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实行省管县体制的阻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我国的一些省份,实行了20余年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同时,由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科技进步的共同推动,一些省份已经初步具备废除地区级行政区、实行省管县体制的条件。但是,我国短时间内在全国实行省管县体制存在一定阻力,这些阻力主要包括:我国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并非所有地方都已经具备实行省管县体制的条件;大规模调整省级行政区、重新建构既有利益与权力格局、保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有效监督等都具有一定艰巨性;“职责同构”现象的存在。鉴于短时间内在全国都实行省管县体制具有一定困难,省管县体制应谨慎、缓慢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市管县"的悖论与"省管县"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管县"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其各种弊端,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省管县"模式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本文在对"市管县"体制的悖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省管县"的现实和理论可行性以及可能衍生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能动者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官员,尤其是以县委书记为代表的领导干部在省以下分权改革中的作用。首先勾画县级领导干部的结构性特征,分析他们在市管县、省管县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县级领导干部对于这两次分权改革,尤其是省管县改革的影响力之所以提高,主要在于县在整个政治体制中的战略意义提升了。最后简要讨论了海贝勒和舒耕德提出的战略群体概念,指出县级官员内部的分层,以及县级官员的地方化管理,决定了要将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县级官员视为一个战略群体,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省管县体制变迁的浙江模式:渐进改革与制度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的省市县政府层级体制是一种接近于省直管县的体制模式,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该模式是通过不断完善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从连续多轮的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等一系列改革实践逐步形成。而浙江市场化改革的先发优势、较为合理的区域面积和行政区划、以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空间结构以及市县平衡的发展战略构成了省管县体制浙江模式的制度条件。同时,当前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法律、制度、观念和利益上的多重障碍,必须从整体上统筹谋划、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间的职责权限。  相似文献   

5.
当前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然而,"省直管县"改革不仅是减少地方行政层级、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操作性环节,还涉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各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条件"需要展开深入研究。通过采用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在对26个省区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省区的基本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应该依据各自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分类指导,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6.
浙江的省市县政府层级体制是一种接近于省直管县的体制模式,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该模式是通过不断完善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从连续多轮的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等一系列改革实践逐步形成。而浙江市场化改革的先发优势、较为合理的区域面积和行政区划、以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空间结构以及市县平衡的发展战略构成了省管县体制浙江模式的制度条件。同时,当前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法律、制度、观念和利益上的多重障碍,必须从整体上统筹谋划、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间的职责权限。  相似文献   

7.
文章辨析了"市级政府"与"市政府"之区别,探究中国市级政府的形成索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历史背景,将市级政府划分为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并研究市级政府的职能,最终在探讨"市管县"体制利弊的基础上,展望市级政府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
"省管县"体制改革:动因、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世元  姚莉 《理论导刊》2007,(11):21-22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正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省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正是暗合了这样的趋势。省管县体制改革要克服地方层面原有体制的惯性与利益因素和中央层面对政治统治有效性的疑虑的障碍,为此,中央政府必须加大推动力度,适度增加省级政府的数量,主动调整县级行政区划,合理维护现存的地级市的利益并推行电子政务的跟进,才能使这一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财政省管县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从该体制的优点以及完善与改进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推进财政省管县体制的积极意义.可以说,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转变成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课题.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有助于发现财政省管县体制的弊端和局限性,凸显行政省管县体制的优势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明确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纠正市管县体制的弊病,促进县域经济的壮大与发展,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省管县改革在我国大规模实践开来,并产生了几种典型的省管县模式。总结、归纳、比较省管县的不同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WTO背景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意味着必须加快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能力和管理水平,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改变和WTO规则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马鹏 《学理论》2015,(8):55-56
当前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这一改革对我国形成良好的证券市场生态至关重要,然而诸如强制保荐制度等现行法规定在注册制改革下有无存在的必要,需要对这些制度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内纪律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在"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题下启动的监察体系改革,其内在逻辑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对监察部门自身的监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国家监察体制的推进对于完善监督,实现监督体系现代化、推动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与国际反腐机构的合作有积极作用.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改革必将使国家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走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留置措施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留置措施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新出现的权力执行方式,又是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如何在立法中设立留置措施,使其既能充分发挥调查公职人员违法犯罪的作用,又能有效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首先必须明确留置措施的创制来源与权力属性,以明晰出台该措施的目的;其次要科学界定留置措施的行使主体、对象、期限、场所,保证其不偏离法治的轨道;最后,有必要从留置措施的决定程序、律师介入可能性、折抵刑期、救济措施等方面明晰该制度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合理衔接,切实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是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自1883年建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改革。这一持续8年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既是为了解决传统公务员制度的种种问题,也是为了实现制度变革与发展的愿景,即形成一种与现时代政府环境相适应的联邦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想制度。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反映了当今时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某些普遍要求,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具有一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反腐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应以预防为主,内控制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传统的投入预算模式缺乏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解释性,已经不再适应高校反腐新常态的发展之需。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高校内控制度的深层变革:一是由传统的投入预算模式向现代绩效模式转变;二是由传统的科层组织形式向开发合作型组织形式转变。通过制度的整合创新,不断提升高校预防腐败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廉洁育校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7.
18.
"公共领域"研究是近20年来的学术研究热点.西方"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是以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英文版的出版为导火线而引发的,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背景与动因,那就是西方各国自由与民主等价值的沉浮流转及市民社会理论的兴旺.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除了受国际上影响外,也有着深刻的本土社会现实背景做支撑.  相似文献   

19.
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需求是老龄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强调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缓解老年人健康压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老年人在身体条件、经济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其就医行为受到机构服务能力、距离、费用、就医过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新医改背景下,需要结合这些影响因素继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