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一位老同志对我说:“解放前我们在学校搞地下工作,那时白色恐怖很厉害,如果我们见了青年学生就向他们宣传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好,那一定把人家吓跑了。那时,我们团结进步青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主要是组织合唱团、演剧队、读书会等。”这其实就是通过美育的形式对青年进行革命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客体论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由主体、客体、载体三部分组成。主体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客体指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载体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笔者认为,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泛泛地确定为“人”,是不够准确的,这种做法容易把主体的着眼点引导到改变和约束人的行为上,采取的措施也就是立规矩、定制度。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应该是人的“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应是向人们灌输一种思想、理念和文化,而不是定规矩、立制度。工作的目的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而不是管制人的“行为举止”。现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两…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原则为基础 ,突出了利益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以人们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关注人们的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 ,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又要结合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 ,使人们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培养美感、提高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潜在性等显著特点。其任务是培养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评鉴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情,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主义文明行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美育是贯穿于人生各个时期、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种非常灵活、非常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在当前,我们要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杜丽 《学理论》2010,(19):299-300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改善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认识,把握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现实中一些企业把两者割裂开来,认为“企业文化时髦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过时了”,重视企业文化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首先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提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两者各有侧重,不能互相替代,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新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属的范畴不同、作用的机制不同、实现的目的不同;但二者作用对象有同一性、工作内容有互涵性、运行功能有互益性;它们有互为手段,互相促进以及融合汇流、趋同发展的态势.企业文化的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历史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方针,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今天,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新的、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认识研究这  相似文献   

9.
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二者区别在于:(1)对象不同。党的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要是成年人;德育的对象是正在成熟、还未成熟的青少年。(2)目的和落脚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调动人们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落脚点是物,即改造客观世界,当然也包括改造人们主观世界;德育的目的是充实青少年头  相似文献   

10.
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重视对美育的研究。可有人认为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毫无关系,在他们看来,美育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或美术教育,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学习文件、分组讨论或严肃的谈话。这不仅仅是对美育的误解,而且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理解。其实,美育是贯穿于人生各个时期最长、渗透于社会生活领域最广的一种非常  相似文献   

11.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的问题,在政工干部中有三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人是企业管理的对象中唯一有活力的因素,是企业内部活力的源泉。对人的管理包括:规章制度的行政管理、工艺管理、劳动工资的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其中,思想政治的管理,既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又是渗透于其它两种管理之中。这是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激发人的活力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核心内容。所以对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关键部分。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脑力劳动在企业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趋重要。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只靠物质刺激和行政管理,是难以有效地激发的。这部分同志还指出;在发达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12.
安怡军 《理论探索》2006,3(2):53-55
对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逻辑基础。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利益,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利益关系的让渡、转移和补偿,引导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符合“合理性”原则;同时由于利益实现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是有限的,要完全达到利益合理化,必须结合行政、制度、体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相对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条件的。在我们研究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时,也要坚持这样的观点,我们既不是思想政治工作万能论者,也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者;既不能全盘否定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全盘肯定市场经济体制,二者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4.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感觉发展为艺术的、审美的形象思维,进而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感的愉悦激发人们创造美的激情,进而逐步优化育人环境,这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与分层 ,已经致使社会出现不和谐状况。对此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必须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 ,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新市 《党政论坛》2011,(21):53-55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到,这些年来,在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由于有组织地进行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迄今为止,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基础理论建设,无疑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大厦的一项紧迫任务。前不久,全国研究会在无锡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讨会,70多位来自党校、高等院校、军队院校和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领导干部,以及全国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出席了会议。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等问题,与会同志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大家认为,这次会议是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起点。以此为契机,本刊开辟《基础理论建设》专栏。旨在及时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和这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以及对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各种意见,以进一步推动思想政后工作科学化。切望热心和关心这方面研究的同志赐稿、赐教。  相似文献   

18.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全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末,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史,本身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变革的主题。新时期、新形势,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它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战略思路,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