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上海率先提出了“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口号。沈荣华、严望良在《新世界上海人才战略》一文中又提出,上海人才聚集的目的是建立世界人才高地。聚集人才战略的核心是“两高一青”,即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优秀青年创业人才。这无疑是有胆有识、气魄恢宏的伟大战略目标,这意味上海将率先占领人才竞争制高点。从长远看,全国也应该有这样的战略目标,我这里不想讲一城一地的具体人才高地建设,只想从宏观意义上讲讲我个人的几点看法。首先,国家要研究国际人才高地的发展形成过程,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人才高地发展历程。我想一个国家各省、各地区的大城市、中心城市,无疑是该地区的人才高地。比如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大学和高科技集中的企业,必是聚集高层次人才之地。在八九十年代形成的美国硅谷,就是它能吸引争聚集一地一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一流人才,特别  相似文献   

2.
上海将在二十一世纪初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要使上海城市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大发展,这对于面向新世纪,既承担改造与振兴重任,又肩负发展与创新使命的上海建设行业来说不仅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因此,展望未来上海城市建设发展前景,探讨建设人才高地构筑,制定人才高地构筑的对策措施,对实现上海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根据《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的规划目标,上海的城市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心城市格局;形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基…  相似文献   

3.
上海在构筑人才高地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国际人才高地建设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外延深化,也是地方人才战略的积极举措,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重点和布局,应该围绕全球战略、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而协调展开。也就是说,一要体现全球战略的深化,拓展国际人才竞争和合作中的国家利益和上海利益;二要体现国家战略的具体化,深入贯彻落实相关国家政策;三要体现区域战略的强化,引领和支撑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新春伊始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才引智的动作在加快节奏。实施“人才高地战略”的上海大张旗鼓 ,重点高校与名牌企业挥师上京大规模招揽高层次人才满载而归 ;广东众多用人单位暗中使劲 ,抢先到京城名牌大学“预订”一批应届的优秀毕业生 ;浙江的温州市主动出击 ,远赴大西北的人才密集地西安吸纳专门人才 ;江苏北上东三省招聘高级人才……。中西部地区不甘示弱 ,一些大中城市大声疾呼“事业留人 ,政策留人 ,感情留人” ,并以“沿海待遇”等优惠政策来吸引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高层次急需人才。以往妨碍集聚人才的政策“门槛” ,在不少地方…  相似文献   

5.
黄渭茂 《党政论坛》2012,(10):43-4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上海的产业能级和国际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金,标志着上海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城市行列,经济社会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已刻不容缓。为保持上海的持续发展,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能否成功,人才是关键和根本。只有加快国际人才高地建设,大力引进国际人才,同时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从而优化人才结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 ,“十五”时期 ,深圳要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笔者认为 ,要实现这一目标 ,今后五年当通过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使用、服务等五大机制的创新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一、推进人才引进机制创新 ,建设人才集聚中心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吸纳人才是深圳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新世纪里 ,要进一步改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机制和环境 ,使深圳成为全国优秀人才的荟萃之地、集聚中心。1 修订吸引人才政策 ,加强人才引进的宏观调控。修改、完善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7.
孙锐 《瞭望》2022,(11):40-4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总体构想和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世纪交替、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市委七届七次、八次会议精神,上海的人才人事工作围绕上海要在2015年基本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初步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创新机制,深化各项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创造更好的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优化人才结构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人才资源高地建设,使人事工作更加主动地为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编后语     
本期专稿刊发《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问题、人才预测及对策思路》,与上期《上海航运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保障》形成姊妹篇,以呼应“国务院关于上海金融航运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两个中心”建设无疑点明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亮色,而能够将此亮色演绎为璀璨的必定是人才——与“两个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人才。应当肯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十多年的人才高地建设,上海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金融、航运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3,(1):2+65-F0002,F0003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南桥要全面争当"四个先锋",全力打造辐射南上海和长三角的综合性、服务型城市.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年来,南桥镇党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导,以提高现有人才创新能力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建成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齐全、素质优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海将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城市,在全国四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桥梁和基地作用.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真正做到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就必须很好地发挥上海的人才优势.目前,上海人才开发和人才优势的发挥,已面临着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2):F0002-F0002,F0003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南桥要全面争当”四个先锋”.全力打造辐射南上海和长三角的综合性、服务型城市,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年来,南桥镇党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导,以提高现有人才创新能力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建成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3.
黄渭茂 《党政论坛》2012,(19):43-4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上海的产业能级和国际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金,标志着上海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城市行列,经济社会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已刻不容缓。为保持上海的持续发展,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能否成功,人才是关键和根本。只有加快国际人才高地建设,大力引进国际人才,同时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从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才能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本文重点围绕引进、培育国际人才,尤其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处于科学技术前沿的国际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新世纪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人才作为有力的支撑。因此,如何实现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是上海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这就把人才工作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并对人才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构筑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金昌市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资源型工矿城市,要实现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增强创新意识,集聚人才资源,打造人才高地,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推动金昌经济社会实现加快发展、转型跨越。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5)
上海是全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础最好的城市。尽管如此,上海要真正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至少需要重点突破人才政策、金融支持、协同创新、技术转化和宽容氛围五大瓶颈。  相似文献   

17.
于明言 《求知》2022,(4):54-56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作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天津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建强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协作,实现一批创新项目落地,加快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开展校企共育培养人才,构建起“创新强、产业兴、人才聚”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托福”(TOEFL)考试已并非是一项单纯的语言考试,而是一项每年从全球数百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输送到美国,使本来高层次科技人才就多的美国,人才更多,更为丰富,使本来强大的美国更强大,成为美国从全球延揽人才,进行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对它的这种十分隐蔽的人才战略,不仅值得我国学习,而且也应十分警惕。  相似文献   

19.
围绕上海要在2005年构筑亚洲人才高地和在2015年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的宏伟目标,通过调查,目前的人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这个问题在企业界尤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上海现有的人才状况着手,通过对2005年企业范围内人才的预测,找到目前人才的缺口所在,然后从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自身)两方面针对缺口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希望有助于弥补这一缺口。  相似文献   

20.
白银市是随着铜资源开发利用而建立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既有一般资源型城市的共性特征,又不同于以煤炭等单一资源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是推进白银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实现这一战略,除了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之外,更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将特色经济战略与特色人才战略相结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以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为着力点,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以人才资源开发拓展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