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弗洛伊德把人的发展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即动物的人,“自我”即有自我意识的人,“超我”即有高尚境界的人。“本我”的人终身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如同牲畜,不知一生之所事;“自我”的人,有自我意识,个性明显,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超我”的人,超越了自我,胸怀宽广,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铭记心间。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一个不断递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过程和能达到的目标。特别是从“自我”到“超我”,有些人通过自身修养达到…  相似文献   

2.
曾琦云 《世纪桥》2008,(10):48-49,54
研究曾国藩,他的人才观有其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与中国文化的精神紧密相连。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研究曾国藩如何“重人”、“用人”、“识人”、“育人”、“训人”、“律人”、“管人”、“为人”,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赵谦  车凤 《前线》2014,(3):106-111
说到“忠”字,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在评价一个人时,如果说他是“忠臣”、“忠诚”、“忠孝之人”,这就是很高的褒奖了。在古代儒家思想看来,“忠”和“孝”是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对长辈尽孝,对君王、国家尽忠,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为人、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4.
周良英 《新湘评论》2007,(12):38-38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产生巨大影响,在实践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人”,对其作科学而具体的诠释,以致于不会使“以人为本”在现实中沦为空谈和一种滥辞,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人”应涵盖“人民”、“后代人”、“有生命意义即将出生的人”、“法人”、“犯罪人”和“失去生命的人”等。  相似文献   

6.
杨小丽 《党的建设》2013,(12):46-46
今年以来,酒泉市组织《酒泉日报》、酒泉广播电视台、酒泉人民广播电台等市级新闻媒体,开展了“最美酒泉人”大型媒体寻访活动,通过发现宣传“最美酒泉人”、颂扬“最美酒泉人”、学习“最美酒泉人”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推荐身边人、寻常人、高尚人,积极学好人、帮好人、做好人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为构筑酒泉“精神高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注重人的因素冯之浚“管理”一民包涵“管”和“理”两个意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比“管”更重要,在中国文化中,尤其重视“理”的作用,诸如疏理、调理、清理、理顺。“理”什么?诚然理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做好人的工作,注重人的因素,理顺人际关系。西方...  相似文献   

8.
人本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80年代广为发展,至今仍受世界各国重视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潮和管理模式,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进行管理,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纵观国内外成功管理的实践,无不显示了人本管理的无穷魅力。一、从“手段人”向“目的人”的转变: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价值取向西方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科学管理说”到“人际关系说”、“行为科学说”再到“现代管理说”(即“系统管理”和“权变管理”理论)四个阶段,对人的态度、人性的认识也相应经历了“经济人”假说、“…  相似文献   

9.
他是民营企业家,曾创业受挫、两手空空,但不惧困难、敢想敢干,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企业颇具规模,他收获“金杯”、“银杯”。 他是一个村的“党委书记”,管致富门路,也管家长里短;给村里贴钱,也送乡亲“温暖”,一年年乐此不疲。如今,人人“点赞”,他赢得群众“口碑”。  相似文献   

10.
大可 《党课》2009,(11):74-77
当前,我们干部队伍中有些人由于党性不纯、缺乏理想信念,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成了名副其实的“两面人”。比如像陈良字、成克杰之流,台上道貌岸然,台下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大庭广众之下正襟危坐,一副正人君子模样,私下却“包二奶”、养情人,腐化堕落,样样“全能”。  相似文献   

11.
首先,该文提出人的能力是生产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力量源泉,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坚持“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而且要树立“能力才是力量”和“能力本位”的新观念,塑造“能力人”。其次,该文分析了主体能力结构,认为人的基本能力应该是智力、体力和道德力的有机统一。最后,该文分析了“道德力”在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塑造“能力人”不仅要重视人的智力、体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育,而且要重视人的“道德力”的开发、利用和培育。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后,现已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主要来源是“人”,人的因素、创造性、个性、才能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使现代企业的管理重心必须适应这一转变,日益从管“物”转化为管“人”,从研究人的需要、人的行为、人与组织的关系人手,进而使企业管理柔性化、人性化和人情化,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那么,作为中国电信集团的基层营运企业,应该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呢?  相似文献   

13.
时下,有两种充当“枪手”的人不可忽视:即登记注册,挂牌营业,帮人代写材料、代写论文、代写诉状、代人考试,等等,被人称之为“现代枪手”;还有一种就是冠名堂皇,封官定级,专门替领导代写讲话稿、代写文章、代批函件、代传“圣旨”,等等,被人们视之为“政治枪手”。  相似文献   

14.
赵爽 《新长征》2006,(9):64-64
俗话说:“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如果说,“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人品的评价坐标,那么,“八荣八耻”就是为官者官德的最低底线。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在当代中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明贤 《唯实》2010,(4):37-39
由“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能得出老子反对“为学”。“为学”与“为道”同为人的能动性的基本体现方式,二者是统一的。“为学”,泛指人吸取知识、升华境界的认识活动,其价值目标是认识“道”以致“善为道”。“道”是可知的,人是能动的,人与道、天、地同为大,因此,人完全可以“为学”以知“道”。“绝学无忧”所绝之“学”有其特定内容,而不是“为学”活动本身,相反,“绝学”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正是“为学”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一个企业的成与败、繁荣与衰退、无不与“人”有关。难怪有人说:“办企业就是办人”。但是,如何看待“人”、保护“人”、管理“人”、开发“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却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了,人们朦胧地觉得,那是因为企业不仅拥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有效、科学地管理了人才。一个企业衰败了,却很难反思“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人”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却是确定无疑的。   任何企业决策领导层在对人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思路和价值认同都是紧紧围绕“人”而展开的,离开了“人”,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以人为本”中“人”的涵义有一个全面、清醒、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题中之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要求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协调发展。可见,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