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生政治: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合法性向度与发展理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6):30-34
民生政治是考量国家治理体系合法性的重要价值面向,在民生政治建设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和"协调者"的双重角色,政府围绕公共服务这一条主线,逐渐实现民生政治建设的整体性治理。民生政治是行政善治与国家治理合法性的价值诉求,善治回应是以民生政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程式。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政党的理性执政是国家治理体系合法性自身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民生政治发展理路,主要呈现为民主与民生的互动对公民理性的吸纳与塑造,在政治话语与法治论域中民生权利的调适与转换,民生建设与民权保障的价值寻绎与审视,民生改善与政治认同的治理导向和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2.
以政党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鲜明特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决定着国家治理与中央顶层设计善治方案的实施效果。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建构一个有权威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党治国家"的前提。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和前提,大国孕育了大党,大党指引着大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既建立了现代国家制度,也培育了国家治理的骨干力量。政党建设国家的发展逻辑,一方面决定了政党在国家建设中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政党切实推进了现代国家体系的成长,夯实了国家治理的价值根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范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以政党为中心的大国治理,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三元协同,实现国家整合、制度运行、社会协调的三维统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30-135
21世纪以来,老挝人民革命党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与坚强,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定社会主义目标,形成了符合老挝国情的国家治理理路。从理论审视、历史反思和实践形态等维度探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治理能力,对于老挝国家建设具有基础意义,对于扩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的前提,是党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催执政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挑战,二是政治民主化浪潮的挑战,三是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挑战,四是党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从加强政党自身治理、优化政党执政方式、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四个方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政党与国家是两个不同概念和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赋予党内政治文化国家治理功能。党内政治文化蕴含的人民中心意识、民主意识、纪律意识和党章意识,实际上已转化为国家治理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民主治理理念、依法治理理念。党的理想信念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的性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党内政治文化凝结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党内政治文化涵养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切实执行制度和从实际出发等行为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廉能政治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对腐败治理中衍生出的廉而不为、廉而失能等不良政治现象的积极应对。作为廉洁政治的拓展性议题,廉能政治是价值之维和实践之维的有机统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既离不开政党良好的执政绩效,更离不开廉能并举的政治生态。新时代,建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廉能政治,必须在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调整优化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加强政治伦理教育,注重廉能并举的政治文化建设,建构科学有效的廉能制度体系,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廉能政治建设,从而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的廉能合力。  相似文献   

7.
徐艳 《学理论》2010,(11):29-30
政党执政是指政党通过一定方式进入国家体系并通过国家体系实现政党意志的政治行为,所反映的是政党外部的政治关系及其运作;在法治条件下,执政党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行使执政权力;政党执政权力来源于社会,是社会权力的一种实践形式;政党是国家与社会的桥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状况与政党执政权力的实现有密切关系。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给国家与社会关系带来的新变化,向政党执政权力的职能定位和实现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原因在于,政党执政方式法治化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面临的困境有三个方面: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的束缚,党特殊的发展历史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淡薄。要从三个层面提升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水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4)
党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时代进行党的建设必须紧紧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在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凝聚党魂。第二,在超越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搞好党内民主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建设模式。第三,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来抵御西方的话语政治,凸显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芳艳 《学理论》2010,(13):36-37
政党是当代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政治实体,它对一个国家政治过程起着决定作用。政党政治指政党影响国家政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的政治类型。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本文主要从政党制度的基本形态、作用和功能、特征等方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了有意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