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七七”扶贫攻坚计划7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云南省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解决了623万人的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云南省贫困人口大约1200多万,到1994年全省贫困人口还有783万,开展大规模的扶贫攻坚后,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23.2%下降到47%。73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产粮由1994年的306.7公斤增加到36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37.2元增加到1100元。 2.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94年以来,全省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2.
任重道远     
从云南实际出发,今后全省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数量大,生产力水平低,贫困程度深。1999年底,全省还有52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50%。按国家初步拟定的新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约有1125万。2000年底,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还有160多万人(不合能自食其力的农村残疾贫困人口 65万)。 (二)异地搬迁人口数量多,搬迁任务重。扶贫攻坚阶段确立基本丧失生存条件,需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 50万。争取在中央支持下, 2005年前计…  相似文献   

3.
何平 《公民导刊》2016,(3):38-39
正武隆县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人,是重庆市1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确认的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1.6万户、55万人,贫困发生率18.5%。去年7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武隆县召开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全面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扶贫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市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年脱贫"摘帽"决策部署,武隆  相似文献   

4.
吕怀玉 《思想战线》2012,38(2):143-144
一、"物质与权利"并重的扶贫目标下云南省扶贫面临的五大压力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昭示的扶贫新趋势,考虑到云南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未来10年云南扶贫形势将面临五大压力:第一,贫困标准大幅度提高导致贫困人口大幅增加的压力。刚刚公布的国家贫困线是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根据这一标准,云南贫困人口将被提升至1800多万人,贫困比率高达41%。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占我国贫困人口十分之一的贵州省,又有11万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2005年,贵州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14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65亿元、信贷扶贫资金7亿元,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1万多个。预计全省可解决3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万左右、低收入贫困人口12万左右。一年来,贵州以“百乡千村”扶贫工程为重点,努力改善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省财政拨出6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00个一类重点扶贫乡镇开发扶贫;2.2亿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100个重点扶贫村实施整村推进脱贫计划;5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还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则还有两亿多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显示了我国继续向贫困宣战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山西政报》2012,(10):3-7
晋政办发[2012]2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2010年,我省在57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按照当时1550元的扶贫标准,对246万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为瞄准对象实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12年起,中央决定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扶贫开发政策全覆盖。按照这一新的政策要求,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由246万  相似文献   

8.
扶贫     
《中国残疾人》2014,(11):50
按照国家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还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则还有两亿多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显示了我国继续向贫困宣战的决心。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当日举行的全国社会扶贫  相似文献   

9.
王晓娟 《半月谈》2004,(15):52-52
前不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在智力支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说,我国去年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  相似文献   

10.
郑子青 《中国民政》2013,(8):13-14,20
一、贫困标准应当采用多维测度 减少贫困人口、减轻贫困程度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天然职责,减贫工作离不开济贫与扶贫,而济贫与扶贫又离不开贫困线标准的制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扶贫运动的开展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农村的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也不断提高,从1985年的人均年纯收入200元提高至2010年的1274元,而农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下降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1.这说明中国农村减贫工作的成就是相当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黄抗生 《人权》2006,(3):14-15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是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去年10月访华时对中国扶贫工作所作的评价。“十五”期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1年底的2927万减至2005年底的2365万,减少了56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至4067万,减少了2035万;脱贫人口总数达到2597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2亿贫困人口整整减少了1.7亿。  相似文献   

12.
<正>审计结果公告[2015]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14年2月至4月,济南市审计局对济南市2011至2013年财政扶贫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末,我市共有农业人口357万人,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的扶贫标准,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约12万人,  相似文献   

13.
广西这几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由1990年底的1000万人减少到1996年底的486万人。但是,目前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难度很大。所剩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缺上、缺水、缺电,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而且,极端贫困人口多。全区年人均纯收人低于300元的极端贫困人口仍有150万人,其中有2.6万户13万多人居住在四面不档风雨的茅草屋里,一些农户甚至还居住在岩洞里。要在2000年以前解决这48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光靠他们…  相似文献   

14.
陈文兴 《创造》2019,(4):66-71
从1980年代初到2013年底,中国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249万,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剩下的这些人,要么个人能力和心态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要么发展的物质条件非常差、要么遇到疾病和重大灾难等意外,总体造血功能差,情况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仁怀市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趟作为打贏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尽锐出战,2018年底全市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底1.8万户6.67万建档立卡人口实现全员脱贫,2020年不断强化巩固提升,奋力书写了仁怀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优质答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1986年来启动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尽管扶贫力度加大,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率不断下降。目前的扶贫方式,对于减少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难以取得全效,要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必须另辟蹊径,进行农村救助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7.
龙利硕 《人大论坛》2010,(10):34-35
2010年9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说:“贵州是全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至2009年止全省尚有贫困人口585万人,是人道主义需求最大的一个省。在贵州专门开展研讨会,研究救护事业(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仕敏 《创造》2015,(8):16-21
<正>一边是2020年全面小康倒计时嘀嗒入耳;一边是贫困之重、扶贫之艰。云南扶贫攻坚如何发力?4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18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7元提高到6314元——"十二五"以来,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在扶贫开发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两轮驱动",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和生态扶贫多措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6,(4):32-33
十堰市5县1市均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扶贫开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十堰的重大举措来抓,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招商扶贫、搬迁扶贫和社会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全市累计减少“两类人口”38.9万人。我们的主  相似文献   

20.
蓝官衡 《世纪行》2010,(2):37-37
<正>自200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来,十堰市认真贯彻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扎实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城区农村扶贫等重点工作,全市累计减少"两类人口"65.15万人,其中,解决不得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