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达到完善的必经途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对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发挥出巨大作用,而且必将发生深远影响.作为确立经济责任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各种类型的承包责任制合同,也随着经济责任制的推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这类合同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在我国合同制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行了30多年,农民工也已经历了两代,并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3.
赵秉志  周洪波 《法学家》2001,(2):124-126
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中国正处于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首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状况日新月异;展望新世纪,信息、生物技术革命迎面扑来,未来中国的巨大嬗变已蕴涵其中.已经经历的和将要经历的社会巨大变革对社会科学各领域带来了重大挑战.刑法学自然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变革对社会科学各领域带来了重大挑战.刑法学自然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邪恶的孪生子--犯罪亦随之不断"进步".特别是在经济犯罪方面,手段更新,新型犯罪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经济危害愈来愈大.在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何遏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犯罪,便成为刑法学界和刑事司法界的重大任务.而没有科学的新型经济犯罪的刑法理论,就不可能取得有效地惩治与防范新型经济犯罪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4.
袁媛 《法制与社会》2011,(22):23-24
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传统的政府组织体制已经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阻碍,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6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效果却微乎甚微,进展十分缓慢。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数次政府机构改革并没有以法治政府为指导,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持。因此,加强和完善行政组织法,已经不仅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更成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条件。而其中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是首当其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廖呈钱 《法制与社会》2013,(16):143-144
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中国对于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认识经历了从革命和意识形态到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政治的进步也符合后发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面对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社会转型的现实,我国关于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必将面临再次转变,而这次转变应当最终走向以社会共识为基础的宪法治理。  相似文献   

6.
《检察风云》2007,(17):24-25
当前,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外资已经从最初的合资合作演变到了越来越多的收购、控股各个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从而构成垄断,控制我国的经济,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
今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北部湾",在改革开放初期曾一度沉寂.这个素有绿城之美称的地方,不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又在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曾几何时,那里却看不到与东部沿海地区一样的车水马龙和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其发展方式经历了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信息驱动三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采用的也是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造成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加凸显。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也是我国走出金融困境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马克思曾经教诲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诚然,上层建筑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基础,法律法规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无一例外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为了发展经济,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我国申请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配合这种变化,在更早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机关加紧了对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 在上述事例里,我们不难看出,上层建筑伴随着经济基础的调整而变化,然而,您知道当年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吗?本期,国家专利局的第二任局长黄坤益将结合他本人的工作经历,和我们谈谈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
检察监督与政府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需要监督,否则就有可能变为暴力.这是一个政治学或者法学的常识,对于政府权力而言,也不能例外.因此,我国宪法奠定了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有权行使法律监督权.对我国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法律关系的定位,经历了一段长时问的沿革过程.从借鉴前苏联的一般监督权,到对其废除,确实有其历史和现实必然性.检察监督权存在与否及其内容和范围如何,也是与现实的要求分不开的,在我国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对检察机关的一般监督权进行合理调整和适用,以适应对不断膨胀的政府权力监督的要求,巳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已经来到,回顾已经过去的2003年,尽管受到了SARS的困扰,但是我国外国法律史的学术研究仍然经历了一个丰收年.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12月到2003年11月,本学科共出版各类专(译)著、教材20多部,公开发表论(译)文近60篇,收到年会论文40多篇,从研究的理论深度来看也要高于往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增长,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所谓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功能是预防金融风险,是在金融风险不断出现的今天被人们提及的.面对国外金融机构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首先从是否应该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谈起,通过分析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最终提出建立该制度的初步构想,并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 行。自此,中国的专利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弹指间,我国专利事业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脚步,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这二十年间,中国经历 了加入世贸组织等历史性时刻,中国专利事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专利代理机构,作为 我国专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二十年间,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 2001年开始,我国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了"脱钩"的体制转型,但是,同其他事物发展过程一样,我国的 专利代理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尚未完全发挥出作为"中介"机构的作用。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如何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一直是知 识产权界各方人士共同探讨的问题。 在我国《专利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我国知识产权界专家,就我国专利代理机构建 设、发展等问题撰文,在纪念这个特殊时刻的同时,共同探讨中国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问:我们都知道,五十年代中期,通过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已经把私营经济改造掉了.许多年来,对私营经济一直不允许它再产生,人们都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的代号.现在当国家慎重地确认商品经济的地位并重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必须澄清一些认识? 答: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社会“冲击波”.它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其实,私营经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资本主义性质或是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现阶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逐年递增的反倾销案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瓶颈.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我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调查现状,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不断遭受国际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以及国外反倾销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防止和减轻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并且,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共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但它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资源产出率低,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资源环境问题已经被认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它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基本模式.目前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还处于地方性试点示范的初级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措施不完备,也不尽科学合理.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节约型社会应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而且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也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基于对相对人的信任而开展商业活动.因此商业信用成为了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东西。目前我国的商业信用状况不尽如人意,出现的商业信用缺失现象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大社会公害,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企业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都离不开商业信用。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具体而言,当今世界主要有分业混业两种经营制度。本文通过对两种制度的比较,全面剖析了这种趋势,并针对我国目前的分业制现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8月1日,被称为"经济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始实施.   这部法律经历近14年的立法"长跑",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一批足以左右行业发展的大公司、大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有大型国企,也有跨国公司.种种垄断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一直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