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总垂青于先发优势,殊不知“后发”也能成“优势”,因为“先发”固然占得了先机,但“后发”却能从“先发”中吸取经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自己的强项,迎头赶上。这在经济发展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阿源 《瞭望》2006,(51)
“中国、中国、怎么还是中国”,这是有的境外舆论对中国健儿在多哈亚运会上一再夺得金牌的“抱怨”。中国是否能让出部分金牌给别人?这是我国有人对中国亚运夺金计划的建议。从亚运会刚开始时国人看自己健儿夺冠时的欣喜若狂,升国旗、奏国歌时的激情澎湃,到对中国健儿夺取金牌的习以为常,人们对中国健儿夺金的热情似乎在逐步降低。那么,中国健儿金牌拿多了真有什么不好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健儿夺得的金牌?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11月,“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落幕。多年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涌现出一批金牌讲解员、金牌志愿讲解员,以真挚的情感、引人入胜的讲解、精益求精的探索,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讲解员必先打动自己。首届金牌讲解员张译文生长在四川广安,从小对邓小平同志的故事耳濡目染,当上邓小平故里景区的讲解员后,她饱含情感的讲述曾使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向她鞠躬致敬。第二届金牌志愿讲解员马洋表示:“想把故事讲好,  相似文献   

4.
傲视世界体坛的“马家军’师徒反目一分为二,诸名将成绩大幅滑坡;拥有“十冠王”之誉的辽足在甲 A 联赛中一输再输;游泳实力明显削弱;柔道、举重项目也相继滑坡……人们不禁要问:辽宁这个中国体育的“大哥大”怎么了?辉煌——在延续中下滑在下滑中延续谈及辽宁体育,不能不提标志其鼎盛时期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七运会上,辽宁体育达到了辉煌的顶点。1993年9月的北京,甚为凶猛地刮起了辽宁旋风:陆上杀出“马家军”,水里蹿出“东北虎”。合计得64枚金牌,是第二名广东(31枚金牌)的两倍还多,从而实现了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总分第一。这“三个  相似文献   

5.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李鸿忠指出:“在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同时,既要看重闪亮的金牌,更要看重人民群众的口碑,力争以过硬的创建成绩既拿到金牌又赢得口碑”。——题记  相似文献   

6.
体育比赛很能激励人、鼓舞人,同时对人也不乏启迪。取消犯规金牌即为一例。人们还记得,当年奥运会上约翰逊拿到了百米金牌,后查出他违章服用了兴奋剂,奥委会决定取消他的金牌,而将金牌授予刘易斯。无独有偶。1992年在巴塞罗那的第25届奥运会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最让人难忘的是,女子10公里竞走到最后几百米时,独联体女将脚下生风,超过了我国的陈跃玲,夺走了金牌。后重播录相慢镜头,“独”国女  相似文献   

7.
阿源 《瞭望》1990,(41)
中国运动员邢芬勇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首枚金牌,拉开了第十一届亚运会金牌大战的帷幕;开赛第一天,中国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八枚金牌,其中女子得了五枚;在女子举重比赛中,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囊括了这项竞赛的全部9枚金牌……这一切都显示了中国女子运动项目的雄厚实力。 中国体坛这种“凤先飞”的格局,也是亚洲体坛所走过的道路。在现代竞技体育中,亚洲女子以其智慧和灵巧,在世界体坛上争得了重要的地位。亚洲的女子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8.
田径 “得田径,安天下”。因为田径项目中金牌数之多是其它各项无法企及的。本届亚运会田径项目就有43枚金牌。 虽然近年来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入了田径金牌的争夺战,而且南朝鲜、印度的实力上升很快,不容忽视,但田径项目由中日两强垄断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如寄 《瞭望》1986,(20)
一九八四年,当中国举国沉浸在第23届奥运会上15块金牌的喜悦之中时,人们对另一件重大的体育事件几乎完全忽略了:在该年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只拿到一枚金牌。 两年后的今天,中国少年乒乓球队在第二届亚洲锦标赛中,男子项目再一次全部失去,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常、失态的情况震惊海内外。 作为“长盛不衰二十年”的中国“国球”,在世界领先的地位似有“四面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王安 《瞭望》1993,(41)
“新闻批评往往看问题比较尖锐,揭示矛盾深刻,正好帮助我们从深层次上认识事物,处理矛盾。所以,我喜欢借舆论之矢,射工作之的。”辽宁省省长岳岐峰态度明确地欢迎新闻批评。他借新闻批评之力推动实际工作的事很多,有几件事留给人们的印象特别深。1991年8月24日,《经济参考报》一版的大篇幅报道《金牌不是名牌》批评了辽宁“重金牌,轻市场”  相似文献   

