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游宇明在《湘声报》上发文说,近读《曾国藩日记》,发现他有个理念特别有意思,那就是:三忌。曾国藩对"三忌"的解释是"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书法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事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天道忌巧",这个"巧"字是投机取巧。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喜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对曾国藩其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介绍他的专著的陆续出版,诸如《曾国藩之谜》、《曾国藩评传》、《曾国藩为官50年》及《曾国藩家书》等,对他的为人为官开始作出了比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  相似文献   

3.
正曾国藩在《大界墓表》中称自己的祖父星冈公:"声若洪钟,见者惮慑。而温良博爱,物无不尽其情。其卒也,远近咸唏,或啼泣不能自休。"曾国藩对自己的祖父感念极深:"余于起居饮食,按时按刻,各有常度,一一皆法吾祖吾父之所为,庶几不坠家风。"曾国藩中翰林,临行前,祖父召开一个家庭会议,中有一言:"宽一(曾国藩乳名)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不可靠他吃饭","他"是谁?是曾国藩;非曾国藩,是曾国藩身居之官位。祖父之言,成  相似文献   

4.
正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后世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纵观曾国藩一生,他为官从政50年,在30余岁就已官至二品,后来又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但他却始终坚持以"廉洁"为做官原则,不贪钱,不爱财,勤俭朴实,选择了做一名"穷官",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私利,可谓晚清官场一大异类。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曾国藩升授翰林院侍讲、詹事府行走,升官当天他在《过隙影》中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官以不爱钱为本,只要坚守一个‘廉’字,就算做  相似文献   

5.
小说︽曾国藩︾及其作者潘荻《曾国藩》一鸣惊人近年来,117万字的长篇小说《曾国藩》悄悄进入了我国千家万户。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士,几乎都向自己的亲友们推荐:“《曾国藩》值得一读。”据国内外报刊报道:中央一位领导同志视察长沙时,湖南省委书记也向他赠书、推荐...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格言很多,我最喜欢的是曾国藩的这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是朱东安教授的《曾国藩传》和唐浩明先生的三卷本《曾国藩传》。曾在修身、齐家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人格修炼和提高修养。现在许多人认  相似文献   

7.
正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有人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相为将一完人";也有人称他"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姑且不论对他的争议和他的历史局限性,但就他的修身自律而言,确有过人之处。1861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时候,住在安徽祁门。祁门县令听说曾国藩喜欢书画,就送给他一本王羲之的书法,是宋代淳化阁帖的祖本,异常珍贵。曾国藩爱不释手,他本身就是书法家,爱好写字,这个县令很巧妙地拿这个东西来馈赠他。曾国藩说:"我年过五十,能看到这样的东西是我  相似文献   

8.
求阙     
去年。一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来找我,要求为他写一个横幅,内容就是“隶阙”两字。当时我感到很奇怪,像这样正在春风得意之时的年轻人,要我写的往往是“腾飞…”“高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类的吉言、豪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求阙”呢?难道他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节,辜鸿铭在张之洞的幕府做过很长时间,写了一本名叫《张文襄幕府纪闻》的小册子。其中有一则,是写曾国藩的。他说,曾国藩最大的过人之处,是不排满。如果他排满,中国势必分裂,列强就会把中国灭了,所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吾其剪发短衣矣。’"就是说,没有曾国藩,中国人就会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张宏杰佳作频出,但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我最喜爱的,还是《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本书,展示了他作为一名优秀青年历史作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笔底功夫,既是他的成名作,也堪称是他的代表作。在张宏杰的笔下,已形成一个"面孔系列":从《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再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每一张"面孔",都如同一幅忠实于本人的历史人物肖像画,不仅勾勒出主人公熠熠的神采、庄严的轮廓,甚至连脸上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4,(15):62-63
《曾国藩》 唐浩 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唐浩明潜心研究曾国藩近二十年,厚积薄发,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著成《曾国藩》。他从对文物历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陈仲丹 《唯实》2015,(2):79-82
曾国藩是晚清时代的大儒名臣,在事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对其事功的显赫,他的幕僚薛福成认为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一是"克己为体",二是"荐贤为用"。前者是指曾国藩自身的道德修为’后者则是指他善于识拔人才,重用人才。实际上薛福成本人也是经曾国藩识拔进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重读《曾国藩家书》,让我再次领略了曾国藩的纯净心灵世界,感悟到家庭久经不衰的成功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国藩在维护清王朝统治方面立下了不世之功,在立言立德上无疑更是一座道德珠峰。《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300多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求他一生的行为思想。曾国藩虽居庙堂之高,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自警。家书行文从容淡定,形式活泼,  相似文献   

14.
由﹃食而去稗﹄与﹃一钱免官﹄想到的赵光辉近代思想家易宗在《新世说》中讲了一则佚事,说曾国藩驻军安阳时,一个亲戚从乡村来投奔,此人“行事萧然,衣服朴素,对人沉默不能言”,颇得曾国藩所爱。曾国藩打算为他谋一份差事。某天他们一起吃饭,恰巧饭里有稗子,这亲...  相似文献   

15.
曲瑜在2月19日的《羊城晚报》报道:近日,著名作家唐浩明发表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的演讲,他说:晚清重臣曾国藩以几近完美的人生经历,赢得近世中国各派政治领袖的服膺,也让今天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备感兴趣。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人生大成功者,而导致曾氏成功的原因很多,从主观努力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陈仲丹 《唯实》2015,(1):69-72
曾国藩是晚清重要的历史人物,其功业显赫,当时就被人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同时他也是一个好读书、善读书的人,一生坚持读书,乐此不疲。他读书的特点除勤勉外,还偏好深湛之思,将读书的心得用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对他事业的成功有极大帮助。《清史稿》对他有个评价,称"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学问来自读书,这就是说他的功业主要归之于他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曾国藩人生的后半段主要是在忙碌的官场度过的,尤其是在组建湘军后的十多年,经常是战局紧迫,事务纷繁,但无论是  相似文献   

17.
若撇开曾国藩的"曾剃头"之恶名一面,只就读书的一面看去,他确有很多可学之处。"买书不可不多",是曾国藩的观点。道光十六年,他自京师"贷百金,南归过金陵,尽以购书"。归家后,"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者几一年"。"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是他的另一观点。他最终所择者,  相似文献   

18.
一举成名天下知──唐浩明和他的《曾国藩》陈峰,伍国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一面世,便轰动了文坛,引起海内外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一时间,人们竞相购买、阅读,互相推荐、议论,从不同的角度称赞它的成功。掩卷之余,人们自然想到作者。120万字的“大部头”,似应...  相似文献   

19.
张鸣 《廉政瞭望》2011,(15):52-52
晚清时节,辜鸿铭在张之洞的幕府做过很长时间,写了一本名叫《张文襄幕府纪闻》的小册子。其中有一则,是写曾国藩的。他说,曾国藩最大的过人之处,是不排满。如果他排满,中国势必分裂.列强就会把中国灭了,所以,“孔子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相似文献   

20.
正曾国藩有"三忌",他认为"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将书法练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世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天道忌巧"的"巧",指的就是投机取巧。关于"天道忌盈",曾国藩相信天之道盈满则亏,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