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周衍东 《法制博览》2022,(12):126-128
可撤销婚姻在原《婚姻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就进行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颁布后,在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第一千零五十三条、第一千零五十四条集中规定了可撤销婚姻制度.对可撤销婚姻制度,可圈可点可研讨之处很多,目前学界对此论题专业的探讨不是很系统,加之新旧观点交替,对这个专题可探讨的问题便更多.鉴...  相似文献   

2.
虚假结婚行为是一种虚假法律行为,是男女双方通谋下结婚的外部表示与婚姻虚假的内心真实意思的不一致。婚姻法学界主要有虚假婚姻无效说、虚假婚姻可撤销说、虚假婚姻有效说三种学说,在立法上有虚假婚姻无效、虚假婚姻可撤销、虚假婚姻有效三种情形。我国原《婚姻法》对虚假婚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采取表示主义法学理论原则下虚假婚姻有效的主张。对虚假结婚的法律规制主要是民事和刑事层面,规制和防范虚假结婚,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虚假结婚行为缺乏对婚姻法律的基本尊重,公然违反《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视婚姻为儿戏,毫无社会道德底线,扰乱司法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是应该禁止的民事法律行为。然而我国现行《民法典》并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的规定和限制,司法实践中对这一行为的处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实务中存在法理的分歧。因此,探讨虚假结婚具有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3.
事实婚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对于事实婚姻效力的问题,我国先后制订了不同的法律政策。现行婚姻法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存在。本文分析了事实婚姻的概念和特征、产生和现状,指出现今我国婚姻制度有关事实婚姻不完善的地方,最后提出了事实婚姻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4.
曹金凤 《法制博览》2013,(9):208-20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修订《婚姻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这是实行婚姻自由以及依法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通过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征、构成要件以及未来建议就行了分析,它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婚姻中无辜受害的弱者所给予的深切同情和真诚帮助,无不折射出法律和道德的深度追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规定的撤销权制度,但其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在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上存在过度依赖司法权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及其他国家的立法例,试图从我国撤销权领域立法不足之处入手,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对于可撤销民事行为撤销权的行使之立法。  相似文献   

6.
王婷婷 《法制博览》2023,(25):121-123
近年来,我国《民法典》明确了离婚冷静期的具体实施办法,而制定离婚冷静期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冲动离婚、稳定家庭关系、降低离婚率。但因该制度不够完善,仍有一些缺陷,导致在实操中无法发挥最大功效。本文通过对婚姻制度的剖析,立足婚姻本质探究离婚成因,讲述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适用范围与程序,针对该制度存在的实操问题提出搭建相关配套举措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荣 《法制博览》2015,(4):205+201
夫妻财产制度的确立及完善,是维护婚姻和谐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若干策略,推动我国婚姻法不断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8.
黄佳琦 《法制博览》2015,(6):133-134,132
婚姻法作为一部民事领域特别法,主要调整了婚姻、家庭、夫妻之间的法律关系。我国的《婚姻法》自1980年颁行施行以来,至今经过一次修订。同时,最高院根据适用中的情况,先后颁布了司法解释三部。这些司法解释为我国现行的法律关系,设定了新的调整规范依据,也对于社会关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颁布后,对于婚姻、家庭、夫妻之间的法律关系新的界定,进行全面分析阐述,并提出部分条款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婚姻法是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别是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等。其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五项。  相似文献   

10.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实施。 今天翻开这部法律,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时代色彩: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娴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1.
赵天宜 《法制博览》2015,(1):124+123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婚姻法随之也在不断的完善。2011年8月12日,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公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其中关于夫妻房产认定问题法律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与理论产生了矛盾,因此,我国《婚姻法》中对夫妻房产认定方面仍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关系与夫妻房产认定,然后针对法律的具体细节对《婚姻法》中对夫妻房产认定的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日后《婚姻法》的进一步完善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夏昕 《法制博览》2015,(6):232+231
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中都有所规定,在我国婚姻法中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弱者的保护已有较为完善的规定,但是对于离婚后如何对弱势方进行保护的研究少之又少。我国现行《婚姻法》确立了离婚适当帮助制度,但是其定性不明确,规定了苛刻的适用条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婚前财产公证从法律上对婚姻当事人婚前所拥有的财产数量、价值及产权归属等问题进行明确,对于预防婚姻纠纷,稳定家庭关系,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婚姻法》颁布以来存在的婚前财产公证等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女职工热线: 我是长年做女工工作的工会干部,在长期的女工工作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婚姻的问题,处理起来很棘手,我想咨询一下什么是无效婚姻,什么是可撤销婚姻?  相似文献   

15.
一夫一妻制,又叫个体婚制,它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互为配偶的婚姻制度,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一夫一妻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一夫一妻原则的要求,一个人只能有一个配偶,任何人,不论其地位高  相似文献   

16.
201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着重对婚姻行为引起的财产分配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和规定。本文通过对《解释(三)》颁布前后全国各省的结婚登记数、结婚率、离婚登记数、离婚率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引入贫富等级因素,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从数据统计角度分析《解释(三)》的颁布对婚姻行为的影响,从而对《婚姻法》及其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和施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民法典》的施行,将婚姻家庭法单独成编,修改了离婚时财产、人身权益保障和救济方面所适用的条件与情形,为保障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法律基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适用原《婚姻法》离婚救济制度存在的一些困境,但也遗留了许多难题仍待解决。本文以离婚时无过错方为研究视角,阐释当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缺陷,并结合国外相关立法制度及我国司法现状,提出关于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最大程度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逐步对妇女的权利进行了完善,一方面有力地保护了妇女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妇女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法律权利,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对于女性来讲,婚姻和家庭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媒体、网络中,笔者了解到家庭暴力在许多家庭尚存在,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特别在家庭暴力中比较隐蔽的妻子性权利的暴力,在某些层面上未得到足够的社会关注。本文欲通过对此方面的分析来维护妻子的性权利并推进立法。  相似文献   

19.
郭威威 《法制博览》2015,(8):255+254
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对于公民是婚姻自由给与了充分保障,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父母对子女在婚姻的另一半选择上,却总不能让家庭满意,笔者认为,可以将宪法中的建议权适用在婚姻法中,已解决目前出现的新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0.
韩璐玮 《法制博览》2013,(10):82-83
本文从婚姻法解释(三)关于离婚房产的规定即第7、10、12条出发,探讨婚姻法的本质及其立法范围。因为性别存在,所以需要"婚姻";因为时间有限,所以需要"继承"。如果在婚姻家庭领域的立法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弹,那这部立法明显是触动了民众的道德底线,这样的立法是违背婚姻法律关系的本质并且超越婚姻法的立法范围。婚姻立法应当具备一定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