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告别     
青空 《新湘评论》2014,(22):51-53
告别分两种。有的是会再见的,有的却是永别。每次,我与奶奶告别,总觉得,我们都是要再见的。而每次再见,她都老了些。她油黑的发髻,不知何时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丝丝稀疏的银发。她~手拄拐,一手撑着椅子,在家里慢慢地行来行去,做饭,热菜,叠衣服……而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竟然坐也坐不稳,躺在床上,连翻身也需旁人帮助。她说的话,也由原来抑扬顿挫的絮叨,渐变为虚弱无力的寒喧,成为重复无数次却无人可解的呓语,再是彻夜病痛的呻吟,直到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2.
延安     
  相似文献   

3.
延安     
《党课》2011,(1):58-58
延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  相似文献   

4.
告别懊悔     
懊悔,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词,因为谁都曾有过懊悔。  相似文献   

5.
告别农业税     
今年1月1日开始.联合国不再对华进行粮食援助了。去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了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期限,其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这不仅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而且中国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25年来,  相似文献   

6.
告别背篓     
我的家乡红川镇的农贸市场,是成县数得上的大集市之一。过去,每逢集日,赶集的人不分老少,全都背着用竹篾编的背篓。平时还好,等到了年关,赶着置办年货,集市上人山人海,背篓也随着人们挤来挤去,不是你的背篓挂了我的衣服,就是我的背篓挂了你的头发。当地人都习惯了,相互微微一笑,就各自走开。  相似文献   

7.
告别贫穷     
诲人不倦,两袖清风,教师的写照。然而,贫穷并非美德,也不应专属于教师。正如咬第一口西红柿一样,千年的偏颇陈规总得由先驱者打破。请看,北京25中亮出的新招儿——  相似文献   

8.
告别虚无     
《正气》2002,(7)
  相似文献   

9.
告别短缺     
在我们面临产品过剩的问题而想方设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时,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盛大节日。回顾共和国50年历程,看看眼前的难题不禁感慨万分。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共和国面临的问题已经从“买不到”转变为“卖不出”。消费问题的转变标志着人民消费的?..  相似文献   

10.
告别脏话     
告别脏话叶燕最近,六朝古都南京举行了一声声势浩大的百万市民大签名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告别脏话。笔都不禁为这一活动拍手叫好!崇尚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泱泱中华,数千年来一直被誉为冖仪之邦。但近年业,文明的标准出现了种种令人担忧的错位现象。浑身「痞...  相似文献   

11.
延安遐思     
<正>2015年5月15日,我作为哈尔滨市直机关党组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的学员,前往延安学习。当飞机抵达延安机场,一种难言的激动不禁涌上心头。大诗人贺敬之《回延安》的诗句在耳畔鸣响":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就在这里。延河之上,数座  相似文献   

12.
延安作风     
樊宪雷 《新湘评论》2013,(18):36-39
延安,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古城,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饱经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走到了历史前台,成为举国瞩目的中心。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不是因为这座城本身发生了什么神奇变化,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到来,使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延安作风。这种新的精神追求使延安成为一座高耸的精神灯塔,指引人们奋勇前进、争取光明。  相似文献   

13.
难忘延安     
自从少年时学了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回延安》 ,这几句肺腑之言像奔腾的热浪 ,一直在我的胸中翻滚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40年来 ,延安行一直成了我一种久久不能释怀的政治宿愿。今年 ,机会终于来了。过了黄河 ,车行在宜川县境内那沟沟岔岔和黄土丘陵时 ,我的心就开始突突跳个不停。朱家佃、十里河、秋林 ,我不敢放过每一个村、每一堵墙和每一行大标语式的字。我要在这60多年前红军落脚和长时间驻扎过的地方 ,在毛主席艰难转战过的每一寸土地上 ,寻觅革命领袖和前辈英雄们的足迹。眼前的景物在缓缓地移动 ,…  相似文献   

14.
延安行     
谢斌 《共产党人》2008,(24):51-52
要去延安了,从小就神往的地方,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枣园、瓦窑堡会议、延安保卫战……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和名称每每召唤着自己,约略读过毛泽东著作,领略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指挥若定的气魄,他在延安窑洞挥笔写下指导全国抗战的《论持久战》的那张照片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次终致成行,心中难抑一种兴奋和激动。  相似文献   

15.
延安纪行     
登上了宝塔山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尤以塔最具典型。延安宝塔不仅因为建造年代距今一千五百余年,历经风雨沧桑,战火洗劫而巍然耸立于延河岸边的嘉岭之巅。更重要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宝塔山下的黄土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一种被世人崇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延安寻梦     
治安  王芳 《党风建设》2001,(11):20-20,14
在我许许多多的经历中,有一件最为难忘和值得骄傲的事,那就是曾经去过延安。在那里,我看到了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看到了周总理当年纺线用过的纺车,看到了朱总司令开荒用过的锄头……  相似文献   

17.
延安风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个春秋。延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一直是我国的重点贫困地区之一,甚至到了80年代初,延安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53元。  相似文献   

18.
延安情结     
说起延安,留于心扉的那一抹向往和憧憬,随着岁月的流逝,总是不经意间在思绪中萌芽…… 去年金秋时节,我有幸去延安采风.  相似文献   

19.
延安故事     
《党建》2016,(10)
正十三年,在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的优秀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作风,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风建设的生动教科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党建》杂志采访组来到延安,再一次受到教育,现将其中十个故事呈现给广大读者。"挨骂"之后[故事]1941年6月3日,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突然风雨大作,一个响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  相似文献   

20.
走进延安     
7月3日—9日,受组织选派,到延安干部学院,参加第2期弘扬延安精神,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专题研究班学习。所学、所听、所见、所闻,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