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延延 《传承》2012,(23):67-67
真正爱读书的人常常会说:我们热衷于做某件事情,难道就是因为这件事有什么实际好处吗?难道追求乐趣就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吗?一个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常常可以成为了解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水平的一个尺度。成年人将好书引荐给年轻人是最明智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汤里滋味     
默默 《观察与思考》2008,(17):59-59
主妇的日子总有很多细细地烦恼。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一日三餐的琐碎。每天下班前一心里就想着晚餐桌上的那几道菜,就像牵挂着一天不见的家人。今天突然想要做个咸肉冬瓜汤。儿时的夏天,最爱吃的就是这个菜了,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做给我吃,每次汤刚做好,还在锅里翻腾时,闻到那个味道,我就乖乖地坐到桌旁了,上桌之后尝一口那熟悉的味道,从口中一直绵延至心里。人都说常吃一个菜会厌倦,可我却一直钟爱这味道,也许这就是母亲的味道,闲话扯远了。  相似文献   

3.
宋朝有个朱熹,解释“庸”,平常也.庸就是平常,我们经常讲庸庸碌碌,庸碌就是平常,平庸.为什么说“庸”是平常呢?永久恒常的东西必须是平常的.燕窝、鱼翅天天吃可以吗?不行,豆腐蔬菜天天吃可以吗?这个可以吃.所以不能小看平常的东西,只有平常的东西才是恒常的. 儒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日用伦常.日用就是不脱离我们日常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文化里面所体现的,即是道.儒家的道不是道可道非常道,百姓日用就是道.  相似文献   

4.
朋友说,秋天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你身边的人知道你的痛苦。有些事情可以怀念,却不可以流泪。一个人再怎么回忆,也回不到从前。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公民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时代。 今天的小学生,别看只是大人眼里的“小不点儿”,学校营养餐两天没各异到鸡腿都会提意见、要“维权”:为什么不给我们吃鸡腿?给我们鸡腿,我们可以吃两碗饭!  相似文献   

6.
一 “听说政府给我那读书的娃仔一些补贴,到底是钱还是东西,我们没看见啊。”在百色市田东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个阶段,有群众提出这个问题。其实由县财政补贴给每个农村寄宿制学生的费用早就用到了学生身上,只是家长不知道罢了。但是群众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县领导的深思:党委、政府修路架桥,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为了群众?为什么群众还不满意呢?我们做事情是不是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相似文献   

7.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2,(17):61-61
汉语里有一句话咱中国人耳熟能详,就是“从娃娃抓起”、外语教育从娃娃抓起,足球腾飞从娃娃抓起,自主创新更要从娃娃抓起……总而言之,凡是显示咱中国人深谋远虑的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凡是眼下不给力的事情部要从娃娃抓起.凡是大人自己不争气做不到的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8.
现在到许多国内大城市去,那个以巨型黄色“M”为标记的麦当劳店,已是比比皆是,举目可见了。有报道说,我国城市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已成为麦当劳最热心、最踏实的食客群,大人钟情的也不少。到麦当劳去吃什么?有人总结说,吃时尚,吃清洁,吃快捷,吃氛围,吃气派,吃档次,吃高雅……闹了半天,还没有涉及“吃饱肚子”。看来仅仅为果腹,大饼油条足矣;但这已非年轻一代的需求。麦当劳自己也说:“我们不是餐饮业,我们是娱乐业。”你去麦当劳,不为着吃饭,是为了消遣和精神享受。麦当劳这个大“娱乐业”,已经遍布全球。这就是《经…  相似文献   

9.
黄丹  余燕鸣 《当代广西》2014,(22):32-33
正11月7日,大雨哗哗啦啦地下不停,却没能阻挡游客到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游玩的热情。下渌村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如此吸引游客?跟随游客的脚步,记者来到下渌村寻找答案。摘水果、吃农家饭,做一天重返自然的"桃花源人"是南宁市民陈女士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最渴望的事情。"离南宁很近,当天即可来回,而且下渌村生态美、环境好,大人小孩既有得吃也有得玩,所以下渌村成为我们出行的首选。"陈女士说。距南宁市区30公里,自驾车50分钟,一条笔直畅通的主干道就可以让游客直通下渌村内的各家各户。以生态水果闻名的下渌村,每  相似文献   

10.
有个关于回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不知回声是啥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喊,他的回声也跟着叫喊。因此,这个孩子很生气,大声叫骂起来,但是回声应他的也是一声声的叫骂。后来,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他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读完这则故事,我感慨万千。闲暇中我又一次想起了家中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以致两鬓斑白,丝丝银发千斤重,而我们又回报了她什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求学在外,每次临行…  相似文献   

