意识弱化,主要是由于党内民主参与的缺失.只有加强党内民主参与,实现普通党员民主素质和参与技能的极大提高,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才能真正确立党员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党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就要使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入党。“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在思想上入党,一方面体现在对党的纲领和任务上的认同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党员主体意识的确立上。  相似文献   

19.
一、"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与评价 当自觉主体对外部世界有了较清晰的价值认识之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定位于自觉意识的努力表现中.自我认识是我们对自己的主观评价,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与评价,这种评价不应该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带来消极影响,产生持久性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0.
钟京兰 《党史文苑》2008,(12):73-73,75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是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