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互相为本,重点是企业领导要以职工群众为本;其次企业管理提倡的以人为本还要包括以服务对象--客户为本.同时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人的理想信念为本.  相似文献   

2.
建构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必须理清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人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要求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上以权利为本,在效率与公平上以公平为本,在形式平等与结果平等上以正义为本.  相似文献   

3.
一、推进工作理念的创新,实现组织工作从"以事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对组织工作的本质要求。组织工作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澄明“以人为本”的深层意境,就必须在本体论上追寻。“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以人为本”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依归。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人民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加强以人为本的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从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作为"现实的人"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本,即以"民生"为本。民生主要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和文化民生三个方面。民生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要从一定的历史境遇出发做具体分析。民生的根本是利益,因而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说到底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要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的要求与当下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指人民群众。从以人为本的三方面内容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本”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即根基、根据、中心、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克服妨碍以人为本的种种错误观念和制度,比较突出的有“以物为本”、“以资为本”、“以官为本”以及“以知为本”,否则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国家主人地位和人权主体地位不可能很好地树立起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人权原则必须充分意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民主是民生之命,科学理想是民生之魂。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它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关键性问题,即:以谁为本、以何为本、何以为本。以人为本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本文拟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思考以上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总是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民为本",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和"以一切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同等重要.而"以人民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为本,侧重于人民这一整体."以人为本"取代"以人民为本"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现的基本要求,而且顺应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党中央提出要“通过学习更加自觉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里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以民为本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民为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相似文献   

11.
论以人为本的党校教育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 《湘潮》2007,(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也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确立以人为本的党校教育管理理念是党校教育管理与改革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的党校教育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对人潜在能力的充分信任和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基础上。党校管理的以人为本内涵就是对教师、学员进行人本化管理,为教学科研活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达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办学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保:"以人为本"抑或"生态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红  刘文良 《求实》2007,(10):40-43
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为本",这已经成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建构生态话语需要明确的一个现实问题。"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人类中心主义",它坚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生态为本"的主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但它的某些理论主张对于弥补"以人为本"的局限也有借鉴意义。以"生态为本"为内核的"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为旨归,"生态为本"为内核,是探讨和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随即掀起了研究热潮.其中,究竟如何厘清"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边界,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纵观6年多来的研究,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边界的认识从表层解读走向深入阐释,从"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并列关系"等四个视角科学地厘定了"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民本思想,与物本、神本、资本、君本、官本,与以人民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人类中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之间的关系,科学地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14.
田心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撰文指出,以人民为本,既是"以人为本"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内涵,也是它的精神实质。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高度  相似文献   

15.
姜作培 《唯实》2007,(7):60-6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上,就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有效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否坚持以农民为本,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把以农民为本原则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力求做出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在当代中国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然而,“以人为本”一提出,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说,“以人为本”不讲“人”的阶级性,是个“错误的提法和指导方针”,甚至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纲领”。由此,他们提出了“以人民为本”,甚至“以革命无产阶级为本”,即以无产阶级中具有革命性的那一部分成员为本。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分别相对于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以官为本、以群为本和以自然为本而言的,因而相应地蕴涵着物质利益原则、目的价值原则、权利平等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人类中心原则等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好几种观念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树立科学的人本观、实事求是观、改革开放观、经济建设观和社会主义观。 以人为本,树立人民群众主体观 在发展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都讲以人为本,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资”为本,即以资本的人格化——资本 —家为本。我们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物为本。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反对把人抽象化,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及其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准确和深入理解以人为本。这里,我着重就以人为本中的“人”与“本”、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与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一、以人为本中的“人”与“本”在理论界,人们对“人”和“本”的理解是有歧义的,因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就必然不同。有人认为这里的“人”只指广大人民群众,有人认为指所有的人。有人认为这里的“本”指的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人认为指的是要把人看作主体和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回答: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本?在民与官的关系上,是以民为本还是以官为本?福建省“晋江经验”很好地诠释了此问题.晋江市在践行以人为本的实践探索中,致力于反对商品拜物教构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注重生态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致力于关注民生注重民生建设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