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7,(5):64-64
姓名:联系电话:E-mail:读者单位:联系地址:邮编:1.您平时最喜欢阅读的杂志:2.您阅读《中国减灾》杂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了解减灾救灾政策□交流减灾救灾信息□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其他3.您对本期杂志的总体评价:□好□一般□差4.本期《中国减灾》杂志给您的感觉:好一般差封面□□□栏目设计□□□版式设计□□□文章质量□□□图片质量□□□标题制作□□□印刷□□□装帧□□□5.您经常看《中国减灾》杂志的哪些栏目?□卷首语□专题□特稿□纪实□论坛□实务□环球□浮世绘□文苑□资讯□月报□读书□史话□生活6.本期您最喜欢的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7,(7):64-64
姓名:联系电话:E-mail:读者单位:联系地址:邮编:1.您平时最喜欢阅读的杂志:2.您阅读《中国减灾》杂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了解减灾救灾政策□交流减灾救灾信息□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其他3.您对本期杂志的总体评价:□好□一般□差4.本期《中国减灾》杂志给您的感觉:好一般差封面□□□栏目设计□□□版式设计□□□文章质量□□□图片质量□□□标题制作□□□印刷□□□装帧□□□5.您经常看《中国减灾》杂志的哪些栏目?□卷首语□专题□人物□纪实□论坛□实务□环球□声音□老照片□文苑□资讯□月报□读书□史话□生活□科技6.本期…  相似文献   

3.
1.您的年龄□35岁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2.您读本刊的途径□个人订阅□单位订阅□朋友推荐□零购阅读□公共场所□网站浏览3.您读本刊的目的□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得到快乐□消遣□其他4.您对本刊哪些栏目感兴趣□封面故事□奥运中国□财经□文化□社会□人物□旅游□各地□致读者□观察□读者表达□期刊浏览□影视推介□网来文字□视野□记忆□伊人□科技□健康□漫画5.您认为本期图片:□很好□好□一般□差6.您认为本期广告:□很好□好□一般□差7.您认为本期封面设计:□很好□好□一般□差8.您认为本期正文版面设计:□很好□…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3,(8)
一、您的个人情况(请在□内打勾)1、您的身份:(可多选)□学生□教师□公务员□职工□军人□企业家□其他(请注明)2、您的性别:□男□女3、您的学历:□初中□大专□大学□研究生以上二、关于《台声》杂志(请在□内打勾)1、您获得《台声》的主要渠道□单位订阅□个人订阅□亲友赠送□《台声》赠送□刊物交换□其他(请注明)2、您经常阅读《台声》吗?□每期必读□经常读□偶尔读□初次读3、您对《台声》哪些栏目比较感兴趣?□每月点评□专家访谈□特别报道□特稿□封面故事□两岸交流□海峡心语□赴台归来□经济纵横□文化广场□海峡情缘□台商…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5,(4)
感谢各位读者对《小康》杂志的支持!如果您能填写以下表格,并寄回编辑部,将可推荐亲友一名获免费赠送全年杂志一份。来信请寄: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小康》杂志社邮编:100727您亲友的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地址:邮编:您的基本信息(请在“□”中作标记)1.您的年龄?□16—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0、□60岁以上2.您的性别?□A男□B女3.您受教育的程度:□A初中、□B高中、□C大专、□D大学本科、□E硕士及以上学历4.您的职业类型:□A公务员、□B事业单位、□C企业单位、□D个体经商□E自由职业、□F农民、□…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5,(3):51-52
感谢各位读者对《小康》杂志的支持!如果您能填写以下表格,并寄回编辑部,将可推荐亲友一名获免费赠送全年杂志一份。来信请寄: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小康》杂志社邮编:100727您亲友的职业:文化程度:地址:邮编:一、您的基本信息(请在“□”中作标记)1.您的年龄?□A18—20岁、□B21—25岁、□C26—30岁、□D31—35岁□E36—40岁、□F41—45岁、□G46—50岁、□H50岁以上2.您的性别?□A男□B女3.您受教育的程度:□A初中、□B高中、□C大专、□D大学本科、□E硕士及以上学历4.您的职业类型:□A公务员、□B事业单位、□C企业单位、□…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中国减灾》编辑部:在目前工作岗位上,我对于很多杂志,只是浏览的多,通读的少,而《中国减灾》却是一直坚持通读的专刊。《中国减灾》丰富多样的文章内容,使我相信这本杂志承载的内容值得读者慢慢去品味。还有,它能恰当地抓住国家各地减灾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刊登启迪思路、开拓眼界、推动深入讨论的文章,为我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知识源泉和思想动力。阅读每一期的《中国减灾》,就感觉像是亲身参与了中国的每一场救灾战役,直接和我们伟大的国家、可爱的救灾战士进行着思想上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每一期的《中国减灾》都非常有珍藏意义,它能够充分…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减灾》2013,(13):63
民政部救灾司领导和《中国减灾》杂志社为了表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关爱,今年以来及时将每期《中国减灾》杂志邮寄给老同志,大家既兴奋又感动。老同志一致认为这本减灾杂志办得很好,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政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让人爱不释手。为此,我代表老同志向司领导和《中国减灾》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办好这本减灾杂志,老同志也会积极为杂志撰稿,希望为减灾救灾工作继续发挥余热。(北京王克俭)《中国减灾》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读者:当您拿到这几期杂志的时候,您是否发现,在新的一年,我们的杂志有了不少新的变化。从今年第一期开始,《中国减灾》杂志由季刊改为月刊,杂志也进行了一次大改版。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接受您的审阅。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特别设计了这份读者调查表,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后寄给我们。