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夫妻重逢 公元1931年夏天,赵君陶带着儿子李鹏,经过几天的海上颠簸,于7月初抵达香港。李硕勋和柯麟一起到码头迎接赵君陶。李硕勋见到妻子和儿子非常高兴,立即将儿子抱在怀里亲了亲,天真活泼的李鹏对爸爸乖乖地说:“我和妈妈都想你了!” 李硕勋对妻子说:“幸亏你早来一周,如果迟来几天,我已到琼崖(海南岛)去了。” 李硕勋在香港,先住在九龙柯麟那里,后在九龙中共香港市委秘书长潘亚波家里。赵君陶和儿子在潘亚波家住了一段时间,又搬到广东省委军委机关,广东省委军委设在九龙一个商店内。这个商店是广东省委军委机关廖干事的叔父开的,是一个小卖店。机关只有一个廖干事。李硕勋、赵君陶和儿子住在楼下,廖干事住在楼上,门面是开的小商店,有利隐蔽活动。赵君陶来香港工作是党组织为了便于李硕勋开展工作,以家庭掩护党的地下斗争。 夫妻别后重逢,谈工作,谈生活,谈孩子,谈到甜美也谈到艰辛。他们之间有多少话要说啊!但李硕勋的工作很忙,无暇谈得更多。他到香港后,曾与中共香港市委负责人郑仁波、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启泰(即章汉夫)、省委工作人员兼交通总站负责人李少华、中共广东省委军委干事廖独航和曾在25师任政治干事的林增毕等进行联系,研究工作。在此  相似文献   

2.
1 赵君陶经过四天海上的颠簸,于七月初安全抵达了香港.李硕勋和柯麟同志一起到码头上来迎接赵君陶.李硕勋见到妻子赵君陶和儿子非常高兴,立即将儿子李远芃(到延安后改为李鹏)抱在怀里亲了亲,天真活泼的儿子对爸爸乖乖地说:“我和妈妈都想你了!”李硕勋对妻子说;“幸亏你早来一周,如果迟来一周,我已到琼崖(海南岛当地称琼崖)去了.”李硕勋在香港,先住在九龙柯麟同志那里,后在香港九龙中共香港市委秘书长潘亚波家里.赵君陶和儿子来后,住到潘亚波家一段时间,他们又搬到省委军委机关住.广东省军委机关设在香港九龙一个商店内.这个商店是广东省委军委机关一个廖干事的叔父开的做小买  相似文献   

3.
赵君陶是中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教育家。她的革命教育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本文试作探讨。一、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赵君陶出生在一个有正义感、爱国心、民族情的家庭。她家的厅堂和她叔叔家挂的匾额“琴鹤世家”和“凤高世家”这八个字,表明了赵家修身齐家,向慕文化学识,要以此为立家创业之本,激励教育家人和后代,做有文化、有道德、有事业、有前程的人。父母的言行是无形的教育,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赵君陶的父亲正直、诚信、人缘好;赵君陶的母亲以宽厚和善著称,竭尽全力支持孩子们的读书学习,赵君陶从小就深…  相似文献   

4.
赵君陶同志是李鹏总理的母亲,她不仅是我党早期的坚强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长期从事妇女宣传教育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现在她教育的孩子散布在全国各地,真可以称为桃李满天下。笔者写这篇文章时采访了她的许多学生,现不少人都是年近花甲古稀之人了。谈起她来仍然亲呢地称我们的赵院长,赵妈妈,赵校长,无不称赞她教育有方,育人成才,培养了许多有所成就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去年7月4日凌晨1时许,南溪县留宾乡集体村3组村民李洪芳为9个月大的儿子代明林喂完奶后,便上床休息了.正当她睡得迷迷糊糊时,忽觉床前有个人影在晃动,她一下子坐起身来,隔着蚊帐伸手去抓床前的人.  相似文献   

6.
由原武汉空军离休干部官祥同志编写的《教育家赵君陶》一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赵君陶同志是我党初创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的胞妹,著名革命烈士李硕勋的夫人,李鹏总理的母亲。作者以深厚的感情、翔实的史料、朴实的语言,真切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赵君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歌颂了她献身革命、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7.
(一)这几天,牛卿的感觉很不好,几乎不能进食了。一直陪伴着她的二媳妇几次想打电话给她的儿女们,她总不肯,怕影响孩子们的工作。可今天,一种绝望死死纠缠着她,催促着她无论如何要给儿女们打电话。小儿子是在市里开会时接到电话的,他心里明白,母亲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给他来电话的。散了会,他很快赶到母亲住处。母亲看见儿子,眼里闪着奇特的光亮,拉着他的手,轻声说:“儿子,妈有话对你说……”  相似文献   

