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涵义、内容和工作模式尚未取得共识。归纳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工作,可以把罪犯心理矫治定义为:监狱心理矫治专业人员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主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科学评估罪犯心理状况,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矫正犯罪心理,促进罪犯心理成长,使其不再重新犯罪的活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犯罪心理、心理危机与心理成长是罪犯心理矫治的工作内容。心理问题相对应于心理咨询工作模式,心理障碍相对应于心理治疗工作模式,犯罪心理相对应于心理矫正工作模式,心理危机相对应于危机干预工作模式,心理成长相对应于心理矫治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只注重解决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而忽视对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只注重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和咨询,忽略了对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忽略了公安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业特点.对此应抓住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部分:对心理障碍的矫治;对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调控;对一般健康学生的心理辅导.其重点在后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罪犯心理矫治可以预知危险,消除隐患,探寻规律,为监狱超前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稳定监内改造秩序,指导安全防范工作,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可以修正罪犯模糊认知,把握罪犯心理特点,帮助罪犯调整心态,应对服刑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对刑释后社会生活,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创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必须根据社会管理和监狱管理创新以及"治本安全观"的相关要求,明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进一步发展战略、加强心理矫治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相对完善和科学的心理矫治运行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和利用社会资源,全力提升心理矫治工作效能,全面挖掘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跃升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罪犯的逐年增加,给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艾滋病罪犯常见的焦虑、恐惧、沮丧、抑郁、易怒、对抗等心理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干预的重点,对艾滋病罪犯的心理矫治应有适合于心理特征的措施,同时,应加强研究,创建艾滋病罪犯心理矫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分析“治疗师—来访者”关系为治疗焦点,帮助来访者重获健康客体关系,促进来访者自体感的积极改变.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包括允诺参与、投射性认同、面质和结束四个阶段.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对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重要启示:在矫治罪犯心理问题时,咨询师要尽可能挖掘罪犯童年期病态的客体关系,分析罪犯和早期抚养者的互动对其成年后人际交往的影响,找出其心理发生问题的症结,并予以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网络成瘾问题、情绪心理问题、就业心理问题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的探析,最后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研究解决对策,以期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准确对其自身进行定位,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正在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与行为偏差。分析在校青少年亚健康产生原因,积极寻找体育对策和体育健康处方,对防范和矫治亚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作为一项与监禁矫正相较而言更具刑法谦抑性、刑罚人道性、行刑社会化、矫治个别化的司法处遇方式,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服刑人员个别化矫治方案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在当前循证矫正由学理研究向实践应用逐渐拓展之际,通过对国内27家司法所106位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调研,从循证的角度审视了当前社区矫正实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继而系统探讨了社区服刑人员个案矫治方案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析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德香 《工会论坛》2009,15(6):95-96
高校贫困生是我国高等院校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社会问题的特殊群体,也是一个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弱势人群,因此对这一群体极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出相应的对策,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1 .加强对戒毒所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 ,并辅以开设心理门诊。据Kernberg调查得出结论 :吸毒的易感人群为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结合实际 ,我们也可以发现 ,吸毒易感人群未吸毒时大都存在心理问题或缺陷 ,吸毒后面对着毒品的诱惑、自己的悔恨、亲人的厌弃 ,又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缺陷 ,失去自由后则会变得更加焦虑和抑郁 ,如果不能有效矫治心理 ,就意味着她们没得到彻底的改造。戒毒所应当尽可能地配备一些精神病医生及心理专家 ,对她们进行心理测试 ,了解她们的心理特征 ,矫治她们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 ,帮助她们解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或发展为心理疾病,严重的可导致自杀。事实表明,许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常常与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建议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管理模型,积极加强心理干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创建仲裁心理学任务、内容和主要研究课题进行了阐述。其任务:一、认识仲裁主体的心理现象;二、预测仲裁主体的心理变化;三、调控仲裁的心理活动。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一、仲裁员角色转换的心理学问题;二、仲裁员培训(辅导)的心理学问题;三、仲裁员聘请工作的心理学问题。主要研究课题文章概括了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探讨和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能把思维方式的影响撇在一边。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分析,均会发现思维方式侧身其中的情况。因此,不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心理问题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思维方式教育应该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指由公安机关建立的一整套针对民警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处理、评估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各地在管理制度、干预模式、危机评估和队伍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尚不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预警机制缺失、心理危机评估过程重视不足、心理危机干预力量薄弱等方面。建设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资金、人力的全面投入,需要各方的广泛重视和参与,需要通畅的工作机制来运行。  相似文献   

15.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与人格量表的测定,研究其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95名监狱人民警察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警察197人,女警察96人。所有被试填写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34.95%的监狱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相比国内正常人群要轻;一线工作警察比科室工作的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严重;男性监狱警察比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突出。SCL-90与EPQ得分相关分析表明,情绪越不稳定或精神质越明显者,倾向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越内向、掩饰倾向越弱心理健康问题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技师学院2012级学生(初中起点)进行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取得资料并统计分析,发现该校学生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较低,但一般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却非常高,而且首次发现女生冲动倾向检出率高于男生的现象等等。心理问题使得新生角色的转换与适应的困难,人际关系能力的不足,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有较大影响。解决方法是:以人文教育优化文化心理环境,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发挥同辈辅导的作用,深化心理品质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培养。  相似文献   

17.
心理测验在领导素质测评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心理测验的滥用与专业人员的不足”、“心理测验概括性与领导测评针对性的矛盾”和“神化心理测验与测验本身局限性的矛盾”等。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心理测验队伍的建设、开发领导素质测评专用量表和综合运用多种测评手段可能是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只有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哲学认识,把这一问题放在较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分析,才能真正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矫正。在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应该而且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极易诱发心理疾病。高校教育必须重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问题,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在强制戒毒场所对有心理问题或疾患的戒毒人员做心理咨询,与在社会上对求助者做心理咨询具有不同的角色冲突,需要具有心理咨询师身份的管教民警紧紧围绕监管场所的特点,扮演好管教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角色,即不断创新心理咨询工作,做足做好心理咨询的事前工作,把处在监管状态下,有心理问题或疾患的戒毒人员转化为“类求助者”。监管民警适时扮演心理咨询师角色,运用心理咨询的程序和具体技术,对该“类求助者”做心理咨询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心理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