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立明 《政策》2009,(6):49-50
2008年3月,大冶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12家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之一,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干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促进经济转型为重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主线.以加快新区建设为载体,推动经济结构大调整,实现全市经济大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9.7亿元.同比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8亿元,同比增长33.9%;  相似文献   

2.
地区传真     
正南宁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4000亿元1月25日,记者从南宁市工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南宁市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工业总量实现新突破,全部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为三年来最好状态。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拉动作用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1%,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南宁市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富士康、南南铝、源正等龙  相似文献   

3.
《同舟共进》2014,(3):F0003-F0003
近年来,河源市全力以赴加快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后,积极抢抓机遇,突出“三大抓手”,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9.6%。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7,(5):36-37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一主三化”方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植发展后劲,创造新的优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2亿元,同比增长12.5%;财政总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同比增长25.04%。  相似文献   

5.
地区传真     
<正>2016年南宁工业发展稳中提质2016年12月27日,南宁市工信委发布消息称,2016年1-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9.11亿元,同比增长10.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3.81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投资838.43亿元,同比增长3.3%;技术改造投资677.17亿元,同比增长16.5%。2016年,南宁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做好"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  相似文献   

6.
<正>呼政字[2015]13号2015年1月20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受表彰企业:2014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保持全区工业平稳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内政发[2014]60号)精神,稳增长促转型,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3亿元,增长35.1%,增速排名全区首位。  相似文献   

7.
王世荣 《政策》2010,(5):36-37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市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2009年,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前进四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5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9亿元,增长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6亿元,增长74.2%。  相似文献   

8.
彭承波 《政策》2005,(6):21-22
近年来,丹江口市按照“抓发展就要抓工业”的思路,奋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使市域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同比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11.5%;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达到4.48亿元,同比增长23.9%。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0,(10):44-44
投资机遇青睐昆明 昆明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1—8月份,昆明市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收入及城镇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态。其中,1—8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0.26亿元,同比增长18.1%,  相似文献   

10.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5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发展较好。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营业务收入1816.4亿元,同比增长27.9%;实  相似文献   

11.
地区传真     
正南宁工业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按照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工作部署,南宁市今年开展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活动,努力实现工业发展空间、产业链招商、项目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融资规模和企业培育"七个突破"。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比一季度回升13.6个百分点,比全区高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相似文献   

12.
龙海锋 《当代广西》2012,(22):21-22
乘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东风,北流市外招大商进驻园区大发展,内打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战,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工业发展走进了"春天里"。截至今年9月,全市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14.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1.7亿元,增长16.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8.6%,工业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0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0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13.5%……工业经济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这主要得益于全市工业战线四季度的集中发力、最后冲刺。其中,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宁波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在持续多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539.73亿元,同比增长24.12%;实现利税58.28亿元,增长6%,其中利润总额30.12亿元,增长2.7%;完成工业投资66亿元,增长44%。我市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振奋精神,推进工业增长方式转变。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有项目但没有土地,一些企业有生产能力但缺电,原材料价格与产品出厂…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全市上下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新发多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全市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一、工业持续较快增长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较1—9月提高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35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7.8%,  相似文献   

16.
<正>海府〔2014〕9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有关企业:2013年,全市工业战线干部职工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克服困难,充分挖潜,安全生产,确保了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工业增加值144.72亿元,同比增长6.0%;全市工业环节入库税收累计完成52.71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市入库税收21.7%。工业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稳步提升,对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表彰相关企业所作的突出贡献,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推动我  相似文献   

17.
王祥喜 《政策》2012,(5):74-76
近年来,随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特色谋求突破,以工业推进赶超,走出一条后发地区跨越发展的路子。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8%,均高于全省  相似文献   

18.
丁洪 《重庆行政》2011,13(1):83-85
2010年,全市特色工业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了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66亿元,工业增加值182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6.7%和67.8%,比2005年分别增长10倍和12倍,市经济信息委评定了2010年度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十强工业园区为:空港工业园区、茶园工业园区、九龙工业园区、江津工业园区、晏家工业园区、同兴工业园区、花溪工业园区、港城工业园区、建桥工业园区、西彭工业园区。先进个人有丁洪等69位。本刊特辟专栏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章卫平 《今日浙江》2011,(15):37-38
落子之际,棋局已定。 “十二五”开局半年,衢州经济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2.03亿元,同比增长39.1%,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化工、建材、机械等主导产业增速均在40%以上。新产品成为企业生产增长的亮点,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110.59亿元,同比增长75.7%,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在去年已经排名全省首位的基础上继续提升,产值增长44.2%。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确立“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嘉兴市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产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机遇,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坚持改革、开放两手抓,实施民资、外资、国资多轮驱动,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工业立市”成效凸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66.2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654.9亿元,同比增长41%,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2.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已从上年末的38:62调整为39.3:60.7。电子通讯、通用设备制造两大行业首次跻身嘉兴市行业排序前10位。工业投入质量显著提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