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日本之间围绕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矛盾,从日本角度看是因为日本政界存在“亲台派”.日本“亲台派”源于反共意识形态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感恩”情结,伴随着日本对自身的安全战略考量而不断强调重视“台湾的安全”,而不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存在.其间,台湾的民进党实力壮大之后,日本“亲台派”逐渐蜕化为支持“台独”的政治势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其家族传承、所属政治派阀以及自身政治理念来说,都属于“亲台派”.日本“亲台派”的主政意味着右翼势力会寻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扩大踩踏中日关系底线的活动,通过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纵横》2000,(5):12-12
国民党在台湾“总统”大选中惨败,引起了国民党党员及其支持者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对失败进行检讨.国民党在台湾执政半个多世纪,号称有200多万党员,有数以百亿美元的党产,有巨大的组织力量和资源,但为什么执政地位毁于一旦?我们认为,国民党大选失败,尽管有许多外部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在内部,主要是:未能及时进行改革,脱离民意;贪污腐败,黑金政治引起民众反感;让极具个人野心的李登辉取得领导权,造成内部多次分裂,让民进党有机会可乘.  相似文献   

3.
十二年前.李登辉继蒋经国成为台湾“总统”与国民党主席,当时被认为是头上有“台湾人的光环”.他恣意挥霍这个光环的力度,斗倒国民党内异己,又暗助奉行台独的民进党.终导致国民党丧失政权,他的光环亦再也无光.  相似文献   

4.
访台观察     
前不久,笔者到台湾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有机会访游台湾,了解到当前台湾政治、社会方面的一些情况。一、明年"总统"选举已提前在岛内拉开序幕。2000年的台湾"总统"选举对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政治前途具有决定性影响,该两党有关人士已提前展开选举活动,在台面和台下进行激烈的较量。从目前意欲参与"总统"角逐的连战、宋楚瑜、陈水扁和许信良四人情况看,除许信良不占优势外,其他三人的党意、民意支持情况是各有千秋。李登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大陆。4~8日,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个人身份访问大陆。谢长廷担任过台湾“行政院长”和民进党主席,是历来民进党访问大陆最高层级的卸任官员,其大陆之行备受瞩目。访问期间,国台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戴秉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分别会见了谢长廷。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谢长廷在与王毅会面时称,民进党认为“九二会谈精神”在于“宪法”,而北京认为是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国民党则自己发明“九二共识”字眼。因此,民进党虽认同有“九二会谈精神”,但从来都不会承认“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6.
备受岛内外各界关注的台湾第二届民选台北、高雄市长和第四届"立法委员"、第八届台北市议员、第五届高雄市议员选举于1998年12月5日揭晓,结果长期执政的国民党取得了这场被称之为"三合一"选举的胜利,民进党、新党、"建国党"等在野党遭到不同程度的挫败,特别是激进"台独"势力一筹莫展。在台北市长方面,国民党提名的马英九获得51.13%的选票,击败民进党籍的现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纵横》2001,(8):61-63
民进党上台即将届满一周年,当年国民党掌权下的财经大将,这一年多来,其实过得井不如外界所想像的清闲,反而一个个都是“退而不休”。 徐立德重温旧梦做生意 “我现在要做的,是要完成我人生最后一个愿望——做生意,证明我还不是一个废物!”迄今仍被国民党主席连战相当倚重的“前总统府资政”徐立德,坐在他位于台湾敦化南路的“环宇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意气风发地如是说着。 徐立德认为,政务官下台后,有人成立基金会,有人教书,这些都很好,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专业领域,要有一个梦。 而徐立德的这个梦,其实是…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月2日墨西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最大反对党国家行动党和绿党组成的“变革联盟”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以42.77%的得票率击败执政的革命制度党(以下简称革制党)候选人拉瓦斯蒂达,当选墨西哥新总统,从而结束了革制党长达71年的统治,宣告了墨一党长期执政历史的结束。 革制党成立于1929年,是目前世界各国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虽然墨西哥实行的是多党议会民主制,不过长期以来的实际情况是数党并存、一党独大。然而从80年代末开始,革制党稳坐江山、不可动摇的地位开始改变。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党内外环境的变化,革制党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反对党国家行动党和民主革命党力量逐步上升,对革制党执政地位形成挑战,一党独大局面逐步瓦解,多党竞争的新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9.
3月18日,一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成员陈水扁被选为台湾的新“总统”.一时间,中国东南方的这座小岛成了国人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原本复杂紧张的两岸关系增加了更多的变数.针对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及“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两会”以来,国家重要领导人也在不同的场合阐明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原则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从曼德拉到姆贝基:南非民主政治的巩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4月新南非成立以来,南非民主政治在7年的发展历程中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宪法的如期制定1999年6月第二次全民大选的成功举行以及执政党非国大领导人从曼德拉到姆贝基的顺利过渡,是南非民主政治巩固和持续的具体体现。而非国大一党独大、反对党力量弱小和分散、政党的种族色彩难以摆脱以及政府官员中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均对民主政治的巩固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垂暮之年蛰居海外1949年7月,孙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非常会议返回香港后,意气消沉,认为“大局已无法挽回”。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飞往台北,没有通知孙科赴…  相似文献   

