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0,(6):15-15
宁夏出台种粮农民直补新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自治区政府日前发布公告,就2010年对种粮农民予以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将通过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形式,于4月10日前一次性全部兑付给农民。公告说,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我区按照种粮农民承包耕种的耕地面积,水地每亩补贴57元,  相似文献   

2.
常德市坚持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克服疫情、灾情等影响,2020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882.8万亩、产量372.4万吨,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做好“地”的文章,夯实种粮基础。严格耕地保护稳存量。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个严禁”,耕地面积稳定在760万亩,居全省第一。优化土地整理提质量。  相似文献   

3.
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利益问题.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害,具体表现:一是打“白条”.白条问题是继“三角债”之后国民经济中的又一大隐患.打“白条”直接违背和危害了农民的利益,它不仅要农民承担利息  相似文献   

4.
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松辽平原腹地,地处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大城市之间,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水土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和“玉米出口基地县”。全市有耕地面积321万亩,过去一直是典型的以种粮为主的内陆平原市,多年来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10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上。种粮效益低,收入少。增产难增收,尽管采取很多措施保护粮食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种粮的比较效益仍呈下降趋势。现实使我们感到,光靠粮食生产实现富市裕民奔小康的目标显然是困难的。一是农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二是高投入低效益导致我们一直不能跳出高产  相似文献   

5.
柯克 《实践》2009,(9):40-40
问:国家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答:2007和2008年,国家主要采取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其中包括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实行国家临时存储计划等政策措施。2009年,国家进一步完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增加了国家补贴企业方式,引导和鼓励粮食企业入市收购。问:何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相似文献   

6.
曩宋村是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909人,人均耕地面积1.02亩。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89元,成为梁河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村。村民们自豪地说:“我们有一个能办大事的好支部。”  相似文献   

7.
农民变“花农” 往年,农民们都认为种地如种“金”,最怕土地长花草。如今,大余农民的田间地头不仅种起了草,还种起了花,发起了花草财。梅关镇新余村农民钟书纯,是花农中的“花痴”,自20世纪80年代下岗后就专心养花,如今已拥有花卉基地面积2000多亩。他还在广东建了500余亩的花卉种植基地,产品远销广东、福建,还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田里种花不种粮,已成为多数农民的取向,全县花卉面积达2万多亩,农民仅种养花卉一项,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长岭县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感到,加快推进“粮变肉”工程,实施牧业富县战略,是全面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措施,是解决当前农民卖粮难、种粮比较效益低的有效途径,是稳定农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县年产玉米达100多万吨,拥有草原220万亩,还有10万多剩余劳动力,仅仅靠粮食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一条根本途径。2002年,新一届县委班子在科学审视县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2,(1):32-33
第一,家庭经营规模过小。剩余劳动力过多。我国有耕地面积为19.5亿亩。被2.4亿农户耕种,户均耕地只有8亩多一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达3.5亿人之多,人均耕地不足6亩,与国外家庭农场相比相差甚远。由于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出现许多“零值劳动力”,过剩劳  相似文献   

10.
这曾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一个贫穷的山村。抚松县抚松镇马鹿村除了4000亩山林、200亩瘠薄的河滩地外,几乎什么资源也没有。全村208户人家、788口人,人均耕地少,农民靠种菜种粮“土里刨食”,连生计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奔小康了。 1991年冬天,村党支部书记赵怀友带领支部一班人多次研究,横看竖比,认请了目标,坚定了信心:奔小康快致富,集体经济作支柱!党支部制定了马鹿村1992——1997年发展规划,提出在自留山筹建“生态农业立体开发保护区”的设想,为马鹿村的经济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在全村人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共产党人》2005,(4):37-38
近年来,宁夏的粮食生产始终在徘徊。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十分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积极性不高。去年,粮价上扬,粮农增收,粮食生产叉出现了新的热潮。重视粮食生产,把种粮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渠道这是对的;保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广大农民是不是能在他那几亩地里通过种粮就能实现富裕,农民增收的期望是不是都要寄托在粮食价格的上涨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出路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10)
<正>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农民王五命,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发展规模种植,成了全旗闻名的种粮大户,201 2年王五命依靠承包的1 600亩耕地种植玉米、葵花,在当地创下了种粮户家庭年收入近80万元的纪录。抓规族生产提高士地利用率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剧增,一些土地无人耕种,出现荒芜迹象,王五命  相似文献   

13.
隆德县山河乡王庄村位于山河乡西南2公里处,隆秦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316户,1202人,有党员42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42元,与全县其他乡镇行政村比较,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许多边穷村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存在着很多障碍,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保护政策力度不够,难以维护农民的起码利益。为了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一再强调抓好农业的重要性,并实行了粮食收购保护价和主要农资计划外最高限价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据笔者的调查显示,中央的良好初衷并未实现。如按基准保护价收购,农民种粮除去成本,盈利是微乎其微的。同时,主要农资计划外最高限价的政策也没落实。农膜、农药、农具、良种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农民在生产中的支出,使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民的利益难以维护。 二、不少边穷村寨农户人均耕地占有量极少,成为发展农业商品生产的障碍。不少农户因受制于人多地少矛盾,难以大幅度迈开发展商品生产的步伐,这对主要依靠土地来增加收入的边穷村寨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12)
<正>包头市石拐区三岔口嘎查位于大青山深处,属半农半牧地区。全村493户,1340人,其中贫困户47户,贫困人口100人。三岔口嘎查耕地面积7166.9亩,其中水地只有2620.8亩,旱地4546亩。长期以来,由于旱地多水地少、农业科技含量低、有效劳动力少、单户经营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向土地要效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难题。针对三岔口村当地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在驻村第一书记王小敏带领下,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蒙薯帮农"  相似文献   

16.
视野     
我国农村工作基本思路出现三个转变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反映了我国农村工作基本思路的转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农业的基本功能是向社会提供食品,但为了促使农业发挥好这一功能,首先就必须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只有农民的收入能够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才能够持续地发展。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围绕着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尊重农民的经济利益,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不仅  相似文献   

17.
净安村有村民410户1408人,耕地面积1800多亩。该村既无资源又无企业,更无区位优势,过去经济发展一直较缓慢,1999年,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仅有2600元的相对贫困村。当时,村民种植食用菌的规模小、数量少,销路不好,农民们即使增产也不增收。菇农张春华种植了5000多袋金针菇.卖不出去,一个人在种菇基地哭了起来,恳求支部联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于漳县这样一个省属扶贫县而言,则更是如此。漳县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县,但耕地面积少(人均仅2.4亩),土地等级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以前学过多次,这次学习又有了新的体会。其中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要坚持辩证法,克服片面性。毛泽东同志说:“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片面性是不少的,比较多的有这样几种: 一、只抓矛盾的一面,忽视矛盾的另一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是一点论而不是两点论。”比如在处理国家与农民利益的关系上,这一对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在统一之中也存在着矛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片面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农民这一头的利益;片面强调粮食,忽视多种经营,忽视农民的收入。结果,以粮为纲,全面砍光,农民收入提不高。  相似文献   

20.
粮食生产利益激励机制,是国家在物质、精神方面为粮食生产发展造就宽松的利益环境,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诱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种系统功能。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产量徘徊不前,其问题症结之一就在于粮食生产利益激励机制的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