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已成社会热点,但中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仍没有确切数据.据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数量 1009万家庭可能面临失独 易富贤的数量推断来自于两组数据:一个是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另一个是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就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  相似文献   

2.
台湾统"独"冲突导致了台湾选举民粹异化、党争泛滥、司法混乱、公共领域失范失序等问题。这一缺陷还极大地影响着台湾民主政治的效能,造成或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困境。可以说,统"独"争议从根本上制约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台湾深陷"民主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3.
民间组织     
《南风窗》2013,(9):20-20
孤独的失独者立志于帮助失独家庭的云南省"新希望家园"心理咨询室,3个多月没有迎来一位咨询者。他们主动联络失独者,却常常被骂得狗血淋头。"他们的自我封闭很严重,也怕再次受到伤害。"咨询室的创办者俞磊说。《生活新报》近日报道,失独者心理的负疚感很重,有轻生念头的不在少数。去年,首次大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未对失独人群进行特别关注,甚至都没有提及。但在北京,2013年将试点建  相似文献   

4.
郑吉敏 《法制博览》2023,(12):142-144
在本文研究中首先对于个人破产失权制度做出概述,之后深入研究与探索个人破产失权制度建设的价值及其必要性,最后提出推动我国个人破产失权制度建设的建议,用以促进我国社会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社会法治化建设步伐,继而以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润丹 《法制博览》2023,(23):49-51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再加上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人选择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子女,导致我国家庭结构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单靠子女监护老人压力过大;此外,失独老人、“丁克”群体、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各国对于意定监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法定监护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探索建立完善的监护监督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贾春阳 《国际展望》2011,(1):107-125
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冷战期间因活动较少、相对隐蔽、作用相对有限,故未能引起重视。冷战后,伴随着“疆独”问题的凸显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开始浮出水面,走向公开化,成为影响“疆独”问题演变的重要变量。“9.11”事件后以及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又出现了新变化。本文按时间脉络系统梳理了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就其对“疆独”问题的影响作了分析,最后就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王欣 《法制博览》2015,(8):205-206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是为克服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实现"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限时提出主义"的转变而设立的。它对于司法实践的指导和证据立法的推动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截至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失权制度主要经历了两次变革,而且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8.
石破 《南风窗》2013,(24):11-11
官员对周围簇拥着的势利之徒的认识和体会,更比一般人深刻得多。你拥有权力时得到的尊崇和拥戴,一旦失权就会瞬息而逝。每一个贪官都是势利的,不势利则无贪官。然则贪官的势利是如何炼成的?当下社会是一个"精英崇拜"社会,精英就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所谓"财富英雄"是也。他们既是成功者,也是智慧与能力超群者,还是无数渴望成功的庶民的"崇拜者"。他们是从财经媒体到  相似文献   

9.
生涯犯罪人在社会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对其犯罪生涯持续具有显著影响。他们在与身边非特定关系人、用工单位领导与同事、婚恋对象及其家人等社会成员的互动中感受到社会排斥,而他们的不断犯罪、不听规劝、拒绝改正又使其家人由最初的劝阻、摇摆最终转向彻底绝望和完全放弃。社会和家庭对生涯犯罪人的"合理"排斥与"无奈"放弃,使这个群体被动退出正常社会并主动投向"灰色圈子",成为以犯罪为生的"惯犯群体"中的一员。社会成员和生涯犯罪人间的互动过程已经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相互伤害"的死循环。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少年犯中的独生子女进行了全面调查,表明近年来独生子女在少年犯中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他们的作案方式暴力化、团伙型倾向明显。其犯罪的基本原因是自身弱点与环境影响,尤其是不良朋友教唆,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预防独生子女犯罪,需要提高我国公民的婚姻质量,完善学校教育和加强社会监控。  相似文献   

11.
陶威 《南风窗》2010,(5):96-96
本书是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教授在80高龄时独撰的一部专著,是著者自上世纪90年代迄今对此主题历年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和深化。郭道晖教授原创性地提出的"社会权力"的新理论,这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社会"一体化的格局被  相似文献   

