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治理乱收费行为应从规范行政收费设定权入手。实践中,行政收费设定主体众多、层级较低,且设定主体之间权限划分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主体缺乏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统一规定,况且财政供给的不足以及设定主体内部的利益驱动,也促使政府“按需设费”。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行政收费法》,对行政收费设定权进行统一规范,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确定行政收费设定权主体,明确行政收费设定权的权限范围,且在行使行政收费设定权时必需遵循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发文允许地方政府和部门收费以来,行政收费的数量迅速增长,同时也出现了“乱收费”的现象。而行政“乱收费”问题的源头在于行政收费设定权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行政收费设定主体众多、层级较低;二是设定主体之间权限划分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缺乏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统一规定,而且财政供给的不足以及设定主体内部的利益驱动,也促使政府‘按需设费”。  相似文献   

3.
治理乱收费行为应从规范行政收费设定权入手。实践中,行政收费设定主体众多、层级较低,且设定主体之间权限划分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主体缺乏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统一规定,况且财政供给的不足以及设定主体内部的利益驱动,也促使政府"按需设费"。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行政收费法》,对行政收费设定权进行统一规范,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确定行政收费设定权主体,明确行政收费设定权的权限范围,且在行使行政收费设定权时必需遵循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规章越权设定行政收费的行为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在我国现行立法规范制度的框架下,地方政府规章的自主立法范围仅限于行政保留事项,排除了其对于行政收费的设定权。在法律保留原则和法制统一原则的层面上,地方政府规章的行政收费设定权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授权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及行政法学一个重要的基本范畴,对授权 行政主体的探讨在许多方面尚付厥如。本文对授权行政主体的 涵义,种类及存在的理由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对完善我国授 权行政主体制度作了些许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规范行政许可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施政等方面,无论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反腐倡廉法。第一,从权源上规范行政许可权。防止各部门自我授权,为本部门或本系统设定和扩大权力。从而谋取小团体或者个人的利益。第二,从审批条件上规范行政许可权。从条件上设定行政许可的条件“只能”依法律、行政法规而定。从而有效防止了黑色交易的发生。第三,从收费上规范行政许可权。行政许可法从“不准乱收费”和“乱收费之后要给予什么处罚”两方面作出明确法律规定,切断了审批或许可与经济利益之间藕断丝连的联系。第四,从内容上规范行  相似文献   

7.
陈仁贵 《当代贵州》2010,(23):44-45
"十一五"期间,省物价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收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教育收费的法规和政策,不断推进教育收费改革,大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教育收费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对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的更高要求.当下,行政伦理缺失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文化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看,在于人性中"恶"的因素的扩张以及行政主体的侥幸心理.对行政主体进行"民本"思想教育、完善道德立法以及严格惩处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政执法中的主体问题主要有三点:行政主体资格不确定、行政职权不到位、无行政职权,需要通过全国人大立法明确兵团法律地位。国务院各部委通过完善兵团各部门行政执法权;,自治区地方性法规、规章;授权兵团在辖区范围内具有行政执法权三个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4,(6):62-64
行政许可法的设定制度是指设定行政许可的原则、范围、权限和规则等,具体解决哪些机关有权设定行政许可,哪些机关无权设定,哪些事项可设为行政许可,哪些不宜设为行政许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艳 《探索》2012,(2):66-71
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受"机关"或"组织"视角的局限,导致行政责任主体的相互错位。随着服务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生成,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愈发明显。服务行政的本质在于政府行政的伦理再造和道德重构,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必须把行政人员的道德化纳入制度设计之中。行政人员的道德化旨在促进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生成,其现实的建构过程是行政人员交互主体性之人本质的最终实现。独立人格的重构功能不仅体现在对行政主体内涵及范围的界定上,且将赋予行政人员一种全新的形象,保证行政行为和行政责任的实现不再停留于表面。  相似文献   

12.
孙婷婷 《唯实》2002,(7):44-46
行政收费如果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控制、规范 ,就很容易演变成乱收费。而乱收费作为“三乱”之一 ,是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困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严重问题。据经贸委等部门 1997年上半年对 11个省和 30 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 :1996年 ,各种越权审批、违规收费造成国有工业企业不合理负担达 5 0 0亿 - 6 0 0亿元 ,大体相当当年这些企业实现税利的2 0 % ;1990年以来设立的 5 19项基金中 ,未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有 4 82项 ,占 93%。这不仅加重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 ,而且严重背离了行政权力应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破坏了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各行政主体均有自己的职权范围 ,通称行政主体的权限。就其理想的模型而言 ,各行政主体的权限应互不交叉 ,各行政主体的权限之和等于整个行政权。也就是说 ,各行政主体的权限没有冲突 ,在行政管理领域也无法律空白。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只能不断地向这个模型逼近。因此 ,解决行政主体的权限冲突是法治行政不能回避的课题。左为图一 ,表示行政主体权限的现实状态 ,大O表示整个行政权A.B.C.D.E ,表示各行政主体的权限。右为图二 ,表示行政主体权权限的理想模型 ,大0表示整个行政权 ,直线分割…  相似文献   

14.
权与法的关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权与法的理念在我国行政文化进程中大致历经了人治行政、政策行政、法制行政,再向法治行政理念的转变,而当前我国行政文化呈现出"人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并存的状况,那么,现代法治社会里,培育行政文化,就要求行政主体摒弃"人治"理念,树立"法治"理念,即由对权力的崇拜转变为对法律的信仰、由权力的绝对性观念转变为权力有限思想、由"轻程序"的习惯思维转变为严守程序正义原则、由权责失衡理念转变为权责对等意识、由以法治民观念转变为执法为民理念。  相似文献   

15.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课题。长期以来,乱、懒、奢、庸是作风建设中的"顽症",久治不愈。机关作风建设应注意抓好"四治"之策,促进作风好转。第一,治乱,坚决禁止"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行为。任意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乱设关卡,随意罚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整顿和改革工作。现行收费管理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对加强收费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日益暴露出许多不足和弊端,已不能适应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为此,笔者拟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以下简称收费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法范畴,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具有促成行政程序主体地位的平等化、驱使行政权力实际运作的理性化及保障相对人实体性权利的现实化等内在价值.获得通知权、卷宗阅览权、陈述抗辩权、申请权、委托代理权、获得帮助权、拒绝权等构成了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清理、商事制度、教科文卫体、依法行政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有效释放市场活力,充分激发社会创造力,大力促进对外开放,"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打响"当头炮"着力清障搭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简政放权改革就是要给政府削权,把不该有的审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3,(13):10-10
贵州省政府日前正式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规定》,将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压缩办事时间、精简评比达标表彰和节庆活动等方式,用3年时间实现与周边省份相比行政审批事项最少、事业性收费项目最少。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站     
发改委:重点清理乱收费国家发改委日前决定加大力度治理乱收费,内容包括继续清理行政审批收费等七个方面,着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七个方面是:一、继续清理行政审批收费;二、清理整顿涉农收费;三、重点治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乱收费;四、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五、大力整治医疗服务价格,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六、治理整顿党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行为;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路“三乱”。(据新华社)税务总局等: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