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  相似文献   

2.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07,(5):44-45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要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物资源。各类文物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高度重视在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的文物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确保了文物安全,又有效利用了文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歙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785处,居安徽之首、全国十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其中国保单位6处;县博物馆现藏各种可移动文物标本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2件(套),国家二级文物191件,  相似文献   

6.
文物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围绕着文物展开的旅游活动己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旅游活动与文物保护之间种种的对立与统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认识旅游活动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如何引导旅游活动在文物保护方面发挥它的有利作用,成为当前发展文物旅游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山东文物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山东省文物旅游发展战略,主要从产品开发、形象塑造、管理体制、营销对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物资源。各类文物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高度重视在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的文物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确保了文物安全,又有效利用了文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7〕2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并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好衔接,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精神,现就我省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文物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9.
国发〔200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全面掌握境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构建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要求,省政府决定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工作的任务对我省境内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  相似文献   

11.
许伟 《北京观察》2009,(6):35-36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保存于地上、地下丰富多彩的文物遗存,是北京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北京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地上文物遗存,而且还有珍贵的地下文物埋藏和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它们对于研究北京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人有记忆,城市也有记忆,文物就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上海这座近代发展起来的国际化大都市,蕴含着丰富的文物资源,这些资源是延续城市记忆、维系城市文脉的重要因素。2013年11月,为了加强文物保护立法工作,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草案)》。12月2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办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有着与城市历史密不可分的特征:一是以革命史迹、工业遗存、名人故居为代  相似文献   

14.
《河南政报》2013,(10):5-7
豫政[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  相似文献   

15.
秦炳贞 《青年论坛》2006,(6):143-145
文物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通过文物的永续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疆人大》2013,(5):41-42
新修订的《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经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于5月1日起施行。新《规定》的不少条款都具有突破性,处罚性的措施也比较严厉。如未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装饰、装修,造成文物损坏的,将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人大月刊》2007,(9):42-42
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目前通过《河北省实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规定,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与使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明确使用单位或者个人的保护和管理责任。如不履行保护和管理责任,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不可移动文物损毁的,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0,(2):74-78
岁月无痕,文物古迹无疑是记载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众所周知,涉台文物是两岸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涉台文物是指历史上反映两岸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交往,以及体现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亲缘关系,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和纪念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是联系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9.
黄文富 《政协天地》2012,(12):50-50
浦城先秦时期是闽越族聚居地,汉唐后,发展成为古代福建沟通中原的文化走廊,置县于东汉末年,是福建最早的县城之一。特定的历史地位,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宝藏,古代、近、现代不可移动、可移动文物,数量丰富,类型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是研究全省、闽北及浦城历史发展的重要佐证,也是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收录不可移动文物6000多处,其中不乏与虎有关的历史陈迹。贵州文物中的虎文化,涵盖化石、建筑、地名、人名、书法、绘画、雕刻、铸造、诗词对联等方方面面,人们从中可获知贵州各族人民与虎的悠远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