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8年,革命烽火燃到诏安,秀篆石下、老虎坑村成立了农民自卫团。1930年冬,农民自卫团派人参加广东凤凰山农民武装骨干训练班。1931年2月,由于许多革命者惨遭杀害,广东饶平、大埔等县的革命力量遭到削弱,县委机关和武装力量转移到诏安秀篆石下一带,领导4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刘锡山、余丁仁、谢卓元、张华云和荣洁到秀篆后,建立游击团部,农民自卫队改编为赤卫队。年底,余丁仁、李树知、游章堤代表饶和埔诏县委,出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他们回来后,着手准备成立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并刻了“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大印(现存省博物馆)。1932年4月,中央红军一举打下漳州,极大地鼓舞了县委和4县人民的革命斗志,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于1932年5月底在诏安秀篆石下成立。主席余丁仁,委员刘锡三、谢卓元、刘达三、陈达塘、游  相似文献   

2.
沈明瑞同志撰写的《饶和埔诏苏区简介》(见《党史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下称《简介》)认为饶和埔诏中心县委,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27年的春夏间。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发现历史上并没有饶和埔诏县委这个组织机构,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也并非成立于1929年6月。  相似文献   

3.
史迹寻踪     
诏安敦敬堂位于秀篆乡石下村的朝阳楼内。1931年8月,中共饶和埔诏县委代书记余丁仁,同石炉乡农会副主席游章堤等3人,从这里出发,赴江西瑞金参加11月底召开的全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回来后,余丁仁在敦敬堂召开县委会议,传达《土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党史工作者多年来对历史资料的不断发掘,对史实的周详缜密考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饶和埔诏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和贡献已经昭然于世。据此,平和、大埔、诏安三县先后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然而,当人们在翻阅历史文件,查证饶和埔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10,(4):F0002-F0002
<正>饶平位于广东省最东部,毗邻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饶平曾与广东的大埔、福建的平和、诏安一起创建了饶和埔诏中央苏区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陈彩芹是平和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饶和埔诏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历任平和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平和第二县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候补委员、执行委员,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与组织领导了平和暴动,创建了闽西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对平和乃至福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1934年春天,中共饶和埔诏县委委员余丁仁,奉命率领部队消灭反动会道门白扇会。从3月上旬到4月中旬,他先后两次带领游击队、赤卫队攻打白扇会的巢穴黄牛山,都因不熟悉防守情况,使用的武器——步枪、手榴弹火力不强,没能打下来,还伤亡了好几个战士。黄牛山地处福建诏安和广东饶平两县交界处,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0,(24):51-51
<正>红星乡北蔗村在海拔千米的乌山上,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有利开展游击武装斗争。1935年初,中共饶和埔诏县委从秀篆一带转移到乌山地区活动,于秋天与潮澄饶的红三大队和卢胜带领的闽南红三团两支武装部队在云和诏的月眉池胜利会师,新开辟了乌山游击区域。  相似文献   

9.
红星乡北蔗村在海拔千米的乌山上,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有利开展游击武装斗争.1935年初,中共饶和埔诏县委从秀篆一带转移到乌山地区活动,于秋天与潮澄饶的红三大队和卢胜带领的闽南红三团两支武装部队在云和诏的月眉池胜利会师,新开辟了乌山游击区域.  相似文献   

10.
诏安县依山面海,位于福建省南端闽粤交界处.北部秀篆、官陂、霞葛3个乡镇,高山连绵起伏,全县第一高峰龙伞岽山脉南北走向贯穿其间,村庄散落,交通落后,养成了尚武好斗的强悍民风,反动势力亦相对薄弱,有利于开展革命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闽粤边界的革命力量在这里集结,先后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十八团、饶和埔诏红军第三连等...  相似文献   

11.
据罗壮丹同志回忆:平和暴动之后,饶平、大埔、平和三个一的县委先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严重破坏,各县委部分领导同志牺牲了,部分领导同志分散活动,部分领导同志转移到边区诏安县来。当时,温仰春同志通过地下党工作同志的关系,到诏安县官陂厚安村文圃学堂任教,做为落脚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后来,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领导,中共东江特委派何丹成(一名刘锡  相似文献   

12.
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广东东江苏区和闽西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中共东江特委,闽西特委和闽粤边区特委先后领导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  相似文献   

13.
闽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党组织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由靖和浦、饶和埔诏、安南永德三块小苏区组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聂荣臻、陶铸、邓子恢等曾在这里进行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0,(24):53-53
<正>"文圃学堂"位于诏安西北山区的霞葛镇厚安村。这里山林茂密,交通不便,地瘦民穷,革命基础较好。自1928年起,闽粤两省国民党重兵便大肆"清剿"革命力量,饶平、平和、大埔、诏安四县笼罩于白色恐怖之中。为了保存、积蓄革命力量,大批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转移到诏安西北山区边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1937年7月16日的诏安“月港事件”,与“漳浦事件”只间隔数个小时。这一天的中午,国民党诏安保安团一个连,在保安团长沈东海的带领下,直奔建设乡月港村,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包围了正在村里下脚祠堂召开的云(云霄)和(平和)诏(诏安)县委扩大会议。他们在开枪打死云和诏县委委员罗贵炎和打伤其他二、三人以后,又强行解除了主持会议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代书记张敏以及其余云和诏县委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的武装,搜查了会场和宿舍。张敏等十二人遭逮捕,解押到诏安县城后的第四天,全部被枪杀于诏安良  相似文献   

16.
<正>(1931年1月8日)1、2、3、4、略。5、饶和埔县委:饶和埔县委也成立了不久,本来是要受闽粤赣苏区团特委指挥的,但因苏区特委未成立,同时也  相似文献   

17.
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是一支在游击战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队伍。它包括闽南红三团、潮澄饶红三大队、饶和埔中心区游击队,以及后来发展的闽粤边支队等,1934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成立时,兵力约有600人,游击队经常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闽南7个县和粤东4个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纪念馆位于平和县南胜镇邦寮村尪仔山,往东是著名佛教圣地三平寺和风景秀丽的太极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将中共厦门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与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和埔县委及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澄饶县委合并组建成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直属中央。1934年5月,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在漳浦车本成立,1934年8月,在平和县南胜邦寮山召开闽粤边区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19.
《广东党史》2013,(5):57
潮州是千年古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早在1907年饶平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在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在此设立了黄埔军校第一所分校;1927年周恩来带领的南昌起义军进入潮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朱德在茂芝的军事决策会议,抒写了创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史册;此后饶和埔诏县委领导的工农革命斗争,使饶平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40多处革命史迹,是潮州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构成潮州名城文化的壮丽景象。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上午,诏安县城一片白色恐怖。在诏安“月港事件”中被捕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代理书记张敏,以及中共云(霄)和(平和)诏(安)县委委员张崇、许克(许大贵)、文永视(江仁)、陈诏(老诏)、赵任雄、纪力侯等十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