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光妍 《法学研究》2006,28(5):150-159
1946年《哈尔滨市施政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建立国家政权积累经验,在中心大城市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管理政权的初次尝试,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最早实践。该纲领中提出的“建立民主的、法治的社会秩序”及“建设和平、民主、独立、繁荣的新哈尔滨”的构想,对其后相继建立的各解放区的宪政立法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产生了直接影响,是新中国宪政立法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2.
一、革命法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革命法制的重要作用,在建国以前的工农民主政权和抗日根据地政权中,都得到了实践的证明。那时颁布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都是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法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一条曾规定:“基本法(宪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为与国民党法统保持一致而制定的唐级地方性法规。它以三民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政权妄图通过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建立一党专制的政权。为争取自身的独立合法地位,中共提出符合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才是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的制定、公布、实施和废止的过程是中共对三民主义理论的认真研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共的三民主义理论不仅对根据地时期的法制建设意义深远,而且对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立后,边区形成了以边区参议会行使民事立法权为核心,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各县市参议会也享有一定的民事立法权的民事立法体系。边区民事立法活动经历了初创、发展与完善等几个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珍藏于陕西省档案馆内与边区民事立法有关的史料和其他文献的研究,以期对科学认识陕甘宁边区民事立法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体现了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更深、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要求更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努力开创建设廉洁政治的新局面。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把"实现廉洁政治"作为党的具体纲领要点之一提了出来。1989年9月,邓小平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不仅是未来15年治国安邦的宏伟纲领,也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第十七次全国、全省法院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4日,中国人民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那一年,很多新出生的孩子都取名叫“宪法”. 60年过去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抵达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厉行法治的一个象征,国家宪法日的确立,再次彰显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8.
马岭 《政法论丛》2010,(1):19-29
《共同纲领》在“序言”中规定了“一般纲领”(新中国的性质和政治基础),“总纲”和其它五章规定了“具体纲领”(军事、经济、国防、外交等制度),其中有大量政策性内容,对后来的几部宪法有重要影响。《共同纲领》的宪法性体现在宣告新政权的合法性、规定权利义务、构建国家政权体制三方面。纲领与宪法有着一定的相同性,但二者也有明显的不同,分析这些不同点,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宪法的作用具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9.
作为北京市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高校,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积极探索开展廉洁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学生廉洁知识教育、廉洁品格塑造和廉洁能力建设上下工夫,把廉洁教育内化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和建设校园廉政文化。德育为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北大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科学安排廉洁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加强《邓小平理论概论》、《政治学原理》、《中国政治与政府过程》、《法律基础》等精品课程建设。在北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我们党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10.
欧阳君山 《法人》2006,(11):30-31
监督不仅仅是“找麻烦”,“找问题”,“找别扭”,“过不去”,也是一种“关爱”,是一种“爱护”近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舆论认为,“廿年磨一剑”的《监督法》通过并实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13,(23):57-5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团结人民、战胜敌人,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开展了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的斗争。查处肖玉璧贪污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肖玉璧1933 年参加革命,是一个身经百战的红军英雄,曾任边区某区主席、贸易局副局长等职。他身上有90余处伤疤,这些伤疤记录着他的赫赫战功。一天,毛泽东去医院看望住院的干部战士,发现肖玉璧也往在这里。他有气无力、骨瘦如柴。经了解知道这是饿的,只要吃一个月饱饭就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必须厉行法治──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司法部长肖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因此,这部伟大著作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人物(以毛泽东、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为代表),在设计未来共和国的蓝图中,程度不同地都谈到了在中国实行宪政的问题。但由于共产党成立以后,长期进行武装斗争,他们的宪政思想没有得到全面实践。但这也决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偿试。在中央苏区,毛泽东亲自领导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在陕甘宁边区也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样的宪法性文件等。这说明,即使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还是对法律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然而,在艰苦的武装斗争年代,共产党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法律放到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提出了跨入新世纪的宏伟目标纲领。在这宏伟目标纲领中 ,专门列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一节。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这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 ,具体到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继续深化 ,民主法制建设如何推进时 ,人们的见解并不一致。不少人对我们党积极稳妥的渐进改革模式有看法。本文想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 ,对这一问题作一理论上的探讨。一对于任何国家而言 ,政治发展都…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制约”是“监督”的实质,“支持”则不属于“监督”,过于强调“支持”会造成“监督”缺位. 监督的实质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明确:“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17.
肖玉璧案是发生于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的一件贪污案。新见档案资料显示,该案的处理,在边区高等法院、边区政府与边区参议会之间进行了多次往返的审核、复核,政治影响在这一审核的过程中得以进入司法。政治化的特别立法、政治化的法官,也是司法中这种政法传统的促成因素。透过该案的处理过程,可以一窥当代中国的政法传统在司法中生成的历史源头,并可对这一新传统的理解与推进司法改革提供历史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于2007年1月22日揭晓。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获此殊荣,同时当选的还有曹明德、孔祥俊、刘俊海、薛刚凌、姚建宗、孙长永、杨松、蒋新苗、汪习根等学者。贾宇教授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获此奖项的法学家,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宪忠教授曾获此殊荣。同日,第二届“中国青年法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贾宇教授在论坛上作题为《继承陕甘宁边区经验创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演讲。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当选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相似文献   

19.
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12日闭幕。经过四天的闭门商讨,会议对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当天发表的公报以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被视为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  相似文献   

20.
“我代表农民向律师鞠躬了!”这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出自2004年12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送法到农村”工作启动仪式上海淀区副区长张宗林的讲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早在2004年年末便启动并落实“送法到农村”工作。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中共中央、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