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珂 《法制博览》2015,(7):20-24
"婚内强奸"问题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热点,最高院虽确立了基本规则,司法界也还是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各地针对妻子起诉丈夫强奸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一。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主流观点是"婚内强奸"不能纳入强奸罪。本文首先对"婚内强奸"的概念进行辨析,然后指出"婚内强奸"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想象不应被忽视,继而从女性主义法学的角度探索"婚内强奸"入罪的理由,最终得出"婚内强奸"应当入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婚内强奸,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违背妻子意志,强行与妻子性交的行为。近年来,婚内强奸行为日渐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在我国婚内不存在强奸的问题,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对妻子实施的强迫性行为仍然构成犯罪。本文拟从婚内强奸行为的概念内涵,婚内强奸罪的犯罪构成,婚内强奸罪与强奸罪的区别以及婚内强奸行为入罪的必要性这四个方面入手,以期能够充分论证婚内强奸行为入罪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的研究尚不深入,强奸犯罪中是否存在被害人责任,承担何种程度上的责任,争议较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观点后认为,强奸犯罪中被害人责任问题不容也不应回避,并对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作了界定,划分了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类型,指出了研讨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绍元 《法制博览》2023,(11):151-153
如今,婚内家庭暴力成为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益的主要行为,如何有效规制婚内家庭暴力行为,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权益成为难题。婚内家庭暴力危害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针对家庭暴力行为对受害一方进行民事救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妇女权益保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家庭暴力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探讨婚内家庭暴力的救济路径,提出立法上明确婚内家庭暴力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完善夫妻财产制度,提高司法救济的力度等建议,对于妇女权益保护,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帆 《法制博览》2013,(1):50-51
我国现行刑法在同性强奸犯罪化方面存在空白,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所定罪名尚未统一,有的甚至并未入罪,这一问题在法学界引起激烈讨论,众多学者说法各有千秋。本文通过对同性强奸社会现状的分析、对众多学者观点的归纳总结,提出扩展"性交"内涵,完善强奸罪立法,将同性强奸归类于强奸罪之中的同时关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身份问题     
石破 《南风窗》2013,(16):11-11
在李天一等人涉嫌强奸案进入起诉阶段之前,清华大学某教授试图为李天一的辩护律师说话,但却说了句不该说的话:"强奸陪酒女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要小。"此言引起如潮骂声和批评声。教授先是不服气,后在舆论压力下勉强道歉,但可能他并不明白:自己是在"身份问题"上犯了绝不该犯的错误,以至惹下众怒。  相似文献   

7.
废除嫖宿幼女罪为司法留下了后遗症,"嫖宿"与"奸淫"不能严丝合缝地对等,将嫖宿行为与强奸、准强奸异质同罚有欠考虑,"从重处罚"亦语焉不详、参照不明。"废嫖"论者使嫖宿幼女罪蒙受"莫须有"之冤:将"强奸"当作了"嫖宿";颠倒了"行为"与"关系"在刑法中的地位;混淆了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的轻重。将嫖宿幼女行为从奸淫幼女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罪并非"中国特色",各国刑事立法对该行为的定罪科刑一般都不重于强奸罪。民意并非总是理性的,充斥着情绪化色彩。就嫖宿幼女罪的存废而言,立法者在实体问题上屈就民意已是不妥,在程序问题上乱了分寸更大不应该。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于婚内侵权的损害赔偿法律调整适用的是离婚损害赔偿,对不导致离婚的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的追究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对权利的范围没有做出说明或者是规定,只是规定了几类特殊情况,这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中受害方的利益。因此面对中国现阶段由于婚内侵权因素而导致的离婚率不断上升的情况,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赔偿制度,既可以弥补法律规范之空白,也可以给打算肆意破坏家庭的一方以约束从而维护婚姻家庭生活之稳定及和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李春生系列抢劫强奸杀人案入手,认真剖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预防和处置家庭暴力行为的空白,针对各种家庭暴力行为设置了救济方案。作为我国首部规制家庭暴力的法规,《反家庭暴力法》明确界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统一了近年来关于家庭暴力概念的争议,为家庭暴力犯罪的刑事救济设置了双层次的介入通道。但近距离审视其具体规定,在家庭暴力犯罪刑事救济路径设置上仍有失精致性,未能准确给予家庭暴力犯罪中诸如性暴力等争议问题规范定位,处置家庭暴力犯罪在理念上仍然有可优化的空间。在立足于行进中的家庭暴力犯罪刑事救济进程的基础上,针对司法适用中常见的虐待罪认定、婚内强奸认定、以暴制暴问题的认定提出了具体处置方案,并择取家长主义刑法、被害人过错和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家庭暴力犯罪刑事救济介入和干预理念优化的主要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