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百度百科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  相似文献   

2.
王涛 《重庆行政》2019,20(1):26-27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及其对生产生活全方位深入性的影响,网络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移动终端成为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渠道,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95.1%;新生代、中等学历成为网民主要群体,10~39岁网民占73.7%,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网民占63.5%;信息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自媒体时代加速到来,需要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与网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许筠 《群众》2013,(11):21-22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陕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大大拓宽,群众意见表达空前活跃,网络已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信息传播的基本渠道,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正一、新媒体传播与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一)新媒体的概念以及传播特点。所谓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形式。从传播网络角度说,它包括有线互联网、wifi互联网、3G和4G移动互联网。从传播终端的角度看,它包括以PC为终端的媒体、以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载体为终端的移动媒体以及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主要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传播的便利性和即时性、交互性以及传播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5,(6)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以网络为运作平台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其发展速度和社会影响力令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舆论阵地。有调查显示,微信以57.1%的得票率成为大众获取新闻的第一媒体,新媒体不仅人多势众,影响力巨大,其自由、开放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舆论关系人心相背,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面对当今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随意自由性大、难以管理的局面,如何有效引导舆论、传递真相、凝聚力量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日渐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媒体主要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和被称为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这两种新媒体又被称为网络媒体;广义的新媒体是基于网络媒体而兴起的媒介形式,既包括网络媒体,又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融合而产生或发展起来的电子书、数字报、IPTV等。[1]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及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成为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即时通讯、博客等快速发展,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使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从最初的网络、手机,发展到数字、网络、移动、楼宇电视以及手机报、电子杂志等等,新媒体的崛起就像一匹黑马,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和眼球。2005年,一本名为《Slate》的电子杂志被评为仅次于《华盛顿邮政》、《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第四大媒体。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3,(10):92-92
吴晓斐在《理论改革》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有着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文化精英在新媒体平台上掌握着一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大众施加社会影响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主流媒体如能主动和文化精英结盟,可以更好的起到引领社会思潮和整合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我国互联网网民的规模越来越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1),其中,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电脑上网用户在不断减少。在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微信、微博、头条号以及短视频等移动终端的平台逐步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战场。目前,很多社会热点舆论事件都是通过移动网络发布的,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移动网络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言论中。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也逐步意识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能够给公安宣传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为更好的开展公安宣传工作,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开设各大平台的新媒体账号。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基本含义,从方位、渠道和载体等方面介绍了"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分类法,以及模式研究的类别特征,并具体说明了新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模式研究的新趋势;最后讨论了传播模式的演变与我国当代媒体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倒逼着传统新闻业加速转型。媒介融合成为全球媒体发展的前进方向。传统新闻业唯有借助网络、渠道、平台、终端等新媒体之力,积极变革传播理念、工作内容、运行机制,才是生存与发展之道。搞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就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吕品 《党建研究》2011,(11):45-4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成为民意表达的有效渠道。今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新媒体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在应对新媒体方面,领导干部要做...  相似文献   

13.
正新媒体是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媒体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这些技术又催生了新的媒体介质和信息传播手段。如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都可以纳入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信息传播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媒体,而且具有快速性、交互性、共享性、超文本和多元化的特点,正在逐渐成为社会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指的是在自身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湛胜田 《中国减灾》2014,(21):28-29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如何借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升减灾救灾工作的成效,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首先,要发挥互联网信息传输及时、无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强化灾情管理系统。保证灾情及时传达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互联网。网络报灾具有一键直达、随时随地、形象直观的优势,乡、村以及交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第四媒体”——网络传播的概念,网络媒体指的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互联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后起之秀。进而还可认为,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其呈现出特有的特征,本文就其特征做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杜海霞 《前进》2020,(5):54-55
在通常概念里,报纸、期刊、电视、电台都属于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有关的媒体都属于新媒体。但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基于PC端的网络媒体也已经步入了传统媒体行列。所谓新媒体,就是基于移动端传播的网络媒体,简单理解,即大家现在普遍使用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APP)。本人将基于PC端的网络媒体称之为第一代网络媒体,将基于移动端的新媒体称之为第二代网络媒体。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该行业革命性的变化,媒体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周安华 《群众》2014,(11):46-47
<正>在世界范围内新媒体快速壮大、传统媒体不断转型升级的历史情势下,科学弥合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缝隙",加速媒体融合以提升当代媒体自身多元传播力,已是摆在今天媒体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而在主动拥抱新技术中"云"化、"终端化",在交互传播和即时传播过程中,介入内容生成,自主实现内容的持续性生产和增值,对于媒体融合战略中的新旧媒体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工程和职责。然而,在这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媒体融合是一个大工程,融合可以开阔思路,融合能拓展空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响应模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为核心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应急响应信息传播模式,形成新的应急响应单元。伴随这一新变化,传统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在管理意识、信息渠道建设、信息沟通模式等方面面临根本性变革。新媒体时代应急响应体系的核心机理和发展方向是"在线社区响应网",将公众在线应急响应网络纳入应急响应体系,从而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应急信息平台为支持,实现公众和专业应急机构的有效沟通、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新机制,这是未来应急体系建设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林衢 《湖北宣传》2006,(9):22-22
一、媒介与大众媒体的内涵 第一,媒介、媒体与一般的物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媒体、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一般物体没有信息符号时不是媒体、媒介。  相似文献   

20.
新兴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传统大众媒体上发布的隐私信息被再一次传播到网络上,会进一步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损害。为了避免给当事人造成次生灾害,法律应当赋予当事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控制其隐私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