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的罪名,该行为入罪既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也是出于完善我国刑法贿赂犯罪法律体系的要求;“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主观方面与一般贿赂犯罪有明显的区别,需要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以期对该罪名的适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简称《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理解和把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以正确适用法律,有效惩治犯罪,是司法实务工作者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相关法学理论,试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贿犯罪呈高发趋势,但与现实反腐败形势不协调的是,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受贿罪竟然没有一个单独的量刑标准,而是依附于贪污罪的量刑标准。然而贪污与受贿虽然同为腐败行为,但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犯罪,故而现行刑法将受贿罪的量刑比照贪污罪处理很不科学且受贿罪的刑罚种类设置也不尽合理。通过对美国、德国、瑞士、越南等国法律有关受贿罪量刑立法的具体规定、立法精神、原则的比较研究以及相关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对我国受贿罪量刑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  相似文献   

5.
从10月16日开始,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受贿的,司法机关将使用利用影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简称<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理解和把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以正确适用法律,有效惩治犯罪,是司法实务工作者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相关法学理论,试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某些方面有了新变化,应针对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新变化,突出受贿罪构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理解构成受贿罪客观方面要件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犯罪对象范围的扩大;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够单独构成受贿罪。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现行刑法第385条规定,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才能构成受贿罪.如此,导致大量的收受"财物"以外的受贿行为不能得到应有地制裁.如何合理的界定"贿赂"成为众多刑法学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影响力债券是公共部门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一种新型社会合作治理工具。从资源依赖、新公共管理、网络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等理论视角,可以把社会影响力债券阐释成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多方、多层次合同,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特有的合作治理模式;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产生良性的社会影响效应,私人投资同时获得回报为目的。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和总结社会影响力债券近十年的实践发展可以看到,社会影响力债券相对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PPP模式,具有将风险从政府转移到私人投资者、更多元主体参与和评估机制更严谨等特点。社会影响力债券以其多主体合作与共赢模式,以项目组织方为连接中心形成协同运作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社会公益项目资金不足、资源吸引能力弱、治理绩效低、评估监测不足等问题。尽管社会影响力债券在世界各国得到很大的关注,但是现有案例显示,它仍存在着风险过高、项目结果不确定性大、吸引的私人投资者不足等问题。在未来,社会影响力债券在风险机制、评估机制、问责制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领域,社会影响力债券的研究和发展对各国社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信托设立是信托关系的开始。所谓信托设立是指通过一定行为而在有关当事人之间创设信托关系。①一、我国《信托法》关于信托设立的立法缺陷我国《信托法》第二章专门规定了信托设立,对设立信托必须具备的条件、设立信托的方式、设立信托的书面文件中的必备条款和任意条款及信托  相似文献   

12.
陈伟 《理论学刊》2012,(9):92-96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内涵界定与受贿罪的成立具有密切关联,正确的理论界定对司法实践的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收受他人财物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他人并不完全一致,该要件的正确理解以受贿人以外的主体为限,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体。利益包括正当或非正当性利益、实体性利益与程序性利益、实然性利益与预期性利益。但是,未违反职务性要求的行为不应当被纳入到利益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3.
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它更能有效地激发部属的工作自觉性、能动性,更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就必须在增强政治素质、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工作能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诸方面多下气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学界对领导者影响力的研究存在一定误区,最主要的就是把权力和影响力混为一谈,把影响力错误地划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本人认为,应建构领导者影响力模型以准确界定影响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找到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安贵  宾戈 《当代党员》2006,(5):56-57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从字面上理解,一般老百姓是没有机会犯此罪的,但重庆微电机厂一名下岗多年并一直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廖昆丽,却在今年2月10日,被渝中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的国家立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唯实》2003,(10):45-48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分层级的立法体制。它与一般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的立法体制都不同 ,是立足中国国情的一个创造。在统一的、分层级的立法体制下 ,主要是合理划分和配置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立法法通过准确地确立全国人大的专属立法权、实行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原则 ,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国立法程序的基本精神是 ,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意愿。在法律的制定上 ,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充分讨论 ,民主决定 ,以求真正集中和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  相似文献   

17.
1964年人权法案和1965年移民法案及投票权法案的颁布,为美国各少数族裔融入美国社会和参与美国政治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环境。其中,华裔族群以其显著的人口增长、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极大提高,成为享誉世界的模范少数族裔。然而,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华裔普遍处于美国政治生活的边缘,华裔很大程度上仍旧被视为最沉默的少数族裔或最安静的美国人。本文将分析造成美国华人薄弱政治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其中,非权力影响力对于实施有效领导显得更为重要。领导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公仆意识和法律意识,正确运用手中职权。培养非权力影响力,对任何一个领导者都是必要的,可以三个方面自觉培养:一是加强修养,塑造正直坦诚、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品格形象;二是不断学习,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勤于实践,化知识为能力,形成良好的才学形象;三是重视仪态,讲究礼节,谈吐大方,讲话机智幽默,乐观豁达,朝气蓬勃,培养具有魅力的风度形象。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权力影响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能力影响力及品格魅力影响力。在领导者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的感召力、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的充分发挥,是其高效履行工作职责,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随着高校内外环境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无论是高校辅导员"简单粗暴"的权力性影响力还是"温文尔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都在其效用提升上面临着各种困境。文章分析了辅导员影响力提升面临的实际环境,并对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