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股田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延生 《理论导刊》2003,(12):33-34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存在着缺陷.在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行股田制,可以达到使土地制度适应农业市场化变革的目标,进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将农民土地开发成商业用房交给农民自住自租,有利于解决农民失地后的收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让农民长远分享开发成果厦门市在开发区建设中征收农民土地后,将村庄与市政道路中的黄金地段开发成商品房、门市房,以成本价卖给当地农民(当地称“金边”),并将村庄以城市标准加以改造(当地称“银里”),使失地农民变身为城市“房东”,直接享受到城市开发的成果,解决了农民在收入、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取得了政府、企业、农民三赢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农民出身的亿万富豪梁希森,在事业攀上巅峰之时出人意料地杀了个“回马枪”,用经营房地产赚取的巨额资金把老家的村庄“折腾”了个“底朝天”。130多户村民全部免费住进了别墅,腾出来的空地被用来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养牛场。  相似文献   

4.
谭向勇  张正河 《瞭望》2016,(36):28-30
县域发展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城镇化和土地经营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江洋 《瞭望》1987,(51)
把土地相对集中起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必然要改变目前“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格局,一部分农民要多包地,而另一部分人就要把土地转让出来。这件事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对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他们愿意这么办吗?有什么顾虑没有?我们在顺义县农村和一部分农民谈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迄今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总体上可分为私有和公有两种,但在历史进程中演化为三种具体形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又存在封建国家(皇家)所有和封建地主私有及农民私有的区别。其共同特征是私有,虽然前者在历史上也曾被认为是一种“公有”(即官田),而其实质不过是皇家私有;就农民土地私有而言已延续整个封建社会。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以后,又可分为农民土地所有与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7.
李锦 《瞭望》1983,(11)
有这样一块责任田,它由寸草不长的盐碱地变肥沃了,长出一茬茬好庄稼,今年,却减产了…… 这块责任田有八亩方圆,坐落在山东省高唐县王庄村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最早包产给农民的一批土地。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三点,几百辆自行车在狭窄的田边沉闷地辗过,没有铃响,也没有话语,四十八个村庄的一千多农民到这块土地西侧开追悼会,悼念耕耘这块土地的人——张修正。当主持追悼会的  相似文献   

8.
农地规模经营在土地流转、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环节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主体间的不信任,这降低了农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原因在于农民的信任逻辑仍是传统信任机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依托的现代信任机制并不健全:一方面建构现代信任机制的主体性要素——制度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现代信任机制建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情"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忽视。此外,作为衔接以上两种信任机制的"中介"——村组织也存在权威弱化的问题,使得村庄无法建构顺畅的"农民-村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任机制,进而使得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生折损。因此,从融合各方利益、强化社区认同、完善体制机制三个维度提高农地规模效益应是较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当今中国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当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到来时,一些原来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一夜之间变成了都市,以前的"农民"也一下子转换成"市民"。然而,身份的改变,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欣喜,倒是失去土地使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都市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山东省烟台市幸福二村就是这样一个"都市村庄"。经过多年探索,他们走出一条靠第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成功之路,其发展模式无疑会给其他村庄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的分散经营取代了集体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合作化的若干思索。有人怀疑,我党长期以来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究竟对不对?今后,还要不要保留和发展集体经营的形式?合作化还能不能重新提倡?这些问题既涉及历史评价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理论问题,应予讨论。“合作化”的思想理论依据 1894年,恩格斯就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政府财政大都是“吃饭财政”,不可能拿出多少钱来搞建设。“经营城市”,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种新理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同。“经营城市”是指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市场化运作,以达到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目的。而土地是城市的最大资本,是城市建设的“资金源”,经营城市重点在经营土地。 支柱一:控制性详规。 规划是龙头,城市土地经营要从规划抓起。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由三个层次组成。总体规划是高层次的,主要是管城  相似文献   

12.
农地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生存仰赖于土地,国家稳定奠基于土地。因此,近年来地方政府视土地为“投资”,忽视农民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圈地运动”,对社会造成伤害,隐忧重重。 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大前提下,以统筹为指导思想,将土地视为社会发展基本要素,使其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载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村庄共同体解体的危机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社会资本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为我国村庄共同体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历史进程来看,我国村庄共同体大致历经了“自然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三个发展形态,与此同时,农村社会资本也经历了从“宗族化”到“行政化”再到“市场化”的转变。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村庄“利益共同体”普遍面临衰落的局面,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公共空间萎缩,传统价值淡化,社区认同消解。同时,乡村社会资本也发生一系列变化,村民参与网络日趋松散,村民互惠规范日益匮乏,村庄总体社会信任度弱化。社会资本是乡村社会维持社会秩序、整合社会资源以及维系其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由此,我国必须努力培育乡村社会资本并积极引导其嵌入,进行社会关系和社区价值的整合,以发挥其构建村庄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播种季节又将到来。国家有法律规定,未经审定的种子因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隐患而不得经营、推广。然而,不法销售商却将这些种子提前卖到了农民手中,农民辛苦一年收获的却是伤心和愤怒。有法可依,为何“先卖后审”的行规却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经典作家有过不少论述,提出过一些很精彩的设想。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要建立农业产业大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农业的大规模经营优于小家庭经经济,有利于采用机械耕作和先进技术,可以节约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国家科学不断的扩大应用。”马克思认为,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同“合理的农业”之间的矛盾的办法只能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和自己进行的“大规模经营”。马恩预言,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师廷旺 《民主》2004,(4):15-17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上上下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措施,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搞好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等等。应该说,这些措施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数量多、素质低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前提是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生存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贫困县高尔夫球场的“功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长丰县,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卖了2088亩地,建了一座号称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高尔夫球场。但对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1000多名农民而言,“功”与“利”何在?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三起政府与农民的土地纠纷,暴露出一些问题,也反映了一种倾向。 一起是降低补偿费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均应以该耕地被征用前的平均年产值为参照。然而,某乡政府为搞工业开发而征用某村的1000亩耕地时,却以全乡所有耕地的平均年产值为参照,这样一来,补偿标准就大大降低。农民不服,便多次找乡政府说理:“你们搞开发,树形象,怎么能占我们的便宜?”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激励促使下,"经营村庄"得以出现并成为探析乡镇政府行为特征的重要方面。以动用体制内资源为核心的诸种行政理性行为,构成乡镇政府"经营村庄"的基本手段。相较于"经营企业"和"经营土地",在"经营村庄"中,乡镇政府的经营重心从基层社会转向行政体制内部,并注重对体制内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经营效果上注重推动农村发展中缓解行政压力与满足自利性诉求相统一,上下级政府关系处理上强调对上级政府意志和制度设置的遵从及策略性援引而非突破。乡镇政府"经营村庄"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村庄快速发展,但化解经营风险依靠持续的体制内资源引入,从而加重了体制负担。本文通过对"经营村庄"中乡镇政府行为的分析,拓展了"政权经营者"的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20.
孟继民 《学理论》2008,(14):23-25
对农村土地产权实行“国有民用”的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有”就是把所谓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与城镇土地一样的国家所有.“民用”就是归农民和其他民事主体长期使用。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建立土地流转、农民转移和城乡互动的良性机制,是实现土地“国有民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