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司法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心理测试人员的资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心理测试的操作程序逐步规范化,心理测试技术的准确度及科学性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合法化之路成为可能。因此,明确心理测试技术的法律属性、辨析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效力,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有关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测试结论运用的法律规范,对促进司法技术和诉讼证据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拟测试研究与现场测试研究是心理测试研究领域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但两者存在各方面的差异,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对于两者的比较分析,有助于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科技手段,在侦查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心理测试的结果能否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法律上对此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有必要就这项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科学原理和测试结果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建立、健全心理测试技术应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甘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已在甘肃生根发展。十多年来,该项技术已经发挥出排除无辜,认定犯罪嫌疑人或知情人,识别伪证、伪供,缩小侦查范围,消除抵赖心理,减少刑讯逼供,降低侦查成本,提高破案率,为诉讼提供科学证据等巨大作用,并呈现出高水平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从犯罪者个性因素和犯罪环境因素两方面,对心理测试中的犯罪者心理进行分析。通过测前准备阶段分析犯罪者心理,缩小犯罪嫌疑人,确定侦查方向。正式测试时把握犯罪者心理,完整地将被测人与犯罪者区分开来,帮助侦查人员判断和逮捕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  相似文献   

6.
心理测试技术与测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测试测试技木是一项新兴的刑事检验技术,而“测谎”则更多地出现在媒体上,为大众所广泛接受。“测谎”理论无法解释被测者在沉默状态下产生的情绪反应,而且容易引起被测者的反感,而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含盖了心理学中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从对谎言本身的探查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7.
心理测试技术是以先进科技手段对被测人的感知觉、注意和记忆等大脑高级神经活动进行测试的过程。在国内,能否将心理测试结论作为证据直接应用于司法活动之中,虽然尚无正式的法律规定,但其作用和地位已经不容忽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不为大众所熟知有关。将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阐释清楚,对确定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资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起八年前的交通肇事案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总结出以下启示:对这类案件的测试重点应放在肇事车辆现在何处、出事原因、当时是谁在开车等信息上。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必要时对车辆的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车速、车上是否还有其他什么人、途中是否遇到过突发事件、在何处可能停留过等信息都可以作为相应的信息点来测试。技术人员要克服畏难情绪,仔细阅卷,充分准备测试题目,注重题目内在的逻辑性和针对性,合理组合刺激系统,是保证整个测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项人机结合的技术手段,经过大量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案件调查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测试技术、测试仪器、测试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其独有的优势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心理测试技术具有一系列特征,进行心理测试时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通过测试人内心的心理痕迹,来探测人对某件事的感知和记忆的技术。目前在交通事故驾驶人认定中应用很少,本文拟通过研究心理测试技术在认定驾驶人身份中的应用,阐明该技术对于认定驾驶人身份的独特作用,以及应用该技术的前提条件、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等,为侦破疑难交通事故案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心理测试技术历经了100多年的发展,其测试理论历经了谎言测试、欺骗检验到现在的心理信息测试三个阶段。心理测试的有效性已在国内外长期而广泛的应用中得到证实,然而其理论尚不成熟,处在完善阶段,这也是测试结论在我国不被当做证据采纳的原因。沿着被测人接受测试时的心理过程来分析其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分析得出:注意、记忆、情绪是其心理机制,其生理机制涉及朝向反射、优势兴奋中心、自主神经系统以及相关脑区。  相似文献   

13.
心理测试的测试目的与测试结果实际上是通过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沟通可为被测人提供与案件有关的基本信息资源,使被测人明确自我在案件中是否承担了相应的角色,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还可通过沟通交换信息。心理测试过程中的沟通有口语沟通与非语词沟通,这些是心理测试中普遍存在的沟通类型。心理测试中只有具备良好的物理与心理沟通背景才能产生真实、有效的测试结果,沟通不当便会导致心理测试的结果出现偏差。因此,遵循科学的规律开展沟通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心理测试技术日趋成熟并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这为创新政治考核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把心理测试技术引入军队重要岗位人员政治考核,可以有效提升考核效能,有助于解决传统政治考核方法手段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产物,但心理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根基和发展动力。个体情绪机制是心理测试技术存在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结合犯罪嫌疑人情绪机制的特点,分析其在测前谈话中的调动作用,在正式测试中的聚焦作用和在测后谈话中的突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过心理测试,嫌疑人主观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已不同于测试前。准确而清晰地把握这种差异性的变化,结合由心理测试所获得的嫌疑人心理信息,选择合适的审讯策略和技巧,会有效地瓦解嫌疑人拒供的心理防线,促使其作有罪供述、交待案情,提高案件的侦破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谎言测试”和“欺骗检验”为目的的传统心理测试,主要以情绪反应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而以“心理信息探查测试”为目的的现代心理测试,则主要以认知心理相关的理论为基础。无论是情绪反应还是认知心理,其发生作用的基础都是注意心理。注意的心理机制是定向反应和优势兴奋中心以及反顶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心理测试技术协助侦破疑难命案的反思,就测试前分析判断案情、心理测试工作独立开展、专门测试室建设、测试题目编制、测试题目数量等方面结合实案测试进行了深入思考,供心理测试技术从业人员参考,旨在科学、有效地应用此项技术,充分发挥其攻破疑难命案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当前阻碍公安政法院校心理测试技术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详细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并从改善心理测试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角度,探讨了从根本上促进心理测试技术教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以顺应新时期培养新型侦查专门人才和"科技强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同一认定的概念和原理出发,结合多年从事心理测试技术的体会,将心理测试技术中蕴藏的同一认定理念加以分析,目的是通过心理测试技术按照同一认定原理,从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出发,规范每一个测试流程和细节,最终得出更科学和准确的结论,在案(事)件调查及其他方面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