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文化与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音乐专业教学面临着高质量改革要求,加快迎合国内外的学术大环境,推进音乐教学改革,构建全新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是突破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困境的基本思路。本文立足广西高校电子管风琴教学现状,对其教学改革的意义、困境与策略进行重点研究,旨在可以顺利提高电子管风琴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孩子今年4岁了,可不可以开始学习音乐?”“4岁的孩子,听觉、语言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学习音乐了,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啊。但不能再小了,太小的孩子如果学习钢琴力度不够,手指的跨度也不够。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集中精力的时间还很短,主要是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纪检与政法》2004,(3):12-12
音乐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不良的音乐能引发疾病,而优美的乐曲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6,(9):77-77
洒脱——无论何时,都要让自己可以微笑地挥手说“再见”。 童心——无论你的年纪有多老,你的心不能变老。 音乐——如果没有音乐,你的人生将会乏味无比。 浪漫——偶尔浪漫一下,那种感觉就像一只小鸟在空中飞翔。 优雅——你可以粗鲁,但在适当的时候优雅一点总是好的。 沉思——在你有一肚子火要发之前,先给自己10分钟的沉思时间。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可以唤起人的潜在的经验和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人格获得升华。正因为如此,在先秦,思想家们就把“礼、乐、刑、政”四者并举。而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们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就是学生音乐感知力的不平衡,也就是常说的“乐感”不强,具有良好乐感的人,能敏锐地捕捉到转瞬即逝的音乐信息,  相似文献   

6.
耿家林 《世纪桥》2014,(1):34-36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格发展方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音乐可以传达多方面人文精神,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7.
音乐德育模式是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根据音乐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主体及客体的需要所形成的有利于提高客体音乐艺术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音乐艺术教育的新理念,一种德育教育的新视角,更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条新路径。文章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视域下,论证了高校构建音乐德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意义,阐明了高校音乐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张芸芸 《世纪桥》2008,(11):104-104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情意素质提升以及智能素质的养成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刘毓  王宁 《山西青年》2022,(8):70-72
音乐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还可以助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围绕专业特点而不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以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阐述高职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构建服务于工作岗位需求的音乐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余光中 《学习导报》2014,(14):46-47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科学应用为音乐教育实践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模式,探索音乐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教学改革之路是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关键举措。文章以分析新媒体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此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我们人类是喜欢音乐的,但是总体上来说,音乐对我们的影响机理仍然是个谜。不过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逐步解开这个谜团。音乐如何帮助我们做运动?人们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很喜欢哼唱歌曲,或者聆听音乐。例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干活边即兴演唱劳动号子。而一些锻炼者在户外跑步的时候,也喜欢通过手机或iPod等设备听音乐,尤其是去听那些动感强劲的音乐。那么,音乐在人们体力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科学家们发现,对于适中的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成都,这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国内外众多知名乐团带来的音乐盛宴,也可以欣赏许多原汁原味的舞蹈表演;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精神文化的愉悦,选一个周末,到树舍、青蜜等咖啡馆点一壶茶或一杯咖啡,与朋友畅谈,觅一本好书,幽享清净……  相似文献   

14.
常丽文 《山西青年》2022,(15):69-71
音乐涉及繁多的种类,具有多元化的呈现形态,在辅助音乐创作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借鉴及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中,如果可以有效地融合音乐资源,那么可以在突出音乐作品特色与风格的基础上,提高整体音乐创作的实效性。本文对音乐资源特征进行阐述,明确了其在当代音乐创作中融合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一些创新融合音乐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董文静 《学习月刊》2010,(6):124-124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音乐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6.
街头音乐表演活动是城市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街头音乐同歌舞厅音乐、茶馆(酒吧)音乐、社区音乐、广场音乐、教堂音乐、学校音乐等形式一起,体现一个城市的总体音乐文化风貌,形成一个城市音乐文化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是我们观察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状态和审美价值取向的窗口。街头音乐表演的是音乐的唱奏表演者在非舞台性、非媒体性的表演场合从事的音乐表演活动。街头音乐表演形式可以说行影相随于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文化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鼓腹吹笺,乞食于吴市”《(史记·范唯传》)、韩娥“臀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列子…  相似文献   

17.
吕骥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在长达7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和题材的音乐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我国近代和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巨擘”。音乐道路上的执着者1909年春暖花开时节,吕骥出生在湘潭一个贫困的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虽是一位秀才,但不满足于接受封建教育,努力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进步思想,曾加人孙中山的同盟会。吕骥还在襁褓中,父亲便去世了。去世前嘱妻,对吕骥好好培养,寄予莫大的希望。吕骥10岁那年又失去了母亲,此后…  相似文献   

18.
张薇 《廉政瞭望》2014,(21):12-12
黑格尔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比例与结构交织而成的韵律演绎出音乐之美。然而,如果黑格尔有幸光临当今中国.估计要一边高唱“多么痛的领悟”,一边修改自己武断的论断: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还可以是凝固的噪声。  相似文献   

19.
培贤 《前线》2011,(12):59-59
我很喜欢音乐,闲暇之余,听一曲美妙的交响乐,或钢琴、小提琴独奏,简直是最大的艺术享受。虽说喜欢音乐,仅爱听而已,对如何欣赏知之并不多。那日得到一套《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一气呵成地读下来,觉得增长不少欣赏音乐的知识,仿佛自己与高雅音乐离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20.
云朵音乐     
李珍 《党建文汇》2011,(8):22-22
在德国首都柏林,观众席地欣赏由能发声的“云朵”演奏的音乐。来自美国的戈特弗里德和来自日本的出月秀明都是后现代音乐爱好者,他们共同创作了这组能演奏音乐的“云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