8.
史载,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老来得子,取名宝儿,对其疼爱有加。郑板桥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馒头送到床前,却发现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  相似文献   

9.
史载,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老来得子,取名宝儿,对其疼爱有加。郑板桥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馒头送到床前,却发现父亲早已断气。  相似文献   

10.
赵君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教育战线开辟工作的革命家、教育家,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是合川人民至今称颂的“老大姐”。1932年她来合川女中执教,以老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6月她又第二次来合川境内的土主场,创建了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三保育院。她收养了一批又一批从战区流亡到重庆、北碚、合川等地的难童和少年,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培养了不少的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7,(6)
李鹏成为烈士之子以后李硕勋牺牲后,赵君陶按照丈夫的遗愿,带着儿子李鹏、女儿李琼在四川故乡继续投入革命工作。1940年,国共合作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打听到他们的下落。不久,周恩来、邓颖超将11岁的李鹏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让他在凤凰山育才学校上学。皖南事...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大年三十晚上,杭州市留下镇的一栋农舍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早早地准备好团年饭,呆呆地坐在大门口,守望着经过村前的那条简易公路,她在等她的儿子这么晚了,莫非儿子不回来了?但是他说过要回来陪她过年的啊……  相似文献   

13.
2001年除夕,杭州市留下镇的一栋农舍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早早地备好年夜饭,呆坐在大门口,她在等她的儿子。 当…当…新年的钟声响了,鞭炮声四起,可儿子还没有回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她的心头。 她的预感没错,她的儿子此刻因为滥用职权,收受巨额贿赂而被关进了监狱。身陷囹圄的儿子此刻也在思念自己的母亲,可他已经不能回去了。 这位老人家,就是马其伟的母亲。早年丧夫的她,多次谢绝了乡邻劝她改嫁的好心:“我还有两个儿女,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南开区欣苑公寓社区党总支书记侯成珍就收到了一张赈灾汇款单,署名是社区党员高平苗、朱琳。过了一会儿,社区高位截瘫的张大爷在儿子的护送下专门送来了100元,他说:“这20多年,多亏了党的照顾,如今,国家有难,我要尽一份心。”不到半天,社区就收到捐款3万多元,还有10来包衣物、棉被。  相似文献   

15.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京城巨贪毕玉玺的妻子王学英的审判,"贪内助"一词也随之成为一个流行词语.令人吃惊的是,王学英成为毕玉玺堕落过程中的"催化剂",所有的起因竟然缘于一个"爱"字.她爱丈夫毕玉玺,所以纵容丈夫受贿;她爱儿子毕波,所以把贪来的钱财给了儿子.但她没有想到,畸形的爱,害了丈夫和儿子,也最终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陆恩敏 《廉政瞭望》2014,(12):60-61
网络名人向医院讨说法.两方都据理力争。不过,双方对于彼此的印象。倒还算不错。王剑波对于医护人员给予儿子的照料表达谢意,院方也没表现出他想象中的傲慢。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中外都有"代沟"这个东西,但好像没有一种代沟比中国"60后"和"70后"与他们父母之间的代沟更深。依我看,这是一条世界顶级水平的代沟。一位经常坐飞机出差的中国朋友想让一直坐火车硬座的母亲更舒适地回老家一趟,就对她说:"我有里程兑换的免费机票,这个月不用就作废了,要不你坐飞机回老家一趟?"结果他母亲不仅不回去,还担心"浪费"儿子的"免费"机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就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可是农一师水利水电工程处七连的职工肖明蓉就打破了这个俗语,她那重病在床、类似植物人的前夫的父亲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肖明蓉是水工处七连一名农工,1997年,丈夫陈万其不幸得病撒手离世,肖明蓉带着女儿艰难度日。1998年,婆婆也不幸去世,肖明蓉毫不犹豫地把多病的公公接到了家里。一家3口,一个是年幼的女儿,一个是多病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李香表永远也忘不了23年前那个明媚的春天。那时,她刚休完产假上了班。婆婆从卢龙老家来帮他们夫妻俩带孩子。每天中午,她和丈夫刘忠仁都会回家吃饭。刘忠仁总是连工装也来不及换,就把六个月大的儿子抱在怀里。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样快乐的时光很快就走到了终点。那天晚上,李香表左等右等,不见丈夫的影子。问了他几个工友,都说没看见。大家猜,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