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速览·国际     
美国在亚洲密集展开“平衡中国外交” 7月10日-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越南,这是她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第三次访越。11日,希拉里成为57年来第一位访问老挝的美国国务卿。13日,希拉里在柬埔寨金边出席东盟峰会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部长级会议。在此之前,希拉里先后密集走访了日本、蒙古国、越南和老挝4个中国的邻国,毫不掩饰“平衡中国”的外交特点,  相似文献   

2.
1999年4月6日至14日,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美国,足迹遍布美国六大城市。朱镕基是1984年后15年来访问美国的首位中国总理。当时,美中关系比较紧张,经贸摩擦、人权问题等都成为美国政客攻击中国的口实。而朱镕基在访美期间所展现的幽默、务实、  相似文献   

3.
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2年来首次访问美国,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被舆论称为跨世纪的访问。两个伟大民族的握手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江主席一行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上午9时到达美国夏威夷州,参观了座落在珍珠港的亚利桑那纪念馆,向在珍珠港海战中被日军击沉的亚利桑那号全舰阵亡官兵纪念墙献花圈。27日晚,江主席一行到达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历史名城威廉斯堡参观访问。28日,江主席一行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10月29臼,是江主席访…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7,(12):51-51
徐启生在11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报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世界巡讲活动15日晚在美国费城举行,中外百余企业家、学者就“中国制造”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最近美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接连不断地发表失实报道,与会专家强调,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也是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的。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中国有5万多家企业,直接投资额超过540亿美元。而中国在美国只有1100余家公司,投资总额30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产品出口市场,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换言之,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为美国提供了400多万个就业机会。同时,86%的在中国的美国公司郝有赢利。显然“中国制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25日是美国军事力量撤出中国大陆61周年。1949年5月25日,美军从青岛撤离。那么,在撤出青岛之前,美国如何评估去与留的利害得失?美国都有哪些考量?美国最看重什么?最近美国解密了相关档案资料,帮助我们了解有关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20):11-13
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将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并交给了日本,美国的这个策略是非常“高明”的,美国要将中日两国关系纳入它的掌控之中。中日两国走得太近对美国不利,所以它要在中日之间留下一颗纷争的火种。这种做法是过去老殖民主义者惯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7.
宋淑玉 《党建文汇》2007,(11):40-40
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序幕。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签订,这一条约企图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合法化”,中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反对。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密切配合,干净利索地攻克了一江山岛。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8.
2001年 1月 20日,小布什宣誓就任美国第 54届总统。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保持接触加遏制的同时,明显突出了遏制的倾向。美国国会的举动更是值得我们关注。今年 2月 26日,美国政府迫于国会的压力,宣布继续在今年联合国人权大会上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其实,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美国联华抗苏战略利益的消失,作为越来越重要的左右对华政策的国内政治因素,美国国会从未间断过对中国的攻击,从而不断使得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矛盾性和波动性特点,严重影响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和美国而言,中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雪娇 《党史纵横》2002,(11):15-16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妄图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6月28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政府侵略朝鲜、台湾和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宣布:“不管美国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但以美国为首的侵略…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6,(3):49-49
唐勇在2月7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近来,随着美国国情咨文和《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中国的关注,随着中国公布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西方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测越来越多。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GDP以平均每年9.5%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是美国的3倍。中国有朝一日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7):8-8
美国承认中国没有操纵汇率 5月2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并未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这份半年度报告指出,从去年6月中国开始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直至今年4月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25日至27日,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美国亚洲文化学院与乔治,华盛顿大学以“化解冷战:美国与中国,1969—1980”为题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参加9月25日研讨的与会者都是亲身参与过美中关系正常化进程的美国外交官和政府官员。在长达两小时的座谈中,他们各自回忆了当时的经历,并交流了对美中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广播事业及给我们的启示额博力图去年7月28日至8月15日,我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考察美国广播电祝情况。现将有关情况反映如下。一一是重点考察了解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运作和管理情况美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是商业广播和公共广播两种系并存的...  相似文献   

14.
出生于中国的美国外交官1909年8月3日,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出生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1岁时他回到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就学,21岁从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毕业后,选择外交作为终身职业。1933年他通过美国国务院的录取考试,后又自费到了中国并任职于美国驻昆明领事馆。两年后,26岁的谢伟思被美国国务院正式任命为外交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分子的袭击以及10月7日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行动,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及世界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如何看待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如何认识这一事件对我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应对,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06,(7):43-43
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美国邮政总署特别发行这枚珍邮。这枚邮票面值5美分,深浅蓝色相间。邮票以大陆和台湾连成一体的中国版图为背景,上面以大写英文标明“CHINA”,左上方是美国总统林肯的椭圆形头像,右上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椭圆形头像。  相似文献   

17.
毅军 《理论导报》2012,(7):57-58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环境下,2012年5月4日至10日,国防部长梁光烈“深度”访美成为全球的聚集焦点。访美期间,梁光烈会见了美国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举行大小范围会谈和联合记者会,这是中国国防部长9年来首次对美国展开正式访问。部长本人也成为全社会和国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3月20日抵达北京。登临了北京长城,踏访过西安古城墙后,米歇尔一行于24日到26日造访成都。在成都,米歇尔参观了成都七中并与学生一起打太极,品尝了美味的火锅,还与国宝大熊猫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与中国文化零距离接触后,米歇尔于3月26日返回美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7日,美国智库“美国安全计划”发表报告,建议美国在稀土开采和处理能力扩大之前绪备稀土,因为这是“防备未来稀土短缺的最佳方法之一”。该智库称,尽管美军对稀土的需求只占全美需求的5%,但在生产一些最强有力的武器时却“完全依赖”中国。该智库成员包括美军退役官员以及专门从事防务政策研究的参议员,这一报告的发表缘于中国连续两年大幅减少稀土出口配额。2010年12月28日,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拖延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从大陆全面败退,撤到台湾。其时,台湾人心浮动,经济恶化,再加上一直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美国也因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而准备不再支持国民党政权。而在海峡的对岸,取得了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高昂,在东南沿海一带加紧渡海训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台湾岛,解放全中国。当时,整个形势的发展,使得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海外观察家都认为,国民党政权不可能在台湾存在太长时间。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直犹豫是否继续支持逃亡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美国,转而开始全面支持蒋介石政权。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宣布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又于1954年12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次年1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于其认为必要时,得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专事确保台湾与澎湖列岛,以防武装攻击”。美国出兵台湾,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不仅使得台湾海峡局势陷于紧张,更使得中国的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