请您在您认为正确的选项前打“√”或直接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一、您的单位和职务是:二、您的性别:A.男B.女三、您的年龄:周岁四、您的最高学历:A.高中及以下B.大专C.本科D.硕士E.博士五、您是否正在从事救灾减灾工作:A.是…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对报刊进行压缩整顿以后,吉林省梨树县民政部门对行业报刊订阅进行调整,但对本部门有指导意义的专业报刊则继续重视。《中国减灾》杂志既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知识性、实用性,是主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和从事救灾工作的民政人的良师益友。为了使领导和工作人员了解《中国减灾》,阅读《中国减灾》,梨树县民政局一次订阅该杂志20份。《中国减灾》摆上了主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办公案头。《中国减灾》摆上领导办公案头!吉林@郑德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1,(8):64-64
姓名____年龄____性别____职业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E-mail_______读者单位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 邮编_______ 1.你平时最喜欢的杂志:_____2.您阅读《中国减灾》杂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2,(1):48-48
亲爱的读者朋友:为了更好地了解您对2011年《人民政坛》的满意程度,以及您对杂志的阅读需求和期待,促进我们提高新一年度杂志工作质量,本刊诚挚邀请您参加本年度“读者最喜欢的好文章(栏目、图片)”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体现杂志的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全方位地报道保安行业发展的动向,捕捉社会热点,贴近广大读者的生活,明年,本刊将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新闻月刊》,下半月为《综合月刊》。您对我们今年的工作有何评价?对明年的改刊有何意见和建议?本刊将如何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怎样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我们希望通过问卷的方式,请您协助我们做好调查。期待读者朋友踊跃参加,我们将从返回的问卷中抽出20位读者进行奖励。本刊编辑部1、您阅读本刊有多长时间?□1年以下□1年至3年□4年至5年□6年至10年2、您是从哪儿得到本刊的?3、您认为…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推动了全球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规范了各项社会事业的科学开展。在减灾救灾领域,"标准"同样是各项工作开展中绕不开的词汇。从本期开始,《权威解答》栏目将连载全国减灾救灾标准解读系列,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减灾救灾标准的一点一滴。  相似文献   

15.
品头论足     
1.您喜欢本期《China Today》中的哪篇文章2.您不喜欢本期《China Today》中的哪篇文章3.您喜欢本期《双语直通车》中的哪个栏目或哪篇文章4.您不喜欢本期《双语直通车》中的哪个栏目或哪篇文章5.您的建议品头论足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中国减灾》杂志全年定价 240元,单册定价10元。全年24期,半月刊。·《中国减灾》杂志由应急管理部主管、国家减灾中心主办,全面反映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上半月刊:解读减灾政策,交流工作实务;下半月刊:传播减灾知识,提升全民意识。·面向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城乡社区、中小学校、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05,(8):56-57
2005年,《中国减灾》杂志的发行工作在各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我国救灾减灾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鼓励先进,推动工作,经研究决定,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减灾》杂志编辑部对宣传发行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希望各地向先进单位学习,再接再厉,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做好2006年度《中国减灾》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减灾》杂志的发行工作在各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我国救灾减灾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鼓励先进,推进工作,经研究决定,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减灾》杂志编辑部对宣传发行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希望各地向先进单位学习,再接再厉,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做好2006年度《中国减灾》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已经转身,渐成背影。在这一年里,减灾救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减灾》杂志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国内外各类灾害信息和防灾、减灾、救灾发展的综合性刊物,更是紧紧跟随减灾救灾前进的脚步,成为减灾宣传的坚实阵地。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特进行岁末大盘点,把2004年杂志所刊登的减灾救灾领域具有影响的事件、热点以及多次灾害响应程序进行回眸,希望读者跟随我们的目光,重温记忆……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正宋丽华我是山西省民政厅救灾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中国减灾》一直伴我左右,使我受益匪浅。杂志贴近实际、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我们从中能够了解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宏观形势,能够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