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代初期 ,中国西藏与印度的贸易结构主要是因自然禀赋差异而产生的稀缺性货物交换。随着英印殖民当局对西藏经济侵略的扩大和加深 ,西藏与印度的贸易结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西藏逐步论为英印市场的原料供应地和英印工业产品和武器军火的倾销市场 ,西藏经济转变为半殖民地经济  相似文献   

2.
印度近代知识分子是英国殖民体制下形成的独特社会阶层,是殖民时代政治、经济及文化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知识分子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同其他阶层建立起政治合作关系。在19世纪,印度知识分子与英国统治者忠诚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进入20世纪后,他们与工商业资产阶级结成政治同盟,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关心着整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里,印度把宗教作为外交手段,改善形象,扩大影响,以求提高其软实力。除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大力推进佛教外交外,又在喜马拉雅带开展藏传佛教外交,目的是巩固对其西北部、东北部边境地区及其藏传佛教教徒以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流亡藏胞的控制,进而扩大对我西藏地区和不丹等邻国的影响。但是,印度要达到目的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17、18世纪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府巴达维亚曾一度是中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新加坡港的崛起,巴达维亚作为中国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首要港口地位遂为新加坡所取代。尽管如此,由于荷届东印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启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及热带经济作物的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荷属东印度的贸易往来仍然有所发展。下面就近代以来中国与荷届东印度双方贸易进展的状况,贸易平衡以及贸易结构,逐一加以叙述和分析。一、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 ,为西藏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西藏与印度等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放边贸、扩大边贸对我国藏区政治安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但以利为主 ,因此 ,我们应当不失时机 ,积极开拓南亚市场。  相似文献   

6.
英国政治结构独具的法治主义传统使得由英国殖民统治所引领的近代印度社会转型与法律移植密切相关。英国法的输入奠定了英—印法体系的基础,法律移植通过为印度注入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等现代理念促进印度社会转型的同时,在解决社会陋习等方面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传统文化的许多消极因素仍然困扰着印度社会及其诸多民众,贫穷和压迫并不罕见,全面实现社会平等、自由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前,中国与退罗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退罗王国对清王朝进行的朝责贸易,其二为中国海商与退罗进行的民间海上贸易。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中国帆船为主体的中遇民间海上贸易活动曾经兴盛一时,不仅在当时暹罗的对外贸易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构成当时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入近代以来,随着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王朝以战败告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与此相适应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有关国家的藩属关系亦开始分崩…  相似文献   

8.
印度与中国西藏地区接壤。印藏贸易虽古已有之,但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才被迫对印度打开了西藏市场的大门。在双方的贸易中,印度表现出较强的贸易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印度国内的近代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以前,中国与印度支那半岛、尤其是与越南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其一是由越南向中国进行的朝贡贸易活动,其二是自十五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的兴起,以及随着中国向印度支那半岛沿海一带移民的增多而由此产生的中国帆船与东京、安南、交趾、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岛沿海各通商港D的频繁贸易往来。迄至近代以后,由于印支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相继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与印支半岛的越南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中国战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而告终,清朝被迫…  相似文献   

10.
在二战以前,所谓英属马来亚一般系指英国在马来半岛上的势力范围,亦即英属海峡殖民地、英属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然就严格意义上而言,英属马来亚除上述英国在马来半岛的势力范围之外,还包括了英国在马来群岛及其它地方的保护领地,诸如英属北婆罗洲、文莱、破峻越以及纳闽岛、圣诞岛和椰子岛等等。但是,本文在这里所涉及的近代中国与英属马来亚的贸易往来,仅限于英国在马来半岛的势力范围。文中所引用的贸易数字,主要依据中国海关的贸易统计资料,同时结合一些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中国与英…  相似文献   

11.
谭中 《南亚研究季刊》2011,(1):89-95,114
现代印度的中国研究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18年至1962年期间,印度对中国的研究多从文化、睦邻的角度进行。1962年至今,由于中印边境战争,印度政府与民间对中国有所敌意,但其研究却超越了"地缘政治范式"规律而折射出中印两大文明长期文化交流的历史,体现了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说的印度永远不和中国为敌的宽宏态度。未来,当今从事中国研究的印度学者越来越多是1962年以后出生的、懂中文、熟悉中国情况、参加到与中国学者交流行列的年轻人,他们在中印两国在全球舞台上如日方升的大环境下正在策划印度的中国研究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印度与东盟经贸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90年代印度实施“东向政策”以来,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1世纪印度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贸易与投资空间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巴经贸合作取得可喜成绩,双边贸易额连创新高。但与此同时,双边经贸关系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巴经贸中存在的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双方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向,并进而分析了中巴经贸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渤 《东北亚论坛》2006,15(6):90-93
冷战结束以来,经过短期的波动,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突显出来。在导致这些负面影响的诸因素中,虽然现实的政治与经济目标是俄印两国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但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俄罗斯人与印度人的疑虑、偏见、独立性、对西方的态度及殖民地心理等诸多心理因素给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的发展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致使现实乃至未来俄罗斯与印度关系发展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殷永林 《东南亚》2009,(3):46-50
受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短期内中印商品贸易处于下滑和恢复增长阶段。受目前中印商品贸易规模、印度对进口中国商品心存疑虑以及中印商品贸易严重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期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印商品贸易将进入平缓增长期。为保持中印商品贸易持续增长,中印双方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独立以来,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缓慢到快速进步,这是印度在全球化过程中迎头赶上知识经济潮流的重大转变。为此,印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大量科技知识精英,开拓信息化等高科技产业,从而使得现代高等教育成为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印度现代高等教育是科技产业和人才的摇篮,是印度知识经济崛起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互为近邻 ,双方的经济增长都很快 ,有相互合作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力。加之印度广袤的国土 ,众多人口为后盾的商品市场 ,略逊于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双方曾一度长时间的中断经贸往来的历史背景 ,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大有可为。本文就目前不断升温的中印关系出发 ,分析印度的政治、经济、市场环境 ,探讨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和贸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印度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双边贸易投资不断扩大。但中印之间也存在着贸易投资比重小、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频繁等问题。本文分析中国与印度贸易投资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10年来,俄印经贸关系在全面恢复的基础上,改变了剧烈起伏的态势,但受新老问题影响,尚不稳定,双方贸易额也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