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宗教活动呈不断蔓延扩大之趋势,其中又以基督教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国际国内多种复杂的原因,其中与放松和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直接相关。一、一度出现的信仰危机导致宗教势力乘虚而入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恰恰在这方面出现了较大失误。我国的改革开放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是在十年“文革”之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十年“文革”期间,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口号下,对我国几千年…  相似文献   

2.
论文摘编     
《前进》1996,(8)
论文摘编精神文明建设应面向21世纪苗启明在云南省召开的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上发言时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上一个新台阶,面向21世纪,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种二维观点上升为“经济──社会──精神”三维协同发展思想。从世...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种感叹:五十年代的精神文明状况真好,今天要是能恢复到那个年代的水平就不错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必须进行具体的估量和分析。(一)“文革”前十七年,尤其是五十年代,我国的精神文明状况,的确在许多方面值得人们称颂和怀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建立了自己的新生活,以一个巨人的姿态,屹立在世人面前。在十多年的时…  相似文献   

4.
建设精神文明的新探索──忻州市塑造“忻州精神”的调查陈玉宇,罗婵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建设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忻州市委、市政府认为,根本出路是将继承传统文化与...  相似文献   

5.
王清清 《长白学刊》2010,(6):139-143
新中国初期的性别实践是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文化资源”,还是需要引起警惕和批判的矛盾体?考察“文革”宣传画所体现的性别实践及其传播,可以看出其所描绘的新女性尽管具有时代性的进步意义,但其作为国家主义性别实践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引起警惕和批判:它更多地表现的是一种革命化的性别和无性化的宣传;其性别观念及其宣传是为社会主义生产与建设服务的;本质上它以国家、阶级和单位替代了以往的父权和夫权。  相似文献   

6.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农工组小组讨论发言摘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委员们一致赞同李鹏总理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各条战线...  相似文献   

7.
浅议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王文革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要依靠人民群众,必须要以《决议》指出的指导思想为指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坚持“从群众中...  相似文献   

8.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我国法律不仅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围绕“法律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从法律上确认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措施,在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等方面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指引和保障的问题。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尤D其是在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的今天,让学D生明确法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们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之一,它将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对于这个新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文明和物…  相似文献   

10.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余良顺谢映明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它不仅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可以大有作为。一、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一是根据一些统一战线成员政治上有影响的特...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什么,这应当成为我们首先要弄懂的问题。翻开有关论著,我们不难知道,“社区”其实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尽管目前学者们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我们仍可以从众多的观点和看法中获取与客观实际相近的解释,即社区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人群共同体,它以一定的地域为界限,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社区内的居民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具有对该地区的地方观念和乡土观念。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是把我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因为它已由长期的宣传认识、典型示范上升到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这样一个实际操作阶段。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说社区的文明建设是促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载体,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文明、整洁、祥和、繁荣的现代文明城市的基础。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必将使人们对它的研究变得深入、广泛而又持久。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建设社区文化,已正式写进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之中。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各地都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如天津和平区以评选“十佳公仆”和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为龙头,从发挥各级干部的表率作用、群众骨干的带头作用入手,建设文明家庭...  相似文献   

12.
孙颐 《当代思潮》2012,(7):27-31
一、我为什么要批判现行高考制度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开始于1952年,到今年刚好是一甲子。其问,因为“文革”,被强行中断十余年。我们曾经受益于高考制度的恢复。1977年,如果不是重启高考制度,我和许多同代人就难以迈进大学的校门,当然,改革开放所急需的各层次人才,也不会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从情感上说,我不愿意批判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我不得不承认,30多年来,高考制度逐步僵化、异化,所造成的问题,早就超越了教育的边界,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沉重包袱。  相似文献   

13.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2-13日在武昌召开。3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论文20多篇。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文化道德建设”这个主题,就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  相似文献   

14.
江汉区是中国腹地特大城市──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也是武汉三镇汉口一方最繁华的地域。改革开放以来,全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发挥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精神动力的重要支撑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1999年创建全国及湖北省文化先进区工作的推动下,全区上下,合力同心,真抓实干,以良好的创建成果,同时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和“湖北省文化先进区”称号,并在全国文化“三先”表彰会上作了书面经验交流。回顾创建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摆正位置 高度重视“文化力”增长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前沿》1997,(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文化、广播、教育、科学、卫生、体育、文物等是文教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体现在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上。我们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内涵扩张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上来,能否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过程中,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所追寻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再转变到今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到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日趋完善的发展历程。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次升华,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富”与“教”赵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古人的政治思想对于当令社会也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对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也不例外.儒家倡导的“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儒家的基...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丁关根在中央文明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丁关根指出,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一定  相似文献   

20.
寓思想道德建设于“发展”之中──参加京九铁路会战引发的思考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党委书记王德臣“重在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重在建设”,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发展文化、科学和教育,创立新的观念、新的风尚。新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