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沙俄时期的萌芽、苏联时期的建立和完善、新俄罗斯时期的改革过程。在此过程中,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时势变化不断得到完善和充实,形成了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社保体系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十几年来,俄罗斯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制度变迁,俄政府一直致力于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包括退休养老金制度、社会保障税制度、所得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其中一些制度安排可以为当前的中国所借鉴,比如通过合理的税收来调节收入差距,重视收入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税收征管手段的使用,重视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古巴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挑战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巴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不断发展、充实、扩大和完善的历程.由国家主导的社保制度有许多独特性,制度统一,保障全面,作用特殊,以充分就业为基石.社会保障是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巴社保制度面临许多困难,国家已没有能力继续大包大揽.2008年12月古巴全国人大通过新社会保障法,对社保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劳动者缴费的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古巴传统的社保模式将发生变化,但社保制度统一,以及全民保障和全面保障的特征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并以此为着力点,构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新加坡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其与西方传统福利保障制度相比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 ,有效而正确的政府行为是成功的改革有望实现的前提。一个好的制度既应该适合本国国情和国民的承受能力 ,还应该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推进步骤。政府的改革决心和意志对改革的顺利实施非常关键 ,这既表现在改革模式的选择上 ,也体现在整个改革进程中。进行制度设计之前 ,应该充分进行调查研究 ,明确改革目标 ,形成总体思路 ,进行整体规划。还应抓住有利时机坚决推进改革。既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又要严格执法和实施监管。在新老制度交替的过渡期中 ,国家的财政担保非常重要。政府能否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论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制度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社会稳定。斯大林时期确立了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集权体制下干部的特权、官僚化等问题严重,这些严重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赫鲁晓夫时期首次对斯大林高度集中体制进行改革,其中干部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赫鲁晓夫时期干部制度改革,是苏联干部体制上的一次大胆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战后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东南亚国家同样发生了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嬗变、城市化、失业、贫困、养老等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从而产生了创建和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东南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于欧美福利国家经验的自身发展经验的探索,它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和借鉴欧美社会保障制度并依照自身的特点加以改进的.  相似文献   

8.
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欧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阶段,其共同特征是政府开始充当一定的角色,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道路。二战后是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与发展阶段,各国完成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设立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所包含的主要保险项目和管理机构,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从单纯依靠立法间接干预,发展为直接建立统一的机构,强制性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并实行全面的监督与行政管理,政府财政成为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是西欧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展、进而达到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西欧各国出现了近20年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在经济繁荣、国家税收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各国政府盲目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保险津贴标准,增加福利项目,放宽公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条件,结果导致社会保障费用的大幅度持续增长,从而使这一制度在70年代中期以后因经济危机而遇到严重困难,各国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最主要的做法是从管理体制上“开刀”,从“国家化”向“私有化”转变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政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巴基斯坦先后建立政府公务员退休金基金、雇员社会保障制度、矿工福利制度、雇员老年福利制度、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子女教育计划、天课基金、基金委员会等。2008年,人民党执政后,推行贝娜齐亚收入支持项目。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实施食品援助和便宜面包项目。巴基斯坦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了一部新的国家社会保障法。支持者说,这将使现有的社会机制更有利于受益者,并将使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到包含更多的工人及其家庭(包括在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然而,反对者却认为新法案存在着很多缺陷。本文旨在评析这项法案,并预计它对印度尼西亚的工人和整个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断言,该新法所反映的政府计划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诸如导致印度尼西亚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恶化、财力不可持续和加大对政府预算的压力等。而且,它也不允许在向印尼人提供社会保障福利方面进行竞争。较好的政策应该能够加强家庭赡养机制,这一直是向印度尼西亚老年人提供保障的主要来源。此外,印度尼西亚应该认真考虑实行一种基于广泛采用的"多支柱(层次)养老制度模式"的社会保障机制,来取代当前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垄断。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促使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有效地处理特定社会问题的制度手段 ,是与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经济社会状况发生变化时 ,社会保障必然要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对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影响 ,甚至是冲击。而应对冲击的办法只能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 ,包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比率、增强失业保险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欧洲及东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松 《东北亚论坛》2006,15(1):33-37
健全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稳定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及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70、80年代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伴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韩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这些不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许多方面不适应或者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相似文献   

14.
肯尼亚社会保障制度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基点,分析了肯尼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结合其内在机理,对社会保障实际运行的绩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要评析,并简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解体导致大量的难民、被遣返的俄罗斯族人涌入刚刚独立的俄罗斯,同时,90年代中期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波罗的海国家、中亚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中国等人口稠密地区移入俄罗斯的劳动移民逐渐增多。移民随之也成为俄罗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之一。而在移民过程中,制度和政策是影响移民的一个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的东西方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西方 ,它的基本功能是国家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安全性保护。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存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东亚国家经济发展和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是一个普遍现象 ,其中有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东亚不会发展起西方那种多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 ,适度福利和国民自保是这个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农地制度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性变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俄罗斯对军人的社会保障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军人的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国家依法对军人及其家属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权益的保障。美俄两国都很重视对军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其制度各有特点。吸取美俄在此方面的经验教训,能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军人保障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尚乏从制度环境与制度变迁的关系角度对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CPF)的研究。本文在剖析CPF变迁的四维环境即人口、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以制度供款率、参保者状况、最低储蓄补充计划等制度变量或要素为切入口,分析了CPF的变迁及其特点,并探讨了上述研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研究表明,四维环境与CPF的变迁呈互动态势,前者对后者施加了影响,而后者对前者具有稳定作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充分重视并协调社会保障制度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它有一个独特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其中,书报检查制度是最敏感、最要害的核心机制。书报检查制度在十月革命初的确有建立的必要,但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却不恰当地集中化,其权力的行使也由国家机构转移到党的机关。这一制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