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丽萍 《海峡法学》2012,14(4):90-95
我国目前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中存在着网络信息传播参与主体的称谓不统一、主观过错状态的立法术语表述不规范、"避风港"原则与我国传统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的立法模式不协调等问题,导致了条文之间的逻辑矛盾、法律条文的解读分歧、著作权法自身体系的不协调等等。我们可以依循我国传统的过错归责原则的立法模式,从主体要件、主观要件、行为因果要件等方面来尝试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制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梅术文 《时代法学》2007,5(2):67-77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出现的新的传播权类型,国际社会在运用法律手段设置、调整和完善该类权利及其运行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产生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文本。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实现了该权利在我国的体系化规制,但它并不能解决网络时代著作权保护的所有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规则应该在《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改中得到统筹考虑,并以此促进《条例》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BT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方便公众获得所需音像制品的下载传播技术在不同程度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在网民为此种免费服务拍手叫好的同时,电影、音乐、软件等制造商却视提供这种服务的软件BT及使用BT技术的服务运营商为大敌。本文通过对BT下载原理及其特点的介绍来阐明其工作原理,就其是否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链接侵权行为属于对直接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给予帮助、教唆、参与的间接侵权,只有当链接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所提供链接的对象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而继续为其提供链接服务时,才构成侵权。对提供普通链接和深度链接服务的链接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应当进行明确区分,判断链接服务提供者的主观过错以采用客观标准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面前,如何将法律的一般规定运用到具体的案件中,一直是执法者面临的复杂课题。回顾和总结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司法实务,深入研究司法裁判的法律分析和适用,对如何看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调整,如何进行法律研究,无疑会得到启发和教诲。  相似文献   

6.
李健 《中国律师》2012,(9):48-50
网络的迅速发展,在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作品在网络传播的侵权问题。由于信息网络具有无国界、海量存储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侵权主体和证据往往难以确定,导致侵权人逃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也为了满足社会公众使用作品的要求,如何完善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体系,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现有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  相似文献   

7.
《政法学刊》2019,(1):70-77
现行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有关侵犯著作权罪的规定适用于网络空间存在诸多的问题。以营利为目的的限定使得许多网络空间中社会危害性巨大的故意侵权行为无法入罪。扩大解释发行以包含信息网络传播犯罪行为的做法导致了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也不能有效规制网络空间中所有类型的犯罪活动。技术措施的刑事保护较为缺失,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则语焉不详。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和刑罚方式也未能充分考虑网络空间中犯罪行为的特点,有欠合理。对此,我们需要增加规定非以营利为目的、仅以故意为主观要件的侵犯著作权罪,规制任何侵犯法定著作权权能的犯罪活动,明确规避技术措施的刑罚配置,专门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罪刑条件,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和刑罚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团购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权益维护问题显得愈发重要。2015年全国两会上,中央领导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将网络团购这一问题,再度引入深论。文章在分析网络团购相关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实中网络团购交易中常出现的问题,指出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络团购消费者求偿权保护做出的相应完善以及现实中网络团购消费者求偿权的实现情况。文章最后提出了旨在促进我国消费者求偿权实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川 《人民司法》2012,(5):98-104
著作权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法定性,即其著作权的权利范围为法律所明确规定。这种法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项权利,其权利范围的大小由法律规定。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各国法律所规定的著作权的权利大小不同,比如有的国家法律规定著作权人享有收回作品权、追续权,但我国著作权法却没有赋予著作权人这项权利;二是著作权中的每项具体权利的边界也为法律所明确限定。比如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发行权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出租不属于发行权控制的范围。广播权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的王琦和李筱丹离婚后,财产分割的官司从一审打到了二审。双方争议的焦点并非巨额现实财产,而是网店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目前,对于网店、QQ账号、游戏账号、网络游戏装备等网络虚拟财产能否转让、分割和继承等法律问题的规范,我国的明文法律规定尚处于滞后状态。  相似文献   

11.
网络法律又添新兵——《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出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载着众多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民的利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制定到出台备受法律界和IT界人士的关注。作为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中的新兵,《条例》于7月1日正式施行,必要而及时,但因聚集着多方的利益和利益者对其过高的期望,受各方诟病也是必然的。公正客观的探讨有助于公众理解立法,但讨论问题需要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语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流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实时、同步传播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已成为网络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此类纠纷案件也已出现。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这类案件还存在不同的做法和争议,有必要加以探讨。一、什么是网络实时传播行为本文讨论的网络实时传播行为1,是指网站将广播电台、电视台正在播出的电磁波及类似电磁波的无线节目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同时向公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搜索引擎遭遇拷问——百度MP3案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9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录音制作者权侵权纠纷一案 (以下简称“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百度公司败诉并已上诉1。该案引起了连锁反应,七大唱片公司紧接着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百度未经许可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律师》2012,(5):88-88
最高法就网络著作权保护司法解释公开征求意见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全文公布了《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人民法院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明知或者应知其提供服务的网络用户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综合考虑七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律》2014,(5):16-16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将于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这次发布的司法解释,与已经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同形成了有关互联网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体系,对于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正确审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维护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技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浙江高院课题组就2005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结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特点和疑难法律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具体意见。一、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牟楠 《中国律师》2013,(12):74-75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6条,网络传播权全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法条明确规定,无论是以任何形式发表的作品.无论作品是不是利用网络第一次发表,只要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其著作权人均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已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网络传播中的一些法律问题作了澄清,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指导司法、行政执法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就《条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出评述。一、立法背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到2005年6月底,我国已有上网计算机4560万台,网络用户超过1亿人,互联网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利人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3,(10):15-15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作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草案从充实细化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强化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网络购物、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方面作了修改。  相似文献   

20.
只有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权,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展开和蓬勃发展.从效率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考虑,网络安全和隐私权方面的立法应该纳入一般的部门法当中.在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中确立包括隐私权在内的人格权制度兼具了现实和历史意义.网络无国界的特点决定了有关方面的立法需要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所以网络技术拓宽了国际法的发展空间.个体面对计算机的事实内涵了道德因素是网络安全和隐私的根本保障的逻辑必然性.由此也显示了网络技术的文化与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