11.
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在今天说出来:你不要把任何事情都留到一个特殊的时刻再做,因为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去寻找知识,读更多的书,做人光明磊落,并且去赞赏值得赞赏的观点——不论其是否满足你的需要。请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你的家人和朋友,吃你喜欢吃的食物,去你梦寐以求的地方旅行。生活就是将无数个欢乐时光串联,而不仅仅只是留住生命。把诸如“某一天”的词汇从你的字典中删除,让我们马上写一封我们一直想在“某一天”写的信。让我们告诉家人和朋友我们有多爱他们。不要拖延任何可以在你的生活中增加笑声和欢乐的事情。也…  相似文献   

12.
王世焕  曲志红 《传承》2006,(1):30-32
“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基层检察官。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应分的事情,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是我们见到王书田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他让我们深深意识到,他用了生命中一切最宝贵的东西捍卫这份神圣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照镜子”     
人的一生要做许多的事情,有的事情容易做,而有的事情却不容易。我认为,最不容易的事情就是严于律己,照镜子。如何照镜子?要在机遇工作、处事方面照镜子。  相似文献   

14.
春节忆母     
母亲的春节是忙碌的春节。 记得小时候刚刚记事时.便等着盼着过春节。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讲,春节就意味着能穿新衣服.还能吃上很多好东西,还能放鞭炮。殊不知,每年的春节都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化史源远流长,可谓代代有文曲星各领风骚多少年,他们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自然多得数也数不清;照文化是精神食粮的说法,理所当然是可以“吃”的了。近几年来,在中国文坛上,还真冒出来不少吃客,胃口挺佳,既有吃古人的,也有吃名人的,吃得不亦乐乎!吃古人与名人创造的文化产物,简化了的说法,就是吃古人与吃名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时下,文化界“吃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12,(10):79-79
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常会在心里自问:我是应该全力以赴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要从事的工作,还是找一个十拿九稳的工作?说到底,他们是在暗自掂量:我能找到自己最想要从事的工作吗?答案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就像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公里远的地方。我们应该直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再绕回来还不迟。这就是“择业停车位理论”。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事情。人生中要做的选择很多,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如果我们这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我们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如果我们因为恐惧,而不去追求我们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等到老了,我们又怎能不后悔?通向有意义、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算梦想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是我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我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相似文献   

17.
连日来,一个普通的名字通过报纸、电视等诸路媒体走近我们身边、走入我们的心田。他,就是被列为2005感动中国的人——河南怀化学院大三学生洪战辉。12年来,洪战辉在父亲患病,母亲出走,生活无依无靠的情况下,边挣钱边学习,一边照顾捡来的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边给父亲治病,还带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考上大学,坚定、执着而又顽强地走着一个农民儿子自强不息的人生之路!更为可贵的是,当许多热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向他捐助时,被他婉拒了。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的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  相似文献   

18.
田军 《人民公安》2006,(7):14-14
仿佛习惯成定势,每天早晨一走进办公室雷打不动先做两件事:打开水、开电脑,然后一边吃早餐、一边上网浏览新闻。接触网络久了,心态也变得有些机械了.时“方便快捷”有了些许疲劳,“包罗万象”也不再如以前风光。都说网络是个好东西,要我说也不见得吧!网络上的事儿千万别当真.姑且如耳旁风吹过,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任你怎么捋也找不到头儿。不信,笔者可以拿前不久相当引人关注的三件事儿说起。  相似文献   

19.
这天,我给女儿批改作业,语文老师布置的是以《我想……》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我发现女儿写的是《我想变成一只蚕》,我旋即吃了一惊,变什么不好非要变成蚕?她已经是个初中生了,怎么还会有这想法呢?我来不及多想,忙拿起作业本一字不漏地看起来:我想变成一只蚕。蚕除了桑叶别的什么东西也不吃,吃的时候异常珍惜,不浪费。它们吃桑叶,总是顺着一处吃,而且吃得干干净净,常常连一小片渣儿也不留下。不像人类,吃饭吃菜时挑三捡四,这也不能吃,那也不敢吃,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吃的不科学还容易得富贵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说的就是我们人类……是呀!…  相似文献   

20.
时间据说伏尔泰的著作里,写着这样一个谜语。最长又是最短的东西是什么? 最快又是最慢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都无视它,然而不久又为此后悔不己。如果没有它,什么事情也不会成功。它吞下了一切最微小的东西, 它也筑成了一切最伟大的东西。大家会猜到的,它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所以它是最长的;我们谁也不具有做完一生所有事情的时间,对于懒者是慢的。我们如果无视它,就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