12.
香港《明报》9月26日刊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统筹员王家英题为《李光耀的睿智与台湾的选择》的文章。王文对《李光耀回忆录》中有关两岸关系部分作了分析:李光耀认为最有利于台湾的选择是认同两岸统一,并尽早透过谈判争取最能维护台湾利益的统一条件,而抗拒统一只会导致冲突。作者认为李光耀上述观点虽然务实且切中要害,但并未获得民进党的认同。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最近出版其回忆录下册,当中《台湾何去何从》一章,系统地总结了他近年对两岸关系的一贯看法,两岸特别是台湾当局,确实应一读再读,三思其言。  相似文献   

13.
王炳毅 《海内与海外》2004,(7):59-61,65
2000年,台湾民进党在选举中获胜,台独逆流更甚于前。在台北国民党举行的声讨台独的万人集会上,相貌清瘦但体魄健壮的夏功权老人登上主席台,发表演讲痛斥台独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说到气愤处,夏老咬破手指,用鲜血在一方白绸布上,当众写下“誓死反对台独”字样。全场欢呼,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据当时美国的《美洲华侨日报》报道,隐居纽约蝗虫谷别墅的宋美龄得知此事,连连点头,对夏功权的爱国之举表示嘉许。她与身边人提到夏功权,一直慈爱地以“功权”或“小夏”相称。确实,这位经历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的百岁老人对夏功权一直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14.
政党(政权)与军队关系对中东发展中国家的政局影响重大.两者关系可以归纳为5类:一党独大管控军队型、多党执政军队"中立"型、多党(派)武装并存型、君主及家族管控军队型、宗教领袖管控军队型.政党(政权)对军队通常采取从思想上、组织上管控,以及利用权威主义传统和给予较高待遇等方式进行管控.不同类型的两者关系对政局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需要进行具体辩证分析.以历史和现实为依据,可以预见这些国家管控军队的主体、管控军队的方式、军队干政的可能性和军队性质将随着中东政治经济发展而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铁根 《亚非纵横》2011,(5):11-16,59,61
自2010年底以来,缅甸、越南、新加坡和泰国相继举行大选。大选过程及其结果透露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政治信息,缅甸的军人政权向民主政府转型;新加坡执政党依然一党独大,但反对党实力有突破性增长;越南继续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探索;泰国迎来了社会和解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实施“全政府”对华战略,导致民主、共和两党在“以台制华”上形成共识,不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政策”,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同时,美国两党在对台政策思想上存在一定差异。共和党的特朗普政府更极端和直接,而民主党的拜登政府“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性突出。民主党议员所提涉台议案相对较少,而共和党议员则在提出和推动涉台议案上更主动,部分共和党议员甚至抛出支持与台湾“复交”的极端议案。两党在对台政策上的差异,与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差异相一致,与自由派智囊的对台“战略模糊”和保守派智囊的“战略清晰”相匹配,与民进党当局游说重点的变化也有关系。未来十年,美国两党在“挺台”上的相互竞争将导致台湾问题总体上变得更加危险。2024年美国大选后,如果民主党继续执政将加快推动台湾问题的“国际化”,而如果共和党重新执掌白宫和国会将导致中美博弈更具对抗性。台湾“政局”的变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台海局势,但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美博弈的烈度。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关键年。目前俄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全力备战选举,积极调整竞选战略,以期赢得2011年12月议会选举的主动权,进而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俄政坛将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其他政党力量此消彼涨的总体格局。但俄总统选举存在较大变数,可能结束"梅普组合""双头鹰"政权架构,迎来新的执政模式,这将对俄今后政治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2月泰国的大选结果引起了许多人关注,泰爱泰党单独一个党赢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第一次组成了一党政府,在泰国政坛第一次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一种偶然现象吗?一党独大制能在泰国巩固下来吗?它对泰国的社会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印度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历时最久的民主国家 ①。印度的政党政治作为印度民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独立后的印度由于国大党一党独大而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和有序的政策运行。然而由于印度国大党长期执政而带来的领导人专权、贪污腐败以及内部分裂导致其失去独大的一党执政地位。伴随印度多党制的发展及所带来的政府更迭频繁、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印度政党制度又被人们视为是世界上不稳定的民主 ,是一种超前政治消费。因此 ,了解这个世界上经济落后的人口大国的政党制度对于第三世…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关键年。目前俄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全力备战选举,积极调整竞选战略,以期赢得2011年12月议会选举的主动权,进而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俄政坛将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其他政党力量此消彼涨的总体格局。但俄总统选举存在较大变数,可能结束“梅普组合”“双头鹰”政权架构,迎来新的执政模式,这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