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努力建设高品质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建设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对于鼓舞职工干劲,凝聚力量激发企业整体合力,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喜廷 《青年论坛》2006,1(3):16-18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主、自愿、自觉的活动,是人们以理性对自身之外的道德规范的确证与认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法则和行为准则。道德自律意识的增强,是以德治国实现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道德规范的形成,道德素质的提高,更加需要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
柯翠英 《新东方》2006,(11):58-60
社会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一个社会中,如果缺少道德的约束力,人类活动就会缺乏秩序而陷入混乱。道德存在的价值就是有助于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的和谐。“学术道德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1],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如果不遵守学术研究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就会“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损害学术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恶劣影响”[2],同样会使高等学校校园以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状态。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整治学术道德缺失,教育部…  相似文献   

4.
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只有抓住诚信建设这个道德建设的关键,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才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李杰豪 《求索》2008,(4):127-129
国际法与国际道德联系非常紧密。国际法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国际法的形成渊源、存在依据、评价标准、价值追求等方面。作为一定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基本国际道德的法律化,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和依据。国际道德既能在人们心理上内化成某种“法律确信”,通过诉诸舆论还深刻影响了国际法的构成和发展。国际社会的分散结构使国际法的作用显示出了某种不完备性,特别需要发挥国际道德的价值指引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素质缺乏,令人忧虑,既有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又有高教管理上及家庭教育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9月20日下午,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暨第八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并讲话。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高级固机经理许振超、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邮递员尼玛拉未、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发言。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道德建设"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探守和职业规范。一方面,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给人们以心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形态中的一种,是指公务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规范及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公务员的品质,即行为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反映了其伦理道德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叶建红 《湖湘论坛》2003,16(4):82-8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并应以共产党员的党性来保证这项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拟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党员党性的含义道德既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又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确认。它确认、调整和保护人际关系和个人自处原则 ,并体现其中的利害关系 ,它依靠人们对社会生活秩序各个方面的长期认识而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进行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总之 ,道德就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律同属于行为规范的范畴。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法律制裁是解决矛盾的最后保障。而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  相似文献   

11.
道德建设之所以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因为道德建设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处于祖国南大门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对其他文化要素也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2.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维护社会稳定,遏制犯罪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犯罪率却有所上升.文章阐述了道德的三大社会功能,列举了当今道德功能弱化的表现,并经分析认为道德功能的弱化是犯罪率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交流》2007,(4):41-41
1、创业时期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创业时期,企业决策层、管理层逐步建立和形成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企业精神、员工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其责任感、荣誉感等,在企业相关人的意识形态里牢固确立企业的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发展规划、事业领域等。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相关人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差异化的群体意识。它规定着全体员工共同一致的方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出,它明确阐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是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它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党的基层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区分类型和对象,  相似文献   

15.
何成学 《当代广西》2013,(20):12-12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既是一个私人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公共问题。也就是说,不但个人有信仰,国家和民族同样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个人的信仰。时代的主流信仰则控制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形态和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引导人们知善恶、明是非、辨丑美,树立了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我们要把“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用以规范言行、提高素质、砥砺精神。观念成习惯、规范变行动是一个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做好“两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凝聚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共同行为准则和共同行为习惯的基础.要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就必须培育、执行良好地的安全文化,本文通过对安全文化建立的目的、意义进行阐述,全面介绍了装备与销售分公司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从道德立场对战争进行分析一般存在三种观点,即现实主义观点、和平主义观点及正义战争理论。战争若不可避免,则应遵守正义战争的原则,尽量减少毁灭性的伤亡和破坏,这才是国际社会的应行举措。当下,正义战争理论已经成为有关战争合法性及合理性的评判标准及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窦正斌 《新东方》2002,11(5):36-39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在政治关系和政治实践中,有其相通的部分,应该有一个道德共同标准。从“实际”的角度看,由于国家边界的局限、文化传承的差异等诸种原因,在政治实践中到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尚不能建立起一个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的标准,这绝不应妨碍人类对建立共同的道德准则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额尔敦 《前沿》2005,(12):125-127
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是自发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从法律的角度看,一定道德是该阶级法律的渊源,法律是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既是法律制定的基础,又是法治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新道德规范与市场经济配套,存在着原有的道德规范在新的条件下是否仍须遵守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健全规范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为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