12.
陈统奎 《南风窗》2012,(3):36-38
现代政府制度下,一群"知政失者"如何直言纳谏减少政失,这是一个关乎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大命题。1月中旬,上海"两会"期间,本地一家媒体每天整版刊登一篇上海参事的"奏折",有卢汉龙参事的"上海需要的不是撤销街道办而是精简其职能",有褚君浩参事的"上海如何才能培养出自己的乔布斯",有张泓铭参事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可探索‘统一形式,分级租金’",有彭靖参事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策划人语90年前的"五四"运动,以学生与民众的联合和最终胜利而告结束,其结果之一是"青年"这一群体被广泛承认,并确立了其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青年"在社会、政治运动中的先锋角色被社会所公认,且被各种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及利用无论是"五四"青年,还是之后的革命青年、知识青年,或是1980年代的"现代青年",其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都无法小觑。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在标准时前本可主张但未主张的事项,一经裁判生效之后即不得再次提出或寻求权利救济,这种效果为遮断效力的表现。仲裁裁决的遮断效力应当低于民事诉讼,不应当禁止当事人就标准时前未提出的主张寻求救济。仲裁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时起即发生遮断效,其遮断效力受裁决范围大小的影响,在效果上与诉讼时效制度的失权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5.
以卖淫女性为加害对象的犯罪呈现多发态势,犯罪者手段残忍,案件"弥漫性"强。上个世纪90年代卖淫现象"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构成卖淫女性被害增多的社会背景。卖淫女的"社会边缘化"特征,以及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管理滞后等是此类案件多发的重要原因。禁绝卖淫嫖娼是防止卖淫女被害的治本之策,但各种社会因素决定其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卖淫合法化使政府介入对卖淫女性的管理,会有效抑制其被害,但会冲击现有社会伦理体系。尽管卖淫女性从事违法性交易,但作为公民当其基本人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同样享有寻求国家公权力保护和社会救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也有保护她们的责任。禁绝不成,合法化不妥,对卖淫女性的被害保护势在必行。在多种关系的博弈中,我们应当坚持法律上禁止卖淫嫖娼的立场,保护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同时,承认卖淫女性群体的存在和需要社会保护的现实,尽快确立管理和保护卖淫女群体的实施主体,逐渐摸索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9日至9月13日,短短一个月间,新闻媒体共发布了近30起女性失踪、失联新闻,在这其中,一半以上为高校女大学生。人们不禁反思,为何父母眼中的公主、众人眼中的骄子会一再陷入险境,背后又隐含着哪些潜在的因素,以及作为家长、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又将如何应对这一不可小视的问题,本文将一一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5):12-12
我们已经谈论过,分工是社会回报体系的一部分,那些身处高位的人没有理由以其所谓"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向社会进一步索取的筹码。但是,历史和现实往往是与道理偏离的,我们得到的总是不完美的结果,"贤能统治"(Meritocracy)虽有缺陷,在实践中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最不坏"的机制了。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分工。但恐怕只有在原始社会,分工才保持了其应有的含义,每个人都为群体的生存做  相似文献   

18.
论独生子女犯罪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倡导并在1978年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应当思考和探讨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这无论是对独生子女本人的成长,还是对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对独生子女犯罪尤其要强调预防在先我们常将青少年的成长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联系起来,但与青少年利益最相关的首属家庭。独生子女的降生给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愉,在他们的身上,父母…  相似文献   

19.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社会转型期间的特别群体,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层加剧、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群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保障也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立法工作中来,才能更好得维护其权利和保障其利益。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4,(25):82-82
<正>社会选择理论的深度和重要性是巨大的。形成深刻挑战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及其所启发的大量文献并未阻碍对社会理性的追求,而是大大增强了我们理性地思考作为我们的生存和幸福基础的集体决策的能力。人类一直生活在群体中,他们的个体生活总是取决于群体选择。但群体选择的挑战也许令人畏缩,特别是考虑到群体成员之间利益与关注点的分歧。那么,集体决策应该如何进行?希望掌握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独裁者会寻求忽略所有其他人的偏好。但如此水平的权力很难获得。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