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为此,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何建设一个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如何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思考与运用》2006,(6):24-28
记者:龚老师您好。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有研究,您强调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时候,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您能否解释一下当代化与民族化的具体含义?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特征在特定时空上的反映,所以要从“面向事情本身”的思维方式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几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以及怎样“化”;马克思卜义哲学中国化的“化”的理论样态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讨论会上,我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说完这句话,自己也哑然失笑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不言而喻的事,还用得着说吗?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了,变成别的什么主义了,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记者:龚校长,您好。近年来,您参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的研究。作为这个课题的专家组成员,您强调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时候,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那么,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相似文献   

6.
薛伟 《世纪桥》2010,(17):51-5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是被中国的现当代史充分证明了的真理,但是也要明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离不开欧洲革命实践的促动,更要关注马克思主义思潮与东方文化的跨语境交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站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尽头,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人近百年来走过的这条道路,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将把我们引向何方?我们应当怎样才能准确地概括和描述它?追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历史的拐弯处,都镌刻着一篇篇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鲜血和智慧的重要文献,仿佛一块块路标,指示着前进的方向。它们前后承接的足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路线图。本刊"岳麓讲坛"从本期起连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课题组创作的《中国道路.十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3年是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又成为学界纪念会、学术讨论会以及学术论著讨论热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总结与反思;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思考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的纲领和章程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读南昌起义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呢?我认为,可以这样认识:第一,南昌起义作为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端,可以视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伟大开篇”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俊伶 《求实》2013,(Z1):1-3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相结合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形成、中国现代化不断向纵深方向拓展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和不懈追求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1.
周树智 《理论学刊》2004,1(8):20-21
新实学来源于中国古代实学又高于中国古代实学 ,是中国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新实学适应中国现时代建设实践和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新实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当代中国建设实践哲学化的产物。关注当代中国的新实学 ,建设中国的新实学 ,新实学就一定能在中国建成。  相似文献   

12.
5.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决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命题。正确理解这一重大命题要把握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宇文利 《学习论坛》2006,22(6):17-20
近年,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关注颇多且研究成绩斐然,学者们从很多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关问题。但是,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太多。实际上,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图景来观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乃是人类文化世界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升华。作为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堪称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巨大成就。从文化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可以被视做是包含着律动与变迁的文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运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支撑、制度支撑和主体支撑。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实践,产生了对科学理论的巨大需求,要求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丰厚的土壤。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紧密围绕实践展开,高度关注理论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15.
罗芳芳 《党史文苑》2010,(1):21-22,26
古田会议决议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一次总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启示:反对主观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古田会议决议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一次总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启示:反对主观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互动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协同性。从静态看,协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征;从动态看,协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实践具有协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发展具有协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进步具有协同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协同性要求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历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宏观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坚持以"老祖宗不能丢"为基础,以"关注国情、关注时代"为原则,以"服务人民、民族复兴"为使命,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锐气进行创新。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需紧密结合时代课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理论创新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  相似文献   

20.
《理论导报》2022,(6):43-4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论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