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筱平 《奋斗》2006,(10):25-26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大庆油田工人技师何登龙同志。应当说,何登龙同志是现代“铁人精神”的传承者,也是“长征精神”的一种体现。今天,我们回首长征、忆铁人、学雷锋的目的,是让我们依然发扬这些“精神”,增强我们的信念,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06,(6):11-1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为纪念这一伟大壮举.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中共天津市委老干部局、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决定联合举办“辉煌征程——寻访在津老红军”活动。活动期间,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和本刊记者将走访我市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听他们讲述动人的故事。本刊从第七期开始陆续刊登,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评说长征时,忘记了说“以后”。他去世30多年后,长征精神仍像闪闪的红星一样照耀着中国。  相似文献   

4.
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2,(12):20-22
一、构筑跨越式发展“精神高地”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一)构筑跨越式发展“精神高地”的现实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地狱之火,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丰碑。我们党孕育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创造形成的这些精神,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似文献   

6.
“六盘山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弘扬“六盘山精神”,全面认识固原市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引入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制度,打造绿色固原,是实现固原人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冯亦同 《世纪风采》2007,(2):23-24,25,26
“远看一条索,近看鸭池河,敌人拼命堵,老子硬要过。要过,要过,这就过!李觉送行蛮不错,你在对面站岗哨,我在这里洗个脚。”——陈靖:《过乌江》 这是1935年2月红军长征路上强渡乌江天险时,一个年仅十七岁的红小鬼创作的一首宣传鼓动诗。该诗曾经传遍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诗里提到的“鸭池河”系乌江上游的别称,为红军“送行”的李觉是国民党军纵队司令。豪迈的诗句生动地表现了长征英雄们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辛辣地嘲笑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失败。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播放的纪录片《长征文学风采录》中,还介绍过这个不朽的经典之作和它的创作者——已故著名军旅诗人、小说和电影《金沙江畔》的作者,解放后曾任华北特种兵部队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委的陈靖将军。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视野,把握长征精神形成的历史全貌,赓续党的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的论述,回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问题,就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做出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核心要义、鲜明特点和时代价值,对于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长征演绎、回首来路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眺望前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征精神中“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以及“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直接秉承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延续发展;“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生动体现;“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以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  相似文献   

10.
田家山 《新长征》2006,(10):14-16
长征,对许多人来说至今记忆犹新。长征,中国革命征程上最为壮观的一页,它扭转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更创造了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长征精神,它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早已写进中国和人类的辉煌史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织了10多家地方党刊社重走长征路联合采访团,作为采访团的一员,我有幸重走了贵州境内的长征路,领略了当年“西风烈”、“霜晨月”、“雄关漫道”、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炮火连天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一口红井,哺育了一代代革命后辈。一曲《十送红军》,在人们心中一遍遍传唱。从历史的光荣到现实的光芒,瑞金,作为红色故都、长征起点、赣江之源,一直吸引着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8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化成永恒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前人回忆录中记述的若干史实,以宏观战略眼光重新审视整个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将之总结为“三个坚持”,即“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月21日至27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学党史重走长征路”第四组来到了甘肃。本着“体验长征、传承精神”的信念,我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感受到了腊子口战役的豪壮艰辛、俄界会议的果敢英明、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的凄然壮烈以及会宁会师的胜利喜悦,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博大精深。尤其是来到天险雄关腊子...  相似文献   

14.
长征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将士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信念英勇奋斗的历史。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长征精神,以引导和培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作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1,(20):F0002-F0002,F0003
“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是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窒举办的全省党史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学党史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组织全省150多名党史干部重走长征路。亲身体验,切实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 这次活动从8月23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启动,分广西、贵州、四川、甘肃和陕西五路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接力重走,在重...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主题 在长征这部传奇史诗里,流传着无数动人的英雄故事,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通过活动,使学生缅怀先烈业绩,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接受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多层次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刘永超 《世纪桥》2024,(1):11-13
伟大的长征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在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焕发光彩。在深刻把握长征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把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征精神的内涵可简明扼要地提炼和概括为"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忠诚理想、坚定信念,民主团结、顾全大局"。当前,人们的精神世界状态与精神生活状况面临着重重挑战,长征精神对当前中国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赋予长征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场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征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正确荣辱观的榜样。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具有现实意义,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遵义市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紧密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