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立足扬州实际,以创新的举措,全面贯彻、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观念的更新引导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思路或方式是由历史沉淀和现实需要所决定,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确定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周边地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迅猛态势,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自己,深刻认识到制约扬州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发展意识的缺失。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先人在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使部分扬州人过多地沉迷于昨日辉煌而思古怀旧,过分地依赖先人留下的基础而…  相似文献   

2.
扬州城具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19世纪初,全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十大城市中,中国有6个,即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扬州位居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扬州在许多领域都走在前列。1982年,扬州被国务院第一批命名为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些年来,在扬州城市发展进程中,扬州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是扬州的根,文化是扬州的魂。  相似文献   

3.
黄晓明 《友声》2006,(1):39-41
2005年10月14日至15日,由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外事办公室、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中国扬州第二届中韩经济文化交流周”在扬州举行。来自韩国政界、经济界、文化界和民间团体等各界宾朋300余人汇聚扬州,与古城人民共商在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大计。此次交流周的主要活动有:新闻发布会、扬州投资旅游推介会、崔致远纪念馆奠基暨告由祭、首届江苏省大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韩国收藏家金东燮珠宝捐赠签约仪式、韩国电影播放日等。10月14日晚,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市长王燕文在迎宾馆亲切会见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扬等26位韩方重要宾客…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8,(24)
正12月8日,"月亮城杯"2018扬州·台湾文创设计大赛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颁奖典礼,两岸45件作品获"明月奖"。这是扬州与台湾首次合作的文创大赛,旨在以文化为基因,以创意为翅膀,将文化融入生活的无限创意,推动设计作品的产业化,培育和催生扬州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月亮城杯"2018扬州·台湾文创设计大赛由扬州市委宣传部、邗江区人民政府、扬州市文广新局、扬州市台办、扬州市双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与财团法人沈春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新时代,扬州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战略在扬州叠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进入实务化项目化操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省委"把人  相似文献   

6.
黄晓明 《友声》2007,(1):30-30
2006年10月15日,扬州市唐城遗址博物馆内彩旗飞舞,彩球腾空。中韩各界人士300余人齐聚一堂。随着张厚宝副市长庄重宣布:“中国扬州崔致远纪念馆正式开工!”现场鼓乐齐奏,鞭炮齐鸣,两架大型挖掘机破土动工,揭开了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建设的第一篇章。崔致远是中韩关系史、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在唐朝扬州任官5年,回国后被尊为东国文学之父,儒学文化圣人。为了纪念这位中韩友好交往的伟大使者而建立的扬州崔致远纪念馆,于2005年10月15日举行了奠基仪式。崔致远纪念馆的建筑设计占地18亩,主要由纪念堂、陈列馆、研究中心等部分组成,建…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9,(22)
<正>11月15日至16日,在全国台联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全国台联原党组书记梁国扬带领下,台湾南投县文化资产学会理事长、锦春堂文化基金会执行长梁志忠等台湾陶艺大师一行12人来到古城扬州参访交流,这也是"两岸一家亲"两岸陶艺人制壶技艺研讨交流活动的最后一站。11月16日上午,交流团一行首先拜会了扬州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派玉雕泰斗顾永骏先生。顾永骏大师热情欢迎台湾陶艺大师们的到来,亲自带领大家参观他的工作室和代表作品,耐心介绍作品背后精雕细琢的故事。梁国扬等与顾永骏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扬州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制胜法宝和动力源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走进新时代,扬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全面提升"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水平,精心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推动扬州发展迈向新辉煌。守正创新,挺立跨越发展之脊薪火相传,鼓棹扬帆。扬州是  相似文献   

9.
高馨 《求索》2013,(3):77-79
康乾之际是清代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经济、文化相得益彰,造就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扬州作为盐业的中心,不仅因为清政府的重视而出现了大批学识颇丰的官员,而且造就了许多财力雄厚的盐商。盐官、盐商对于扬州的文化建设不遗余力,通过兴建书院等文化设施,使扬州成为当时的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0.
张娥 《淮海论坛》2013,(2):26-27
扬州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它是扬州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扬州民营企业在工商业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重义尚德的价值观念.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开明包容的处世态度,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是扬州民营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扬州民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对弘扬扬州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起着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从扬州民营企业文化的社会价值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扬州作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牵头城市以及“世界运河之都”,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了做全省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全国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示范的“扬州担当”。宝应是扬州大运河流域内的一个重要县域,也应主动融入、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2.
扬州有近2500年的历史,作为一座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焕发生机、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扬州上下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2000年10月的题词:“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为新世纪扬州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年来,扬州市把握“交相辉映”的丰富内涵和要求,始终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地统一起来,并以此作为名城建设和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方略。护其貌,保护城市文化资源。扬州历史遗存如群星散布,众多的古城遗址、私家园林、名刹古寺…  相似文献   

13.
对于扬州的印象源于杜牧的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季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萧。于是提及扬州总觉得应该是浅夜无雨,钟磬清圆,茶汤半凉时的思绪。到过扬州的人,对扬州的水、扬州的桥、扬州的文化总会念念不忘。詹境福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扬州生活多年,甚至把家从台湾迁到了扬州。终于有机会,我们去拜访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台商——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扬州久鑫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境福先生。“我是扬州人”很多台商来到大陆后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不大适应大陆的环境,比如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4.
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全球只有36座,中国有4座,分别是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江苏扬州。扬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缘于扬州市政协的一份社情民意信息。2018年5月28日,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采纳,亲自指挥部署,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影响力、高质量的宣传推介活动,向世界展示扬州味道、扬州文化、扬州魅力。2019年10月31日,扬州获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  相似文献   

15.
王燕文 《群众》2008,(4):6-7
在城市现代化风起云涌的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城市扩容与个性打造、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矛盾,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经济活力与城市个性的互促互进?关键是坚持走精致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经济充满活力、文化富有特色、人居环境最佳的新扬州,使名城扬州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北京赢得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权,终于圆了中国人的世纪梦想。北京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长足的发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以自己的诚意感动了世界。几年来,北京乃至全国上下,无不在盼望着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陈光  孙博 《台声》2005,(9):50-51
对于扬州的印象源于杜牧的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季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萧。于是提及扬州总觉得应该是浅夜无雨.钟磐清圆,荣汤半凉时的思绪。到过扬州的人.对扬州的水、扬州的桥、扬州的文化总会念念不忘。詹境福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扬州生活多年,甚至把家从台湾迁到了扬州。终于有机会.我们去拜访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台商——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扬州久鑫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境福先生。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27日至29日“第二届中国扬州国际青少年大联欢”在扬州举行。大联欢以环保为主题,倡导世界不分民族、国界,共同关心和保护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来自扬州友城和友好交往城市美、德、日、韩等国110余名青少年与扬州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正>"我想从沧海桑田扬州城、风起浪涌扬州事、灿若星辰扬州人、绚丽华章扬州文四个方面来触摸扬州2500年的历史脉络……"2015年5月4日,扬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虎华《2500年的扬州故事》的专题讲座,拉开了一年一度扬州市政协"界别活动周"的帷幕。从2007年开始,市政协连续九年以"界别活动周"为载体,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察实情、求良策、汇民智,既密切了委员与群众  相似文献   

20.
扬州人性格兼具南北,北人的坚毅,南人的细腻。扬州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曾经富商云集。因而也形成了享受之风,扬州人很少外出打工,而在外云游四方的扬州人在赚足了一笔钱之后也忙不迭地回到这里,尽情享受平淡却有滋有味的生活。 享受扬州菜 吃在扬州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