11.
捧着16枚沉甸甸的金牌,中国健儿凯旋了! 巴塞罗那的奥运金牌,每枚重8盎司,造价为195美元。金牌,当然归运动员个人,金牌之外,还有重奖。 早在出征巴塞罗那之前,国家体委即已明确宣布:夺金牌,奖8万元;摘银牌,奖5万元;获铜牌,奖3万元……依次类推,即使获第八名,也奖3千元。 但是,就在中国金牌运动员乘坐美国“卡迪莱克”轿车前往人民大会堂与江泽民总书记碰杯之时,一笔又一笔巨额奖金,被宣布授予中国体育健儿。国家体委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25届奥运会,我们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奖牌总数和金牌数超过了我们的估计;二是凯旋之后,海内外各界的捐赠与奖励,其规模之大,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人民为举办奥运会的巨大机遇降临北京而欢欣的时候,据称“由中国奥委会在全球限量发行”、标示“足金”的奥运百年纪念金牌上竟然出现了“锈斑”。这件事近月来在杭州引起不小反应。  相似文献   

13.
潘燕 《瞭望》2000,(39)
中国体操队夺得奥运男团冠军后,一向性格沉稳的杨威面对镜头最想做的事是“啊”地大吼一声,而将这些小伙子一次次扶上器械的主教练黄玉斌则咽回了自己几欲夺眶的泪水……经历了太长的艰辛与等待,在巴塞罗那、亚特兰大两次与冠军失之交臂后,中国体操队终于在悉尼赛场放飞了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这一声吼,一次潸然泪流,释放了中国体操队积郁了16年的块垒,也实现了中国男子体操奥运团体金牌零的突破。 在目前已获得的6枚金牌中,“体操男团”是惟一的一枚集体金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中国对这枚“最体现整体实力奖牌”的渴…  相似文献   

14.
李杨  黄威 《侨园》2001,(5):32-33
当“下课”声突然在北京中关村轰然响起的时候,人们不免会产生异样的感受。最近,这股风在中关村刮得很猛,中国IT业的“金牌教头”王志东被推到了风头浪尖。“金牌教练”被炒起风波 6月3日清晨,一个爆炸性新闻由新浪网发出:新浪网首席执行官(CEO)、总裁王志东“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许人们还会记得3个月前王志东的豪言壮语:“中国互联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用户完成了从看到玩到用的过渡,春天马上就要来临,我们要为中国的互联网做春耕的工作”。没想到,天真地沉浸在“春天”浪漫情怀里的王志东,竟如此迅速地“下课”了,新浪网确实在赔钱,有消息说,新浪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4,(32)
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取得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块金牌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发奖时祝贺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  相似文献   

16.
强项令董宣     
李兴濂 《各界》2010,(10):46-48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酷吏列传》,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52)
正如人们赛前所预期的那样,出征泰国曼谷第十三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更像是去参加一次例行的加冕仪式:当12月20日第十三届亚运会降下帷幕之时,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29枚金牌雄居各代表团之首,实现了亚运会上金牌和总分的“五连冠”。这再一次印证,中国在亚...  相似文献   

18.
法国社会党领导人罗亚尔的强项在于“理解法国人”1月6日至9日,法国社会党领导人罗亚尔率领一个15人组成的法国社会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访问。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会见该代表团,双方将就两党和两国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刘建超表示,中方希望此次访问能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1,(44)
例一:由两个县办小厂组合起来的河南周口味精厂,仅用8年时间,就创造了令人钦羡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之首,“莲花”牌味精先后获得省优、部优称号和国内的7枚金牌、国际上的2枚金牌,英、法、德等国客商陆续登门求购。 他们的奥秘在哪里?其中之一就是,全厂职工发  相似文献   

20.
陈封 《瞭望》1984,(37)
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已经结束,美国的商人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冠军和金牌是别具眼光的。在万头钻动的看台上,也许有十几个或几十个服装厂的经理在为百米赛跑的选手呐喊助威,为夺得金牌的冠军欢呼,但他们对于百米赛跑的成绩究竟比世界纪录快了或慢了多少并不大关心,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个受到千百万消费者崇拜的冠军如果能穿上“本厂”生产的短裤,在报刊上和街头广告牌上替“本厂”宣传一番,成千成万条短裤就会畅销出去,不尽美元就会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