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查德·A·波斯纳以其提出的法律经济分析被世人所熟知,他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优秀的法律经济学家中的一位,其将民众从相互自愿的交易中获得利益这一简单明了的经济理论与和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这两种原理,运用到法理学及法律制度的研究当中,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对法学一般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其成就远超于此.回顾其本人近50年的学术历程,不难从其所有重要著作中看到他的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怎么的过程即从法律经济学转变为了实用主义法学.就其一生重要著作着重对这一转向做初步的探讨,同时提出:第一,波斯纳用实用主义哲学修正并包容其原有的法律经济学,继承与发展了霍姆斯以来的美国实用主义法学传统,并试图建构自己的法律理论;第二,这种思想的转变与发展背后,反映的是思想家改造法律和超越法律的雄心和努力等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由掌控着社会科学话语权的两门学科--经济学和法学融合而成的法经济学使我们以一个新的方式体会法律体系,其作为法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一面,但由其本身特质,也存在着自身的软肋.法经济学以其实证分析的优势见长,考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在分析某项法律制度时,对自身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再进行富有针对性也更具有指导性的分析,那才是达到了分析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历史唯物论为哲学方法论,可以探索马克思主义系统经济学,它包括两个分支:马克思主义物理范式经济学(也称马克思主义革命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生物范式经济学(也称马克思主义建设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本人完成的经济学),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物理范式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波斯纳的刑法理论是以"效益"为中心,运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犯罪和刑罚问题,可以概括称为"犯罪与刑罚的效益论".他认为每个罪犯都是理性的计算者,而其犯罪行为都能够从经济的背景上,在利益的驱动中找到合理的原因.正是对犯罪经济原因的深层分析,才能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合理方法,而最佳的刑事制度,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机会成本、查获几率、惩罚严厉性等其它相关变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关系范式",不以生产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脱离客观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法学幻想;新时期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范式"存在严重的逻辑混乱和内在矛盾;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应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为指导,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积极成果,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叶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对历史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在法经济学,似乎处于转向历史研究的矛盾之中。随着新经济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历史的比较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法经济学领域扩大历史实际和潜在使用的影响和意识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寻求将法经济学中的历史研究和经济史学、法史学研究联系起来,以推动法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推动经济学、法学和历史学互动交融研究的新领域,这正是历史的法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为例,对法律经济学方法的理性假定和效率标准进行了考察。指出,理性人彻底占领包括市场和非市场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空间,是理性假定的必然要求;理性假定是资本精神的理论投射,波斯纳的理性假定对整个法学体系的覆盖,标志着非市场领域的彻底资本化。波斯纳财富最大化法学思想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实质,都隐含在"效率"概念之中,而效率是一个涉及财富的数量、结构和运用等内容的准福利概念;财富最大化法学思想是资本精神在法学中登峰造极的表现,它突出而深刻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的联系要回溯到法学和社会学的关系中进行理解,从法的社会学研究到比较法的社会学研究不仅经历了比较法本身的复兴,同时也见证了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的理论之争。在理解比较法的教义层面和社会层面时,最好的先例或最佳的理解途径便是法社会学当初融合法学和社会学的事实经过,因此比较法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可以在历史中寻得。而与之对应的现实性难题则不妨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案例中进行理解,毕竟法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作为法律修改源头的社会事件本身,在这个层面上,比较法的法社会学研究也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社会现实而空谈教义。  相似文献   

9.
法学范式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不是以方法的独树一帜而存在的 ,它表现为一个一个成熟的范式 ,这在法哲学领域更加明显。从事法学 ,首先和全部的工作 ,就是掌握范式 ,进而利用范式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范式由伟大的法学者独立或合力构建 ,法学经典著作是法学最重要的财富和学习范式最重要的根据。而为了认清范式 ,我们先要认清范式背后依靠的哲学。  相似文献   

10.
西方政府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经济学中逐渐发展起来了一门新兴学科--政府规制经济学,它主要是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市场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制约、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科斯第一定理只讨论了交易费用为零和合作行为存在时的产权配置,科斯第二定理只强调了交易费用存在时,法律制度对资源有效率配置的重要作用,法和经济学则给出了交易费用下产权配置的“法律模拟市场”,以及产权保护的规则选择,但科斯定理的法和经济学的拓展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严打作为我国一项阶段性的执法策略,在20多年的实践运行中,虽颇有成效,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从司法资源的稀缺性和刑罚威慑效应出发,以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度量分析,以期达到理性控制的目的,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数据因以个人信息为内容而涉及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数据商业利用需求之利益博弈,因此,需要法律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妥善规制。在此之前,明晰个人信息数据的产权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个人信息数据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法经济学为视角对个人信息数据产权界定的理论观点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个人信息数据产权界定的三分法,以期对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数据的法律属性、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等相关内容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4.
税费改革和产权改革后的农村公共物品在运营上陷入困局,其根源在于改革在方向与规范、技术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既反映在公共物品本身的运营系统内,还体现在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制度背景之中。以“大制度理论”为背景,基于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视角,大型农州水利设施的运营难题集中反映了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局限,凸显了当前农村自治在乡村组织动员能力建设和公共事务决策权分配这两个重大环节上的疏漏.并显示出当代农村改革在制度变迁上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解决大型农用水利设施难题的具体方案应当遵循序列化、层次化的原则,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首先应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大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外贴制度,通过各级转移支付集中解决大型农用水利设施的历史负债,消化其巨大的沉淀成本,并在全体村民享有最终决策权的基础上,完善水利设施的产权改革,以及完善水费征收制度。其次应加强乡村直接民主制度、土地经营制度、乡村金融制度等宏观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推动农村改革在制度变迁上走向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各国反垄断法的基础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反映 ,其内容已不完全适应今天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综观各国反垄断法的制度基础 ,大多采用或倾向采用结构主义反垄断法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 ,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因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 ,故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不应再规范企业的市场份额 ,而应以规范由市场份额导致的市场支配力的滥用为主要内容 ,也即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采用行为主义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法中垄断的经济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文章通过阐述经济学在反垄断法中的作用,进而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了反垄断法中的垄断适度与否的问题,指出垄断与有效竞争相容时就是垄断适度,其观点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各市场经济国家中,非营利组织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在现实世界里,非营利组织行为机制的不健全或扭曲,其严重程度相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时常为人所忽略。本文从非营利性组织的含义出发,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道德人”假设问题与实践意义,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福利经济意义和应有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十分重要.发展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学科,其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一般原理的学习与现实问题研究缺乏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的广泛性与教师专业局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等.为克服这些弊端,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综合型、实践型教学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法与非国家法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传统,国家法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弥补民间法调 整方法的不足而出现的规则。非国家法属于人类学家所讲的"小传统",属于大众文化;而国家法则属于相对应 的"大传统",属于精英文化。国家法是民间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一点上看,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 融合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还是要以国家制定法为价值主导,但绝不是将其强行推进到民间社会,而是 强调二者的互动,即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既以非国家法补充国家法,又用国家法整合非国家法, 二者共同起作用,致力于现代化法制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0.
取得时效制度的本质是以法定形式重新界定产权归属 ,将权利人怠于行使主权利转移于能够充分利用它的人。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看 ,我国有必要引入取得时效制度。建立取得时效制度要考虑到法律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