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军 《求实》2012,(8):36-40
目前有必要区分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与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条件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是可以兼容的。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局部阶段民营经济为主体与整个阶段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矛盾。我国目前尚未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看,则必然会实现这一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权益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按劳分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凋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劳动价值论能否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呢?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享有参加利润分配权益的重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知道,社会分工,以及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两个一般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经济利益的差别,社会主义劳动者这种不同的经济利益,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原则,劳动力小是商品,是改革前经济学界的共识;改革后,主张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被有的同志提出,从此引发厂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同时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但主张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也从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模式中获得了新论据:既然是商品经济,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都应  相似文献   

5.
一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无法相容的。在他们看来,公有制、非商品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构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点。而市场经济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以计划取代市场,正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基于此,他们不可能论证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西方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对接是持否定态度的,“科斯定理”曾断言私有产权是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无法兼容。许多西方学者把中国改革的根本出路寄希望于全盘私有化道路上。长期以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王金桂 《求实》2000,(4):19-20
一、兼容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兼容的问题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兼容是由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兼容问题引出的。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要回答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我们经过探索得出的结论是 :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结果 ,二者不仅能够兼容 ,而且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出路。由于公有制 (具体形式暂且不论 )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因此 ,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 ,自然能推导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兼容的必然性。由此可见 ,兼容问题实质上不是能否兼容问题 ,而是如何兼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是相互统~、可以相容的。对此,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决定了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马克思早就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所谓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产品的分配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创者。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他始终能够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实时地提出契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并极具现实意义的突破性理论及相关观点。其主要思想包括: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泰城资本范畴是否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或者更进一步说,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兼容?这是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进程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新课题。大家一定注意到,诸如“国有资本”、“资本经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与之相应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分配领域中如何处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提到了我们面前:是坚持按劳分配的一花独放,还是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是以所有制为标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划出楚河汉界,二者分而治之;还是不管什么所有制均同时实行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决定了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和分配方式作为补充的市场经济,广大人民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民主的最深厚的经济根源。②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形式。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联合劳动仍然是主要的所有制形式和劳动方式,劳动是大多数人取得消费品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社会主义观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二:一是计划经济,二是公有制。第一个基本特征经过二十多年理论研究与争论,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基本解决了。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容性问题,即市场经济能否与公有制兼容?会不会破坏公有制基础?理论的回答是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运作的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去我们的认识长期存在着误解和教条,把计划经济当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排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曾多次突破传统观念,一次是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另一次是党的十四大再次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我党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地区、行业间工资差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衡量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行业间工资差距问题,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地区、行业之间产生工资差距的必然性(一)劳动差别是产生工资差距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是个人收入分配的唯一依据和尺度,社会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劳动成果,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提出,是建立在承认社会分工和劳动存在差别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6.
任何社会形态中的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决定了组织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是,不同的调节方式却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认为,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党和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始终坚持着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二是以市场为取向,引进市场机制。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实质上肯定了国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的兼容性和统一性。尽管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其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上存在着某些矛盾,有待于作进一步调整、“磨合”,但绝不能因此得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是截然对立、无法兼容的两极,国有制已经走到尽头的结论。一、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根据所谓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指它们之间在构造原理、利益…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1、努力探索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重大的理论突破,是第三次思想解放。江泽民同志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即指公有资产(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人提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公有制,要建立什么样的公有制.如果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与…  相似文献   

20.
公正作为价值判断,是对现实分配关系与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公正的实现要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以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形式,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